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汲平2010-01-05 15:44:52 来源:中国雕塑家网
从类群的角度来划分中国古代文学,长期以来我们看到的有民间文
学、妇女文学、宫庭文学或者贵族文学等,还有臣妾文学和圣哲文学等提
法。然而,一个十分显著的文学类群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这就是帝王
文学。不过,主要从经济效益着眼的世俗的看重如出版帝王诗集、文集的
现象也有一些,但都谈不上深入的理论认识评价。在中国文学经二十世纪
初开始质的大变革至今历经百年、正待飞跃发展为新的中国文学伟大形态
的今天,应当从文学自身本质规律出发来解析这一独立于中国文学主流但
又起着特殊作用的文学类群。
一、一种独特的中国古代文学类群
中国古代帝王文学,作为一种文学类群是一种十分独特而又悠久的客
观存在。
在先秦文学中,帝王文学的现象已经非常突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
有名姓的文学作品竟然是帝王文学。《古诗源》一书的开头,第一篇作品
就是舜帝的《南风歌》。还有这样一种说法是,伏羲“仰观天象,俯察地
理”,“画”出了我国哲学和文学融为一体的最早作品——八卦。在我国第
一部政治议论散文集《尚书》中,收集了孔子这个伟大的教育家和编辑家
之前历代帝王中产生的最有名的文章,如《尧典》、《大禹谟》、《秦誓》等。
而在孔子编辑的文学教材《诗经》中,包含了不少帝王所作的诗歌。
在中央集权制的封建社会中,皇帝重视“文武之道”,大都有一定的
文学创作能力。诗歌是中国人最重视的表情达意的工具,作为“万物皆备
于我”的帝王自然也不例外。从中国文学史上看,封建专制社会自第一个
皇帝秦始皇起,汉高祖刘邦、楚霸王项籍、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等有
名的帝王,尽管“稍逊风骚”、“略输文采”,但还是大都有诗歌创作传世。
帝王之中,也应当包括农民起义领袖中自立为帝的黄巢、洪秀全等人。他
们大都是书生出身,有一些“咏菊”之类霸气十足的“言志”诗作流传于
世。
封建专制社会全盛时期的清代的皇帝更是接受了严格的孔孟之道的教
育,讲究“文治”,重视诗歌创作。据说乾隆皇帝是写诗最多的人,有四
万多首,不过他的诗作质量不高。漫长中国封建社会中唯一的女皇帝武则
天,可以说是秘书出身,诗作颇有可观之处。至于那些“守业”的皇帝,
在接受教育时都学习了诗教课程,在政治生涯中也就写出了不少的文学作
品。
从上述认识已经可以看出,中国帝王文学是一个不容忽视却也没有得
到应有重视的现象。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帝王文学还出现了中国文学中
出类拔萃的作品。
中国帝王文学虽然大部分作品质量不高,但少数的一些文学精品却在
各方面都达到一流的文学水平。特别突出的是魏晋时期三曹的诗歌散文。
魏王、后被儿子追封为“魏武帝”的曹操,所作诗歌和散文在帝王文学中
是非常显著的。他的作品,胸襟阔大,苍凉悲壮,其层次之高即使终生从
事创作的“专职”文学家也很少人可以企及。他的大儿子、篡汉称帝的曹
丕,不但是一个诗人,而且文学评论文章更为知名。被封为王的曹植,诗
歌尤其哀艳凄绝,水平高超。更为难得的是,作为中国文学史上唯一的现
象——父子三人既是开基创业的帝王又是文名卓著的文学家,还竟然开创
了一个时代的文学——建安文学。
南唐末代皇帝李煜,诗词达到一个高峰。作为退职的帝王却抹不去帝
王的烙印,但在诗歌中也就没有了忠君爱国的传统和偏狭的政治志向,以
致于上升到人生悲剧的哲理境界。由于帝王大都是出类拔萃的人物,只要
他们认真去创作,其诗文同样的超拔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尽管如此,由于种种原因,帝王文学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无意中形成
