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家风采】方寸无垠——李波先生篆刻作品

      作者:汲平2019-11-05 17:54:13 来源:中国雕塑家网

        淄博晚报伊茂林2015-04-22


        诗书画印的结合,是中国画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这一艺术形式发展于宋元,兴盛于明清,延续至近现代。很多有成就的画家,往往在诗书画印方面都有高深造诣,比如一代国画宗师、西泠印社创始人吴昌硕先生。

        如果以文化底蕴论,诗书画印积淀最深的城市当属杭州。闻名遐迩的中国美院坐落于此,这是一所以国画教学为主要特色的高等学府,潘天寿、吴茀之、诸乐三、陆维钊等国画宗师均曾执教于此。杭州还是印学圣地,被誉为“天下第一社”的西泠印社,就位于西子湖畔。

        著名画家李波先生的中学和大学时代是在杭州度过的,耳濡目染,自幼受到了良好的艺术熏陶。尤其是在中国美院读书期间,学校重视诗书画印的传统和各位大师的言传身教,让他打下了全面、深厚的艺术功底。除了能书善画,李波先生的篆刻亦功力颇深。几十年来,他作品上加盖的所有印章,几乎全是他自己所刻。他还为不少师友、同道篆刻过印章。李波的篆刻抱朴守拙,典雅大方,方寸之间尽显金石之味,与他的书画风格浑然天成、相得益彰。

        文化学者、著名书法家王颜山先生在《李波花鸟画已具有当代美术史的意义》一文中认为“李波的篆刻造诣为画名所掩”,以至很多人只知道他是个画家,而不了解他的篆刻造诣。王颜山在文中这样写道:“李波在篆刻创作中选择布白简爽、意趣古拙、线条遒健一路,注重显示金石韵味。其印章风格气质恰与其画风相融互参。不论朱文白文与冲刀切刀,于方寸之内均见朴拙斩截,朗朗大气,以刀代笔,形神恣肆,足见‘李家模样’。”多年来,王颜山先生经常赏读古今印章,认为篆刻要义当在“三法”,即篆法、章法、刀法。王颜山在文中这样说:“此三法之精魂,李波可谓得之焉。”

        延伸阅读——

        《李波篆刻》后记

        余少时即喜篆刻。既而进入中国美院读书,更得潘天寿诸大师指点,于是技艺渐进。其后,近半个世纪刀耕不辍。时至今日,它已和书画一样,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

        我们这代人走的是传统的路子。上美院伊始,就听先生谆谆教导:中国画讲究的是诗书画印一体,四者不可偏废。故我们这代人在各方面都研习颇深。因了我少时对篆刻的喜爱,每每作画之余,就刻枚印章权作消遣,也因此练就了超常的腕力,遂把金石之味揉进了我的绘画作品中,无形中两者都得到了促进。

        前些日子,有学生对我说:“老师,您出本篆刻集吧。”我想也是,于此道浸淫了大半生,也该有个小结了。于是,便精选出百十方印,结集成册,以飨读者,并请道友指正。

            :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雕塑家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雕塑家网]的价值判断。
        推荐艺术家/
        艺术商城/
      Processed in 0.060(s)   7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