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博文物“飞”起来

      作者:刘源隆 卢旭2025-10-17 09:03:14 来源:中国文化报

        近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的停机坪上,一架波音777-300ER客机格外引人注目——机身涂装着中国国家博物馆(简称“国博”)的金色标志,以及玉龙、玉凤、陶鹰鼎、后母戊鼎、九龙九凤冠和海晏河清尊这6件国博馆藏文物的卡通形象,生动可爱。这便是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与中国东方航空联合打造的“国博号”主题彩绘飞机,于当日正式首航,执飞北京大兴—上海浦东—法兰克福航线。

        “我们特意让文物担纲主角,从143万余件馆藏中精选这6件,采用童真画风呈现,旨在打破文物的厚重感,让文化‘轻’起来、‘飞’起来。”中国国家博物馆党委委员、新闻传播处处长、“国博号”项目负责人余晓洁说。

        当日9时许,首航仪式举行。现场,中国国家博物馆书画院的艺术家们以“思接千载礼和万方”为主题即兴挥毫,还有小朋友现场绘制文物画作,为这场文化启航增添了灵动与温度。

        中国国家博物馆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陈莉将“国博号”喻为国博48个标准展厅之外的“第49个展厅”。一旦登机,这个比喻便有了具象的呈现——一座流动的空中博物馆跃然眼前。

        整个客舱以“雲匯@历史的天空”为主题,将精选的近50件国博馆藏精品串联成一场跨越5000年的文明特展。行李架上按历史时序陈列着各时期代表性文物图片,每件都配有生动的说明文案;小桌板被设计成互动知识卡片,乘客扫码即可进入“云端国博”和“中华文明云展”;头枕巾则印有凤冠、东坡巾等三款主题图案,乘客甚至可以“戴上”凤冠拍照留念。

        互动体验不止于此。乘客在飞机上打开豆包App,对准小桌板上的“后母戊鼎”图片扫描,手机立刻开始播放这件青铜重器的历史讲解。这是国博与字节跳动合作推出的AI识别功能,可对客舱内所有展示文物进行实时讲解。

        此外,乘客还可通过机载屏幕点播国博展览视频,或翻阅座椅背后的《国博专刊》,深入了解“古代中国”的百件瑰宝。依托空中无线网络,文化体验从线下延伸到线上,从静态观赏升级为动态交互。

        机上还藏有不少设计“彩蛋”,如行李架上的文物陈列不仅遵循时间线索,更与舷窗外的浩瀚云海形成“历史与天空”的诗意呼应;头枕巾上的祝福语则与机身彩绘中的“龙凤呈祥”“鼎有约”等元素暗合,寓意旅途平安、文化吉庆。

        “‘国博号’是国博与中国东方航空战略合作的重要成果,它打破了博物馆的物理边界,真正让文物‘登’机、让文化‘升空’。”陈莉说,这是博物馆践行“让文物活起来”的生动实践,也是推动中华文明走向世界的有力载体。

        中国东方航空华北营销中心总经理、党总支书记蔡颖竹说:“‘国博号’不只是一架飞机,更是一座连接中外的‘空中文化桥梁’。未来中国东方航空将继续深化‘空中博物馆’项目,开发联名文创餐食、特色登机牌,并策划‘一带一路’主题航班,让中国东方航空成为‘中华文化的空中使者’。”

        随着飞机平稳降落在上海浦东机场,这段跨越时空的文化初航暂告段落。但“国博号”的旅程才刚刚开始。未来,它将飞往欧美澳等全球重点航线及部分“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成为一张传播中华文明的“空中名片”。据了解,航空公司已在官方售票平台对“国博号”航班加以彩色标识,后续还将开通“国博专区”,实时更新航线动态与主题活动,方便乘客选乘体验。

        “让‘国博号’带着我们的文化自信,飞向世界更多角落。”陈莉说。这架承载着5000年文明的银翼使者,正以最现代的方式,讲述最古老的故事。它的每一次起飞,都是中华文化的一次深情远行。

        分享到:
        责任编辑:静愚
            :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雕塑家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雕塑家网]的价值判断。
        推荐艺术家/
        艺术商城/
      Processed in 0.840(s)   9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