南宋时期,理学、禅宗皆很发展,思想界十分活跃,而且理学与禅宗趋向互溶,如理学大师朱熹就与禅僧往还,交流学问,颇为相得。
这一时期禅宗南派也更为繁荣,许多饱学之士不满当局偏安江南,纷纷逃禅为僧,以求寄托,僧侣的文化水平随之提高。一批禅宗僧侣画家亦应运而生。他们以禅宗南派“顿悟”思想指导绘艺,着墨不多,深藏玄机;题材不拘,皆作禅理;所绘有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情调。其中梁楷、牧溪(又名法常)最为著名。 [宋]梁 楷《六祖破竹图》
梁楷曾任画院待诏,后不满政局,弃职为僧。他的画风以简练迅疾出名,用线条含水墨变化之趣,多书法飞白遒劲之势,人称“折芦描”或“钉头鼠尾描”。传世《李白行吟图》,舍弃一切背景,简单数笔,就勾勒出李白游吟时飘然潇洒的神情,以少胜多,而寓意深远,令人寻味。后人称其作为“减笔画”。 [宋]梁 楷《李白行吟图》
牧溪的作品虽不如梁楷那么简练,但所绘大多为佛教禅思题材,寓有静心、忘物、四大皆空的思想,而且形象刻划与写情传神俱得,如《观音图》、《猿猴图》等,落墨不多,却神形兼具。他的画大多流传于日本佛寺,深受日本僧俗欢迎。
“禅宗画”除寓以禅思、用笔简练外,大多崇尚设色淡雅,或仅用水墨而不设色。它的出现,与“马一角、夏半边”的简率画风互相呼应,墨戏情趣愈见浓郁,为元代文人画的大发展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宋] 牧溪《观音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