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四届广州三年展特别项目--天堂--邱光平作品展

      作者:汲平2013-08-24 10:10:33 来源:中国雕塑家网

          (1/5)展览海报

          (2/5)《被红色侵染的石头》

          (3/5)《天堂鸟系列之二》

          (4/5)《天堂山水之溪山行旅图》

          (5/5)雕塑马

          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展览名称:第四届广州三年展特别项目--天堂--邱光平作品展
          展览时间:2013/09/06~2013/10/07
          展览地点:[广东]-广州市二沙岛烟雨路38号-(广东美术馆)
          主办单位:
          参展艺术家:邱光平

        邱光平在自己的创作或许会变成一种样式化的艺术商品生产流程的时候,能够保持一种清醒的自我警觉意识,这也使他的作品能够从自己的个人精神史逐步切入到一个更为宏观的社会精神史,并进而触及到了对于人类的心灵欲望和终极命运的思考。在他的作品中,一方面保持了艺术语言变化、演进的自身逻辑性;而另一方面,实际上是承接了中国当代艺术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那种对于社会、人生的积极参与及整体关照精神。他的作品,既是基于对中国现阶段社会现实的人性思考,也是对于普遍意义下人性的本质追问。所以,他的作品既与他个人情感、经验有关,与他所身处的这个社会现实、时代背景有关,也与他共同参与其中的人类整体命运和精神史有关。


        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下,这个名为“天堂”的作品个展,既是融入了他个人对于普遍的人性,以及对于人的价值、人的社会、人的前途问题思考的结果,也是他对于“艺术何为?”这个终极问题进行思考的结果。就像出现在他作品中的那些饱含了精神象征性的桀骜不驯的马一样,他试图用一己之力来呈现出一个融汇了自己对于人性、社会、世界以及艺术本体整体性思考的视觉化个人精神史。


        从这个意义上而言,这个展览也意味着是一个体现了他的个人精神价值的理想乌托邦,一个与人性及世界同构的“天堂”模型。在这个乌托邦梦境中,既有死亡与毁灭,也有重生与救赎;既有揭示与审判,也有同情与悲悯;既有天国的缥缈与虚幻,也有现世的苦难与挣扎;既是精神的象征,也是肉身的炼狱;既是作为他个人艺术风格和语言形式转型的整体呈现,也是我们考察中国当代艺术发展逻辑的一个参照系。由此,我们在综合分析这个展览的个人意义的同时,更应该将之放在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背景环境下,如此,才能更为全面地判断出它的价值。


        节选自《吴鸿:“天堂”九章——关于乌托邦和敌托邦悖论的图像演绎》。

            :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雕塑家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雕塑家网]的价值判断。
        推荐艺术家/
        艺术商城/
      Processed in 0.094(s)   1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