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寄情雅玩

      作者:汲平2013-07-08 14:52:33 来源:中国雕塑家网

          (1/3)尼泊尔的木雕被称为喜玛拉雅山下的艺术奇苑。

          (2/3)在比利时的跳蚤市场上常常也能淘到宝贝。

          (3/3)苗家刺绣充满了浓郁的民族色彩,让人爱不释手。

          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我喜欢收集点小玩艺,但不想作收藏家。作收藏家太累,要有眼光、要有韧性、要沉得住气、要下死功夫、要有学养、要有实战经验、有时还得靠眼线,靠运气,更重要是要有经济实力,还要亏得起,能承受上当受骗的遭遇,总之付出的多,得到的是神经质般的喜悦与紧张,我不具备这些要素,更没有闲钱,所以始终游弋于收藏的边缘。

           话虽如此,可我一天也没有停止过收集,收藏邮票、收集旧连环画、收藏贺卡、收藏各种艺术简介、收集藏书票、收集布玩具、收集陶瓷用品,也藏点旧书、收藏点新字画,也收一些古陶、古瓷、古玩,收得杂且不精,几乎没有专注过哪一个单一的品种,遇巧就收,方便收就收,几乎不大刻意去钻营。但也有例外,有一个时期我也下了水,跟着一帮哥们泡在古玩市场,收古陶古瓷,只为喜欢,烂的彩碗、破的青花盘子都当宝贝。我欣赏陶罐的造型,留连那古朴的陶纹,只是舍不得花钱,尽捡别人不要的残品,还请人修补,图个象征性的完整。就收这些,也交了学费,买过好些赝品。有一次,我看中一梅瓶,卖方开价一千,我大呼离谱,对方笑着说看不懂不要问钱,还说街边还有几元一个的梅瓶,比他这个还好。望着他不温不火的神态,我竟一时语塞,显出了少有的难堪,不经意中,我发现瓶口有修补地方,于是趁机与其侃价,几经交涉,最后以五百元成交,以为很值。不料刚过手不出百步,碰见的朋友都夸我识货,说这梅瓶不残起码也得值三千,心中窃喜,但又总觉得夸我的人语调怪怪的,急忙跑到街边的新货摊上一比,我傻了眼,我的小聪明让我蒙羞,只值几元钱的仿古瓶他卖了一个天价,而这之前我还为自己的精明沾沾自喜……当然这只是笑料一则,像这样的小故事还有好些。像买假画就不止一次的上当,反思失手的原由,大多不仅仅是眼力,是缺乏真正收藏家的心智,因而我这个爱讲故事的人,也败在了收藏的“故事”之中。

           不过,没有太多的后悔,除了越来越谨慎外,依旧逛古玩市场,走到哪里看到哪里,只是到后来成了光看不下手,但乐趣依然无穷。

           好些时候买民族工艺品倒不是为它的经济价值,而是受这些散发着民间艺术光彩的土玩艺陶醉,情不自禁地收集。像陕西的皮影、剪纸、山东的布玩具、惠山的泥人、凯里的苗绣、马六甲的面具、开罗的纸草画、伦敦的锡挂盘、法兰克福的木雕挂钟、北海道的纸人,有朋友笑我小小的玻璃橱内装着八国联军,除了占领您的空间外,存放没有多少实际的价值,可我以为,这是五大洲的花环,它的价值在于让我时时感受到多元化民族艺术的熏陶,让我的思绪随阳光环球采风。

           也许有一天空闲下来,我会为这些看似不起眼的“杂件”写点回忆文章,这是一些非常有趣、并值得回忆的故事。

           其实,收藏物件对我来说远没有收藏记忆更令人开心。只是这些宝贝不光带给我精神上许多享受,还给我的工作以莫大的帮助。有一段时间我为几家出版社搞书籍装帧,时时在创作中陷入思路的困境,正是这些看似不起眼的民间工艺品启发我的灵感,使我在欣赏这些土玩意的同时获得了创作上的收获。

           在甘肃、青海,我看到不少令人神驰的古陶罐,引起我贪婪的欲望,恨不得把能搬的都搬回去。可想归想,要作就犯了大难,那时古玩不准外带,更不准流通,就连朋友送的两个小罐还是托人悄悄送上车弄回四川的。尽管大的搬不动,多的又弄不走,可我还是不死心,还计划想别的办法,由于入了迷,又得不到,于是在画上过瘾。好长一段时间成天画清供图,不断把所收集到的彩陶往画上搬。也奇怪,这些坛坛罐罐一摆到画中,无论配几枝花,还是涂几笔野草,都生机盎然,别有一番情趣。记得李琼久先生也画过一组半坡出土的陶艺,也是穿插点缀了些花草植物,寥寥几笔,淡淡点染,却让人过目不忘,回味无穷。

           我看过不少艺术家的从艺简历,在介绍中除了讲师承,谈对大师的追随外,不少都涉及到对传统文化及民间艺术的热爱,以及对创作获得的启示和影响。白石先生作过雕花木匠,对这日后的创作起到了非凡的作用。

            我不常串门,凡到过的文化人或是艺术家的居室都不难发现,这些人多少都有些收藏瘾,他们不是收藏家,可哪一家都像民间艺术的陈列室。他们大多和我的兴趣相同,不专门收哪一个品种,也是见好就收,有的收得比我还杂,蜡染、刺绣、草鞋、斗笠、老车轮、旧石磨、纸风筝、糖泥人,应有尽有,一个个争奇斗艳,让人目不暇接。曾经有人问我,收这些有价值么?值得么?我真不好回答,要说有经济价值,简直是梦话。要说没有价值,恐怕就显得无知了。你看这些人,哪个不是大家,哪一个不是出类拔萃的能人,哪一个没有智慧,哪一个没有文化,他们傻么?不傻!他们精么?很精!可咋就会傻兮兮的拨动这些玩艺呢?这就是学问。人们不是常说:功夫在诗外么,兴许这才是学问,是大学问。

           想起这些,连我自己也乐了!此时想起一位画家,一位作家对收藏各总结的两个字倒真是到位,一是“接气”。二是“纳情”。妙么?



            :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雕塑家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雕塑家网]的价值判断。
        推荐艺术家/
        艺术商城/
      Processed in 0.065(s)   7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