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美术馆主办,中国美术家协会和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协办的“张立国艺术研讨会”于2015年6月17日上午9时在中国美术馆7楼报告厅举行。中国美术馆及其国家近现代美术研究中心作为中国艺术研究的学术高地与平台,将开展建构中国现代艺术的体系的相关研究。张立国艺术研讨会是中国美术馆首次没有展览而独立地把一个艺术现象进行个案研究与讨论的尝试。作为中国经典现代主义绘画大师,张立国幼年接受自身家庭中国传统绘画教育,之后毕业于中央美院附中和中央美院油画系,并始终坚持探索绘画的现代性之路。
“张立国先生的艺术是在传统艺术的大树上成长起来的,所以根非常扎实,这个根既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又有西方传统文化的根,但它又有现代主义的观念,他在这方面的思考是走在前面的,他这条路走到现在是比较健康的、比较扎实的。我觉得张立国先生所走的现代主义之路是很值得我们研究的。像他这种高度和探索的深度,以及达到的艺术的高度是不多的。”--- 邵大箴
“张立国先生是一个比较独特的艺术现象。张立国先生具有这个时期的代表性,他是中央美院毕业的,学了以法国油画为代表的写实主义,也学了以苏联油画为代表的现实主义,但是他又在改革开放的这样一个风潮中到德国去办展览,与德国的对话过程中感受世界现代美术,所以他当然说是一个有资格的对绘画语言本体进行探索和研究的创新艺术家,同时也是新中国美术教育体系的一个受惠者、受益者,也是从古典到现代转型的特定时期中探索的成功者。” --- 吴为山
“我觉得张立国先生2014年的逝世,对中国现代艺术的探索来讲是一个非常重大的损失。张立国先生是一位有着深刻思想内涵的学者型的画家,也是中国探索现代主义艺术重要成就的代表,他的艺术值得我们后人认真地研究和总结。” --- 张敢
研讨会首先由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美协副主席吴为山先生和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张敢先生致辞。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著名艺术评论家邵大箴先生,北京大学视觉与图像研究中心主任朱青生先生,美国匹兹堡大学艺术史系终身教授高名潞先生,中国美术馆学术部主任张晴先生,中国国家画院《中国公共艺术年鉴》主编、著名建筑与艺术评论家王明贤先生,美国俄亥俄州肯尼恩文理学院美术史系教授周彦先生,首都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哲学家汪民安先生,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王端廷先生,北京服装学院教授、著名艺术家赵云川先生,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著名艺术家陈辉先生,广州美术学院教授、著名设计师刘杰先生,以及来自国内外艺术研究领域的学者、策展人及文化研究者等嘉宾莅临会场,就张立国先生艺术作品的学术探索和艺术史价值进行深入研讨。研讨会由邵大箴先生、朱青生先生、高名潞先生、王明贤先生和赵云川先生共同主持。
研讨会上首先放映张立国先生的个人纪录片,回顾张立国先生艺术生涯的各个时期,展现其独特的中国经典现代主义绘画的形成过程。研讨会分为4个不同的议题分别展开。具体是:第一场“张立国艺术实践与中国绘画观念的演变”,第二场“山水主题与抽象浪漫主义”,第三场“影子主题与现代性”,第四场“张立国艺术教育实践与中国艺术学院教学的演变”。
张立国作为中国经典现代主义绘画大师,其绘画艺术创作呈现为5个时期:[1]超越写实的美术1950年代-1977年;[2]解放的美术1978-1984年;[3]自律的绘画1985-1992年;[4]日常的艺术1993-1999;[5]新美学2000-2014。这五个不同的时期既具有各自不同的鲜明的时代风格,同时也具有强烈的连续性的艺术家个人特征。这五个时期既体现了艺术家个人艺术思考与创作风格的演变,同时也展现了新中国现代绘画的各个主要时期的发展历程。此次研讨会不仅对于艺术家本人去世后的回顾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于研究中国现代绘画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张立国在其绘画创作中坚持独立的探索,始终坚持独立的个人价值,将中国文化与西方现代绘画相融合,自然的形成了具有个人风格的中国现代主义绘画。实际上,他始终没有放弃思考与探索,不断地将绘画艺术的自律性,中西美学的文化传统与艺术家个人的日常生活结合在一起,创作出跨越时代的作品。张立国的作品罕见的跨越了新中国美术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创造了个人风格的经典中国现代主义绘画。实际上现代化成为这一代艺术家的宿命。张立国的中国经典现代主义绘画的形成与发展,对于理解中国当代艺术和整个新中国艺术发展史都有帮助意义。
张立国,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老教授协会文化艺术专业委员会委员。1960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1965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从1978年起任教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从1960年代起,张立国的绘画作品大量参加国内外的各种展览,并多次被选入全国美展。此外,作为学者型艺术家的张立国还发表了许多论文,如《抽象,科学,艺术,文明》,并著有专著:《绘画色彩观念演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