了一种被人们敬而远之的现象。人们不大愿意也不大敢于玩赏和评议帝王
文学。帝王文学那股唯我独尊、凌驾群伦的雄风和霸气,使得处于弱者地
位的人们在本能上就已经产生排斥拒绝的心理。而封建等级观念重重束缚
的臣民更不敢公开地指点评论,须知“大不敬”的罪名是要受到株连九族
的处罚的。这就是帝王文学之所以没有得到正视的突出原因。
但是,模糊了帝王文学这一有机组成部分的中国文学,不是完善的文
学系统。因而中国人的心理世界的反映也就明显地缺少一个重要组成部
分。仅拿创作观念和主导思想来说,恰恰是帝王文学很少存在那种以孔孟
之道为指导的封建观念。这样,人们常用不同的称呼的“龙凤文学”、“天
子文学”、“政治文学”、“圣哲文学”,其实也就是帝王文学,就不能不引
起我们的正视了,进而还应认真地剖析它的本质。
二、畸形的阳刚文学的产生
在中国历史上,所谓帝王这些极其重要的几百个人物,统治了世世代
代的亿万臣民。以他们的名字作为皇朝的代号,本身就是文学研究中的一
个重要的社会因素课题。而他们的文学作品,也成为一种独特的景观,需
要认真对待。可以说,不认识中国帝王文学,便无从把握中国文学,也就
无从深入地探究中国人的内心世界,无从建构新的中国文学和中国人的精
神世界。笔者认为,中国帝王文学是一种畸形的阳刚的文学,其产生是一
种中国社会特有的现象。
帝王文学反映了一种人类个体和群体生命所独有的精神现象。从精神
上进行心理分析,凌驾群伦的帝王文学表现了帝王作为个体对于群体无以
复加的高傲心态,也集中反映了中国人心理深处本能极度膨胀而又与封建
理性高度统一的意识。古代中国政治心理的特点,是一种二律悖反,一方
面是常规的理性即儒家的教化——对于帝王来说只是治理他人的工具,另
一方面是政治中心首脑的权力的无限制发挥和本能的极度发泄。与之相
对,臣民只能有阴柔女性的态度,只能在自虐的俯首贴耳中产生“移情”
式的或者阿Q式的精神满足。帝王则在俯视芸芸众生中得到人生无与伦
比的快感。
刘邦的回归诗句“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宋太祖的
咏月诗句“未出海底千山黑,才到中天万国明”,曹操的“日月之行,若
出其中”,等等,都形象地说明了这一点。帝王都是要统一天下的,正所
谓“天下一家”,而且都憧憬着“系之万世”。“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任
何他们所知道的大地上的生物都要受到帝王的统治和宰割。在人类历史
上,他们居然也能长达数百年地做到这一点。这样少见的古代文学所反映
的心理现象,难道不应当进行认真的分析吗!须知,由中国特有历史性条
件所决定的这种心理所影响的群体心态,今天仍然在中国人的意识中根深
蒂固。
中国帝王文学有着一致公认的理论基础即孔孟之道。如果寻找中国帝
王文学在理论层面的东西的话,那么只能说孔孟之道是其集中的发展形
态。而反映帝王心态深处最本真的法家的帝王之道,在帝王的口头上也在
文学的主张中一般是不会被明白道出的。尽管孔孟之道实际上只是帝王教
育之道和辅弼帝王之道,但它确实是一种居高临下的封建观念系统,如“内
圣外王”等。封建帝王是很乐于表白自己符合这一儒家教条的。其实,真
实的帝王之道是“道儒法并举”、“霸王道杂之”。道儒法的理论深处都存
在着高人一等的统治、制约、教导民众的圣王心态,都属于统治阶级的意
识形态。
中国封建社会特定的经济、政治、地理等条件产生了帝王文学。封建
社会的生产方式是自耕自足的小农自然经济,但因此也就需要一个中央集
权专制的皇帝来保障统一,消除战争。于是,帝王应运而出,他们的志向
都是统一天下,传世无穷。他们的文学主要表达这种志向。在帝王之下,
一切人都成为被统治的和被宰割的,包括文学家。这些文学家,都只能在
作品中表达自己的臣服忠诚心理,或者只能在这种心理的前提下抒情言
志。尤其是男性的文学家大都是如此。倒是个别的女作家,由于没有了政
