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育应超越专业局限

      作者:顾平2019-06-03 09:04:15 来源:中国文化报

        在教育中,我们有这样的共识:审美作为人的一种能力,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去明辨美与丑的现象与事物,而且人的情绪也会在审美过程中受到感染,获得精神慰藉。因此,审美能力的培养,不仅是人的审美观的提升,也是人的综合素养的提升。那么,如何表征一个人具备了审美能力?一般认为,当一个人具备了一定的审美经验,就有了评判美丑的标准。这个标准虽不清晰,但它就在人的感觉之中,一个人在面对审视对象的一瞬间就会呈现出来。由此,美育事实上就是教育者“审美经验”的建立。

        中学艺术教育基本是欣赏为主,比如在美术馆与博物馆的展览活动为观众提供了可欣赏的作品。这里就出现了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尽管欣赏普遍存在,然而美育效果不理想的原因何在?从专业层面看,美育虽然不纯是艺术的教育,但艺术是实行美育的基本手段与途径。某种意义上说,审美教育就是艺术教育。在审美教育的过程中,艺术教育借助“艺术欣赏”为媒介。以美术为例,人在欣赏作品过程中,会同时获得两类信息:第一类,作为视觉的审美形态。作品只要以视觉呈现,就必须符合视觉法则,以实现“被看”而完成感觉上的链接。学生面对作品,就是基于这种“感性”的干预——审美体验,形成视觉经验,实现“审美经验”的积累。第二类信息,作为人文的意义。任何作品都可以通过描述、分析、解释与判断,找到作品的人文意义。面对作品,要用我们的知识与积累,去分析作品创作背景、了解艺术家创作意图,从而对作品人文意义做出合理的判断。

        一般意义上的欣赏课,较多侧重第二类意义的实现,受教育者获得了作品的人文知识,但视觉感悟却一直不能激活,而美育的侧重点在第一类意义的实现上,人文知识虽然也重要,但它离不开作品形式的视觉呈现,否则这些知识就成了茶余饭后的谈资。美育就是用艺术作品来干预我们的感觉,从而形成审美的经验,审美能力也随之获得。

        美育实现的主要途径是艺术教育,各类人群应该接受的一种诱导性课程与活动。从少儿到中小学,从大学到成人,包括专业与非专业都在自觉与不自觉实施着各种途径的艺术教育,以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因为受教育者类别的差异性,美育在实施过程中其理念与方法又存在着多样性。比如,低龄儿童受到认知心理的影响,当以感染为主;中小学则依据年龄差异,审美教育应与孩子身心发展以及综合素养提高相合拍,不能过于强调专业性,视觉素养的提升与人文知识的积累以合理的递增方式转化为课程;非专业的大学生与成人,则应侧重于美育综合素质的培养,包括对视觉形象的敏感与经验积累、艺术人文知识的丰富等。

        社会美术馆、博物馆等各种展事活动是最好的辅助手段,但学会自我赏析与思考显得尤为重要。美育实现的途径还离不开环境的营造。因为美是需要感知的,它依赖人的感觉器官,周遭环境每时每刻都与人的感觉相连接,必然也会潜在地影响着人。如果我们忽略了环境因素,审美教育的效果将受到挫折。以美术学科为例,它包括我们所熟悉的美术馆、博物馆举办的丰富的艺术活动;公共环境的艺术化;家庭环境的整洁与美化;个人衣着形象的修饰与行为表现的文明化。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环境,从建筑到街区,从公共空间到户外广告,以视觉艺术的角度去审视,它无时无刻不在感染与潜在地影响着我们的视觉感知。中国偏远地区的环境、普通城市环境、大城市环境有着明显的“递进”感,再与发达国家的环境相比,中国现代文明下的视觉美感明显存在着差异。某种意义上说,这些环境都在影响着我们的美育进程。

        当然,无论美育实现的途径多么复杂,审美经验的获得始终是第一要义。忽略了通过“艺术感知”的诱导而生成的审美经验,局限于通过“讲故事”式的欣赏教育,中国的美育就很难实现根本改观!

        (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副院长)

        分享到:
        责任编辑:静愚
            :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雕塑家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雕塑家网]的价值判断。
        推荐艺术家/ARTIST
        艺术商城/TRANSACTION
      Processed in 0.080(s)   9 queries
      update:
      memory 4.091(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