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领昂扬健康的中国雕塑精神——评“中国姿态:中国雕塑大展”的走向

      作者:汲平2012-05-29 14:47:16 来源:中国雕塑家网
        扎实深入的写实功夫、现代多元的艺术语言、老中青的济济一堂,这是“中国姿态:第二届中国雕塑大展”散发的气息。

          在基本功上拉开距离是近来美术界有识之士不约而同大声疾呼的老问题、新命题。这无疑也是对无视造型艺术特别是雕塑的内在结构、精神体量和形体规律相统一,无视传统审美与现代性相协调等不良倾向的批判。中国现代雕塑始于20世纪20—30年代一批留学西方的先行者李金发、刘开渠、曾竹韶等,他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现实主义风格。

          王国维、陈寅恪等20世纪中国大知识分子或伫立,或端坐,面对着观者……这是谭建明的作品《二三十年代中国文人系列》。释迦牟尼、耶稣、亚里士多德、老子、孔子、马克思……人类各个领域的杰出者汇聚一堂,这是曾成钢的雕塑《大觉者》。扎实的写实功夫在对每一位思想、学术巨人形象的生动塑造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在一张中国最普通老农的照片周围,围拢着8尊各个时代中国农民的石膏像,作品以雕塑家工作室创作现场的形式,表现了从20世纪初鲁迅笔下的阿Q到解放初、改革开放乃至21世纪农民工进城的系列形象,展示了中国农民形象的时代变迁,这是张克端的作品《农民,农民》,其写实手法对物象精神的表现力及其历史纵深感和现实感染力充沛,这对当今世界造型艺术界对写实的否定和当下国内艺术界写实传统功夫的失落不无启迪。

          在现代的形式语言中体现传统的精神,在传统中揭示现代性,这是当代艺术创作不可回避的命题。用电脑程序性的手法来创作和表达人脑的变形,这种在虚拟空间最为常态的现象被赋予形体结构后自有耐人寻味的暗示,如《游离之一》(李红军作品);用纸制品把人分析为无数的薄片而任意伸拉变形,让人想起现代科技为研究而制作的标准人体,如《人》(李洪波作品)。现代雕塑对人的关心、对人类命运的追问、对人的精神健康的思考,同样让人沉思、给人予启迪。一个曾装载过20世纪50—80年代父辈生活的樟木箱,被插上了汽车风扇,甚至无线天线,立在照相机架上,当观者走近时,风扇就会应和启动《记翼》(王从义作品)。现代雕塑牢牢抓住对生活的关注和批判。许多青年雕塑家的作品,对时代和周边环境变迁的反应十分敏感,如反映美院周边建筑的拆建,在星罗棋布的考前班和文创设计公司牌子的另一边,传来了拆迁的声音,这是《拆迁·城中村2》(刘晓亮作品)。在这些作品中,作者以青春的敏感在现实中提炼出鲜活的艺术感悟和现代感的形式语言。

          现在的很多展览,有的艺术家每场必到,有些老艺术家却难觅其踪迹。中国雕塑大展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这次展览年龄最大的作者82岁高龄,最年轻的是在校学习的本科生。大展定位为对3年来中国雕塑精品的总结,因此把3年内各种重要雕塑展览的精品和获奖作品都列入展览,还特别开辟了公共艺术展区,大大拓宽了作品选择的视野。对于青年,中国雕塑学会在近3年连续举办了14个展览的“中国雕塑学会青年推介计划”中,选拔出一批优秀作品。这种重积累、多渠道的方式使老中青艺术家都有了自己发挥的天地。

          呼唤和营造多元共生、和谐发展的艺术环境,形成为繁荣中国的雕塑事业、讴歌伟大时代共同努力的新格局是“中国姿态:中国雕塑大展”的方向,这一努力又一次得到体现与加强
            :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雕塑家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雕塑家网]的价值判断。
        推荐艺术家/
        艺术商城/
      Processed in 0.084(s)   8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