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忙客与青山--牛玉河个人艺术展

      作者:汲平2015-01-15 14:59:52 来源:中国雕塑家网

          (1/11)展览海报

          (2/11)《观想》38cm×28cm 纸本水彩 2014年 牛玉河

          (3/11)《境NO.2》 38cm×13cm 纸本水彩 2013年 牛玉河

          (4/11)《境NO.4》 38cm×13cm 纸本水彩 2013年 牛玉河

          (5/11)《凝神》38cm×28cm 纸本水彩 2014年 牛玉河

          (6/11)《望之可居》56cm×38cm 纸本水彩 2014年 牛玉河20140801

          (7/11)《望之可居》56cm×38cm 纸本水彩 2014年 牛玉河

          (8/11)《向别处NO.1》28cm×38cm 单幅13.5cm×8cm纸本水彩 2014年

          (9/11)《一水之遥》28cm×38cm 纸本水彩 2014年

          (10/11)《遥-相望NO.2》28cm×38cm 单幅13.5cm×8cm纸本水彩 2014年 牛玉河

          (11/11) 《遥-相望NO.3》28cm×38cm 单幅13.5cm×8cm纸本水彩 2014年 牛玉河

          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展览名称:忙客与青山--牛玉河个人艺术展
          展览时间:2015/01/17~2015/01/30
          展览地点:[北京]-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2号798艺术区-(先声画廊)
          主办单位:58艺术网(主办)
          参展艺术家:牛玉河

        每个忙客都应该属于青山

        ——写在牛玉河个展“忙客与青山”之前

        文/罗忠学


        做这个展览的初始原因,是我觉得牛玉河的作品里有着一种很鲜明的古代文人的趣味,不造作,也不刻意表达什么目前流行的“大情感”。他的画面简单到了极致,一树一猴,或一石一虫,而已。艺术界那点无病呻吟的玩意儿,诸如什么人类的共同话题,未来的命运,社会的谴责,和他半毛钱关系没有。在它的工作室里,有酒有茶有艺术,就够了。

        我很喜欢牛玉河的画面里氤氲着的古文人情趣。自从离开大学校门,参加了工作之后,为了糊口,这种玩山弄水的情感早就荡然无存了。初次想给牛玉河策划展览的时候,怀揣着重新踏上文人之路的情感,所以一开始,我给这次展览定的题目是“有酒·战马闲”。表达的也很简单,如果生活可以过得下去,不如让胯下的战马休息一下,何必如此拼搏,不如慢下来享受一下生活。

        但是,两天后,我把展览题目换成了现在这个:忙客与青山。人生一遭,宛若人间一客,匆匆来而慢慢走。只为给主人留下个好的印象,这个“客人”就永远闲不下来。“忙客”,才是生活的真实写照。而“青山”,才是精神最终的归宿,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贾岛寻的隐者“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还有张继夜泊枫桥时听到寒山寺传来的钟声,都为我们彰显着青山深处的惬意。

        “客”这个字在山东话里念“kei”,“忙客”在山东话里其实和英语里的“monkey”是发一样的音。这简直就是冥冥之中就认为“忙客”天生就是属于青山的。

        然而,从猴进化成人的时候,我们已经走出了青山。我们也从“monkey”变成了“忙客”,生命的意义也就变了,从“活着”变成了“生活”。然而,当我们从肉体到精神都走出青山的时候,我们发现,其实我们又重新从“生活”变回了“活着”。有时候,适度的回去寻找青山,把自己从“忙客”重新变成一回青山中的“monkey”,才不是单纯的活着。

        至于青山,才是真正的生命之源。为生活创造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和动力。

        牛玉河的画就是这么简单,画的就是一石一物一虫一山,但是安静而纯粹,如传统山水画般带我们亲近自然,让一个在世间的“忙客”偶尔能接近青山,让心灵有一个休息。


            :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雕塑家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雕塑家网]的价值判断。
        推荐艺术家/
        艺术商城/
      Processed in 0.166(s)   1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