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件夹-亦远亦近”陈妍音个展

      作者:汲平2016-11-29 10:46:12 来源:中国雕塑家网

          (1/16)“文件夹-亦远亦近”陈妍音个展

          (2/16)母亲系列

          (3/16)1939-童年 陈妍音 200x180cm 2008

          (4/16)1949-年新中国少先队员 陈妍音 250x220x150cm 2009

          (5/16)1949-新中国少先队员 陈妍音

          (6/16)1953-告别初恋 陈妍音 50x75x30cm 40x65x30cm 2005

          (7/16)1958-姑母和表哥表姐 陈妍音 200x180cm 2013

          (8/16)1958-母女 陈妍音 200x180cm 2013

          (9/16)1959-父母在豫园 陈妍音 200x180cm 2013

          (10/16)1959-妯娌 陈妍音 200x180cm 2008

          (11/16)1963-得子 陈妍音 200x180cm 2013

          (12/16)1963-父母 陈妍音 50x75x30cm 40x65x30cm 2006

          (13/16)1966-文革 陈妍音 200x180cm 2013

          (14/16)1979-母亲和弟妹 陈妍音 200x180cm 2013

          (15/16)1982-孤独 陈妍音 200x180cm 2013

          (16/16)1998-晚年 陈妍音 60x95x40cm 2007

          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展览名称:“文件夹-亦远亦近”陈妍音个展
          展览时间:2016/12/02~2017/01/08
          展览地点:[上海]-上海市浦东新区上南路205号-(中华艺术宫)
          主办单位:中华艺术宫 协办:上海油画雕塑院 香阁纳画廊
          参展艺术家:陈妍音

        开幕时间:2016/12/02 15:00

        陈妍音的这件《文件夹-亦远亦近》的作品以照片作为标准,而不是以“雕塑”、“绘画”的定义作为标准,将打破所有对于雕塑的理解和习惯。也就是说,作者的出发点不是艺术,而是历史;作者不是为了艺术而表现,而是为了历史而再现;作者在创作的时候,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是一个艺术家,而是母亲的女儿……对于老照片而言,我相信天下无数的家庭,有无数的老照片;无数的老照片,有无数的故事。但是,对于普通的人,普通的事,普通的照片而言,无论它们对于家人如何惊心动魄,刻骨铭心,但是它们仍然是私人的,是在私人领域传播的。有了“艺术”的参与,让“私人”有了转化的可能,有了在更广泛的领域交流、对话的可能。

        这可能就是陈妍音为什么呕心沥血,长时间坚持创作母亲的雕塑和绘画的原因。借助用艺术表现历史的手段,作者让雕塑和绘画重新获得了另外一种意义。而由于雕塑和绘画的参与,私人历史具备了进入公共领域的可能。

        让私人照片升华为“艺术”,唯其如此,私人才具有与公共对话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一旦列入了艺术的谱系,“私人”才能够像史诗一样的流传下来;于是关于母亲的那些老照片将成为一部关于母亲的史诗;私人的历史则可以因为传播变成永久。

        个人于社会的对话,历史于当下的对话,在个人的自我反省中引起社会的共鸣雕塑也就不仅仅是陈妍音个人的雕塑了。


            :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雕塑家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雕塑家网]的价值判断。
        推荐艺术家/ARTIST
        艺术商城/TRANSACTION
      Processed in 0.063(s)   13 queries
      update:
      memory 4.205(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