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秋,计划一月有余的俄罗斯行程是用来“惊叹”的。“惊”,本以为冰冷的俄罗斯,却是另一个唯美、柔软、温馨的国度;“叹”,我们幸运的找到了“金环小镇”中那一颗如钻石般闪亮的苏兹达尔小镇。
到达镇中心,背着行李找预定好的住处,我却怎么也集中不了注意力,因为那满眼的“白”。
这里被称为“白石之城”,的确名不虚传,很容易发现这里的建筑多是用白色的石头修葺而成,即便是那些红砖修建的建筑,最后也以白色的石灰粉刷,整个城市呈现为雪白的童话世界一般。这座比莫斯科还要古老早100多年的“古城”,它凝聚了俄罗斯的整个历史的。这座世外桃源建在波克隆那亚山丘上,自1024年已有记载,无论是斯大林时期,还是城市工业化都没有破坏这里的宁静和古老,而且它的河流、植被都保留着自然状态。二者结合,令人彷佛身处一幅幅列维坦的油画当中,不知今夕何夕,今年何年。
在找宾馆的路途中与这个小镇初次见面,却早已觉这是一个和大自然融为一体的城,仿佛还停留在两百年前,没有一栋现代化建筑,一条条窄窄的街道保存了当年的原汁原味。在一排排低矮的民居之间,时不时地出现一座精美的教堂或修道院。看资料上说,苏兹达尔共有五十多所教堂和修道院,其数目远比餐厅和商店多,可见宗教信仰是俄罗斯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环节。每一座教堂和修道院的样式都截然不同,惟一相似的是它们的颜色,全部都是以白色为主,最多配以少许的金色和蓝色。这是一座高傲的城市,宛如天外飞仙。流经城外的石头河和丰富的植被及小木屋构成的美丽的田园风光。普京曾说“俄罗斯的每一寸土地都没有浪费!” 但是我看到了好多荒草,不过幸好这些“荒草”成了“芳草”与“白色”的建筑融入了自然风光中。
徒步弗拉基米尔
弗拉基米尔这么“大牌”的历史名城,来一趟就有把它逛遍的野心。于是,沿着火车站前一条辅路准备穿过圣诞修道院、翻越“站前山岗”,没想到走错了方向,但也因那一点点“冤枉路”,反倒把我们指引向了令人窒息的美景。
背着行囊,顶着秋阳,蓝的透彻的天空作为背景,踏上了一条极小的山路,七拐八绕,居然到达了圣母升天大教堂的背后,更重要的是当我们登上山岗顶部,出现了真正打动人心的一幕。圣母安息大教堂后部广阔的大草坪上迎着暖阳就这样出现在了我们眼前,再往下看,崖下如梦幻般的克利亚济马河及其两岸的森林壮观的景象,令我们久久不忍离去。虽然山顶秋风强劲,但是俯瞰那克利亚济马河岸的风光,令所有到达此地的游人都痴痴陶醉。这是一个拥有魔力的场景,不用查看取景框,无论将镜头朝向哪里,无论多么随意地按下快门,都是很好的画面。我伫立在这小山巅,此时似乎时空停滞,思绪正穿越在无数教堂的金顶间,跨越弗拉基米尔多彩的俄罗斯平原,当遥想变成展望,相信回味也多了快感。
美景当前,浪漫满眼,让人仿佛置身童话世界一般。驻足山顶,眼下一派色彩层次极其丰富的画面。绿色系似乎包含了每一种能叫得出名字的颜色,那动人的黄色系更是以主力军的角色出现在了眼底。除了多看几眼在心底留住它们,更是在速写本上留下了它们的“倩影”。
我们沿着逶迤的山岗向东走去,眼前是圣母升天大教堂前的一片小公园。白桦树林的叶片早已黄透,在这片小小的区域内,上帝似乎将所有的黄色都“倒”在了这儿。拍照、臭美、摆pose,那根本停不下来。
途径弗拉基米尔所见
徒步暴走似乎能让时间变慢、发现更多细节,比如紧挨着金门的一座砖红色的建于20世纪初期的旧教徒三位一体教堂;弗拉基米尔州戏剧院前,旁若无人的玩自行车技巧的年轻男孩;历史博物馆前,那挂满天空际的电线;教堂广场上苏联时期的的纪念碑,三个方向三个雕塑分别是技术人员,工匠,骑士。我们深入每个街巷,更是发现很多生活场景与中国截然相反。这里麦当劳里的酱是要用钱买的、博物馆是要排队参观的、地上金黄色落叶是没有人扫的……所有的一切在脑海中汇集成一幅名为《弗拉基米尔》的画面。文/季旻孜
展览主题:季艺岁月——季全保、季旻孜中国画作品展
展览时间:2014年11月27日至30日上午11点
展览地点:刘海粟美术馆(常州)
开幕时间:2014年11月27日上午09时58分
展览主办:常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农工民主党常州市委、常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展览协办:常州市美术家协会、常州市文化馆、刘海粟美术馆(常州)
展览承办:江苏大川文化产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