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南诗性——刘毅、郑文、王客作品展

      作者:汲平2025-08-29 09:03:36 来源:中国雕塑家网

          (1/4)江南诗性——刘毅、郑文、王客作品展

          (2/4)刘毅 条子泥写生之九 31.5×22cm 纸本水墨 2025

          (3/4)郑文 涉园系列-鱼乐园 27×45cm 绢本设色 2025

          (4/4)王客 小楷唐人旧闻 20×10.5cm 纸本水墨 2025

          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展览名称:江南诗性——刘毅、郑文、王客作品展
          展览时间:2025/08/30~2025/10/12
          展览地点:[上海]-上海市长宁区愚园路716号101室-(芊荷艺术空间 )
          主办单位:芊荷艺术空间
          参展艺术家:刘毅、郑文、王客

        策展人: 张立行

        开幕时间:2025.8.30 (周六)15:00


        诗性的魅力

        《江南诗性:刘毅、郑文、王客作品展》将于8月30日在上海芊荷艺术空间拉开帷幕。江苏省国画院副院长刘毅和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郑文、副教授王客将共同推出近期创作的30多幅洋溢着丰厚蕴藉的江南诗性的书画作品。

        金陵与上海,同临长江,地属江南。一为六朝烟水浸润的沧桑古都,一为江海交汇孕育的摩登之城,看似气质迥异,却在文化诗性的深层脉络中共享着江南文明的基因密码。两座城市以水为魂、以诗为韵、以雅为趣、以变为脉,共同编织出跨越时空的精彩的艺术长卷或艺术片段。与两座城市紧密相联的刘毅和郑文、王客三位中国书画艺术家,此次又以各自的新作,为江南诗性注入了新诠释。

        刘毅作为金陵画坛中生代具有代表性的学院派中国画艺术家,其创作历程与艺术风格融合了深厚的学术研究、传统笔墨功底与创新探索,形成了“朴拙灵动”的艺术风格。他山水、人物、花鸟无一不擅,既承袭元明文人画的简淡清丽,又以沉稳的笔墨回应黄宾虹等近现代艺术大师的“浑厚华滋”,最终在当代语境中构建出内省而充满生机的视觉诗学。

        本次展览展出的刘毅花鸟画,我尤喜其中的水墨《白菜》。刘毅选择白菜这一普通蔬食入画,源于对平凡物象的浓厚兴趣和仔细观察,也是他将绘画的诗性拓展至普通人日常生活的尝试。刘毅的《白菜》系列,不管是小品还是丈二,也不论是水墨还是设色,既体现了他对中国画传统文脉的延续,也展示了他对当下人文精神的追求,凝聚了令人备感亲切的人间烟火的江南诗意。

        郑文教授是海上中生代女性山水画家的翘楚,她早期专注水墨山水格法研究,曾以“格古”为主题,从董其昌、黄公望、“四王”等上溯宋元南宗脉络,从美术史的学术角度系统地探究传传统笔墨结构,其画作通过拟临古法,将传统山水的格法与意趣融入其中。

        近年来她不断开拓山水画的题材边界,其着力甚多的园林绘画,颇受各方称誉。郑文的园林绘画虽以江南文人园林为灵感核心,但其设色既融合了传统文人画的雅致又渗入了当代都市审美趣味,形成了富于抒情性的诗意色彩语言。郑文以“素雅”为基调,摒弃浓艳,追求含蓄的文人意趣。她常以白墙青瓦、栗色门窗、灰绿草木等低饱和色系构建画面,力求还原江南园林“白描般素净简淡”的江南诗性的视觉特质。郑文身处上海这座国际化现代化的大都市,令她得以借助更为开阔的中西文化视野来反观自己的创作。因此,她的当代园林绘画充满上海这座国际性大都市特有的调性,时尚雅气,与传统绘画的韵味也颇相契合,毫不违和,是中西融合的成功案例。

        华东师范大学的王客副教授是当代海上书坛的风云人物。从本科到博士,到大学专业书法教授,他以书法艺术的学术研究为经,跃然而为国内中青年学院派书法创作的领军人物。他在数字化时代如鱼得水,不拘成规,创新性地尝试传统书法的各种当代表达的可能性,运用各种与时俱进的新方式传播书法艺术,努力拉近中国传统书法与年轻人的距离,赢得了众多的拥趸。

        他早年以行草书为核心,后跳出清代碑学藩篱,转向少人涉足的明代隶书传统。2022年起,尝试大字禅意书写与稿书研究,探索书写状态对创作习惯的修正,呼应“日常与经典辩证”的学术命题,强调日常书写的真实性和自然性。他以“不二”之心守护艺术的真诚,提出“书法是生命体的自然生长”,倡导技术锤炼与心性表达的一致性。

        王客还十分注意书法形式与书写内容的统一,其所书写的内容常常与人们特别是是青年人日常的所思所感相关,谐趣幽默,常常嵌入了超越字外的禅意和诗性。

        刘毅的花鸟、郑文的山水园林、王客的书法,三位参展艺术家背景不同,风格各异,作品样式题材有别,但江南诗性却是他们艺术共同的底色,弥散着独特的魅力,也令传统的中国书画艺术在当下的数字时代获得了新的生命力。

        (文/张立行,策展人、艺评家,上海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雕塑家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雕塑家网]的价值判断。
        推荐艺术家/
        艺术商城/
      Processed in 0.092(s)   1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