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央美“雕塑大系”震撼开幕!刘士铭《劈山引水》引热议

      作者:admin2024-10-31 09:55:23 来源:中国雕塑家网

        2024年10月26日,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内人声鼎沸,一场艺术与历史的盛宴——“雕塑大系——中央美术学院雕塑学科90年”展览在此盛大开幕。此次展览由中央美术学院主办,雕塑系与美术馆联合承办,共同为观众呈现了一场视觉与心灵的双重震撼。展览不仅回顾了中央美术学院雕塑学科90年的辉煌历程,吸引了众多艺术爱好者、学者及业内人士前来观展。

        自1934年中央美术学院雕塑专业初创以来,这片艺术的沃土便孕育了一代又一代杰出的雕塑家。他们以雕塑为笔,勾勒出一幅幅国家发展的壮丽画卷,铭记着民族的奋斗与荣耀。90年间,雕塑专业从扎实基础走向多元发展,从自我觉醒迈向学科自觉,共同铸就了雕塑系今日的辉煌。

        “雕塑学的自觉”——全国雕塑专业学科建设学术论坛同期举行

        本次雕塑展注重作品与展示空间的互动,不仅展厅内精心策划了文献展及各式雕塑,还将部分展品延伸至室外空间。在展览的众多亮点中,已故雕塑家刘士铭的力作《劈山引水》尤为抢眼。这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型彩塑,傲然屹立于展馆入口,成为了展览的标志性符号,再次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劈山引水》屹立于展馆前,参观者们纷纷拍照

        展品:彩塑《劈山引水》刘士铭作

        这件创作于1958年的经典之作,是中国雕塑艺术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它生动地展现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成为大跃进时期全国人民意气风发、斗志昂扬的真实写照。然而,在展览现场,关于《劈山引水》是否能代表刘士铭艺术风格的讨论却悄然兴起。事实上,刘士铭的艺术生涯充满了传奇色彩,他的创作风格经历了多次转变,而《劈山引水》只是他早期创作的一个高峰。

        刘士铭与中央美院的故事,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46年至1961年,他作为徐悲鸿亲自招收的第一批学生,接受了扎实的西方艺术教育。他的毕业作《丈量土地》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件被送往国外参展的雕塑作品,并被捷克斯洛伐克国家博物馆收藏。研究生毕业留校任教期间,他还参与了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金田起义》等浮雕的塑稿工作。在中国雕塑工厂,他参与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广场雕塑、北京工人运动场的主像雕塑等众多雕塑任务。1959年作品《劈山引水》代表中国参加了苏联举办的“社会主义国家造型艺术展”,赢得了国际声誉。

        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创作组文献展示(《金田起义》主稿王丙召、助手刘士铭)

        《劈山引水》文献展示

        中国雕塑工厂文献展示

        刘士铭工作证展示

        而在第二阶段,1981年至1994年,刘士铭重返美院,却选择了一条“离经叛道”的艺术之路。在这一阶段,刘士铭做了大量贴近生活的泥塑作品,尽管当时并未受到主流认可,后来他的课也没有了,学校也不给他开工资了,但他依然坚守在老美院破旧的小电窑里,潜心创作十多年。这段艰苦的时期,却是他创作的黄金时期,创作了千余件具有民俗特色的雕塑,如《安塞腰鼓》《黄河船工》《陕县窑塬》《开封架子车》等,展现了他深厚的生活积淀与艺术功底,表达了他对民间生活与传统艺术的热爱。

        黄河船工(陶)刘士铭作

        陕县窑塬 (陶)刘士铭作

        开封架子车 (陶上釉)刘士铭作

        两个阶段相隔20年,才华早露的刘士铭为何被主流艺术圈边缘化?这要从他1961年离开中国雕塑工厂说起。那时,他放弃北京优渥工作,只身前往河南河北生活了13年,他走黄河、下窑洞、与农民一起劳作,亲身感受到饥饿与人性的温暖,他沉浸在纯朴自然的民俗事象中,中原和燕赵文化的丰厚积淀成为他日后创作不竭的源泉。1974年,刘士铭从保定群艺馆病退回京,他的那些同学校友们已经各有所成,而他却做起了临时工,在中国历博临修复文物,一做就是7年,直到被时任中央美院院长江丰召回。这段经历,让他接触到大量中国传统雕塑的文物原件,他从中习得了全新经验,对汉代陶器艺术语言的理解尤为深刻,对他的陶塑作品产生了深远影响。

        离开中央美院这20年,刘士铭更加深入地探触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他的艺术风格因此发生重大转折。他凭借记忆创作,摆脱了外界的束缚和牵制,仅凭内心的感受去塑造作品,显得随性而自由。堂堂科班出身的他,却专注于小泥塑这种民间艺术,令人费解。

        直到1998年,中央美院雕塑系的通道画廊举办刘士铭作品展,这位隐士才重回到人们视线。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院原院长范迪安称,“刘士铭是一个孤立的,少有的被时代遗忘的人,上世纪50年代,他就有让社会知道的作品。后来,他远离了我们的艺术中心主流,消失在艺术潮流之外。现在,我们又突然发现了他,他的雕塑世界是一个如此的丰富、葱茏、博大的世界。”

        2010年,刘士铭离世。在他留下的众多手稿和日记中,曾写道,“1981年我调到美院雕塑系任兼课教员,这是决定我一生把精力集中在研究民族雕刻和创新的阶段。从艰苦磨炼的时期进入随心所欲的时期,雕陶的形式,发挥雕塑的民族民间特点,前景是美好的、宽广的。”

        如今,《劈山引水》彩装登场,为中央美院雕塑学科90年盛典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它不仅展现了雕塑艺术的力量与魅力,更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了时代的变迁与民族的精神。然而,我们也不应忽视刘士铭后期那些同样具有深刻内涵和独特风格的作品。它们共同构成了刘士铭艺术生涯的完整画卷,也为我们提供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了解他的机会。他的作品充满了平静达观的生存境界与人性的温暖,这是最为可贵之处。

        本次展览除了刘士铭等老一辈雕塑家的经典作品外,还展出了大量新生代雕塑家的优秀作品。这些作品风格各异、技艺精湛,充分展示了中央美术学院雕塑学科90年来的深厚底蕴和蓬勃生机。同时,展览还展出了许多珍贵的文献资料,让观众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雕塑艺术的发展历程和独特魅力。展期将持续至2024年11月24日。


        附:文献展中《劈山引水》照片大图

        《劈山引水》现存保定东风公园

        铭文内容:《劈山引水》是雕塑家刘士铭先生的代表作。1959年代表中国参加在莫斯科举办的社会主义国家造型艺术展览会。1960年从北京运到保定设立在火车站路口处,后来移至东风公园。

        分享到:
        责任编辑:静愚
            :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雕塑家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雕塑家网]的价值判断。
        推荐艺术家/
        艺术商城/
      Processed in 0.062(s)   9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