治发展的可能而注重人生的欲望和情性,反倒写出更多真实情性的日常生
活题材的作品。
无论如何,应当承认中国古代帝王文学有充足的理由作为一种独特的
文学类群受到重视。
三、帝王文学的特征
中国古代帝王文学有着显著的区别于其他中国古代文学的特质。当
然,有的特点和一般文学的特点有相同之处,如政治性,但即使是政治性
在帝王文学中也是更为突出的。
(一)政治化极强的文学内容。
这一点,与一般中国文学是相同的,只是帝王文学所反映的政治内容
处于最高层次,无人敢于摹仿效法。帝王文学是社会政治需要即中央集权
专制的政治愿望和统治内容的表达。“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
莫非王臣。”早在黄帝时代就有了天下一家的政治主张。“大风起兮云飞
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刘邦的诗歌,是当时任何人也不敢唱出来的。
这种帝王政治,正如王夫之所说“天假其私以行其大公”。越是独裁专制,
越是追求家族世袭,反而小农经济的社会越能长治久安,繁荣富强。因而,
帝王的吼叫成为历史的巨响,这在文学中是独一无二的。
在文学和政治关系上的认识上,同孔孟之道出于一辙,帝王们完全把
文学当作政治的附庸。不过,文学家也大都是这样认识的,正像孔夫子一
样他们毕生最愿从事的是政治事业而不是“雕虫小技”的文学。文学,对
他们来说是政治事业的一个工具,不可能是一种专门的事业。这一点,也
是中国文学和西方文学不同的地方。西方文学家将文学作为生命投入的人
生大事业,这一事业在改造社会的人类大道上是和政治事业并驾齐驱的。
(二)唯我独尊的个体精神心理现象。
佛罗伊德认为,人的意识最深处存在着本能核心。这种本能具有扩张
性、残忍性、盲目性,以追求快感为最高真理。帝王在封建理性的辩证统
一中,无限度地扩张其本能,以致明目张胆地认为自己——儒家也极力鼓
吹——是天下一人,唯我独尊,凌驾群伦。宇宙万物尽为所驱,狂妄到了
无以复加的地步。中国帝王成为一种畸形大写的人。他们的诗歌,也表现
了这种妄自尊大而又是社会需要的心态。霸王项羽狂歌:“力拔山兮气盖
世……”魏王曹操吟诵:“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看来,此类人物都需要这样一种自大到了近乎疯狂的心态。而一般的文学,
谁人敢于如此狂妄!
(三)主体表现的阳刚雄壮。
中国文学,已经有学者称为“臣妾文学”和“阴柔文学”,笔者认为
用“秘书文学”来称呼更为确切。秘书这种社会组织的特定职务,具有从
属性、服务性和被动性。几乎所有著名的文学家,都做过皇帝的秘书职务。
第一个有名有姓的文学家屈原,诗歌成就最高的“诗仙”李白,忧国忧民
的“诗圣”杜甫,道儒佛并举的苏东坡等,都有正式的秘书职务。一般文
学家,无不以秘书职务的获得为进取之道。因而,他们也就带上了秘书的
特性。再加上,封建社会遵从孔孟之道,将文学作为政治的附属工具。这
样一来,与欧洲文学家相比,中国文学家群体不能不表现出一种更为欠缺
独立自主的弱势来。
就连称为豪放派的登上词作最高峰的辛弃疾都把自己比喻为受到皇帝
冷遇的美女。他在《摸鱼儿》一词中写道:“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娥
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年轻时自信“会当凌绝
顶,一览众山小”的杜甫也发出弃妇一样的哀叹:“日暮倚修竹,天寒翠
袖薄。”。大诗人被称为“诗仙”、“诗鬼”、“诗圣”等,却没有像西
方诗人那样被称作“诗帝”或“诗王”。
而帝王文学却正好相反,其阳刚亢奋到了变态地步,为所欲为,不可
一世。以“天子一怒,伏巳百万”的凶残,以抢夺“天下之妻女,以奉我
一人之淫乐”的淫威,以“宁可我负天下人”的告白,傲视着匍伏在脚下
的臣民。自然而然,在文学中的表现,主体性最为强烈,阳刚与雄壮就
“舍我其谁”了。
(四)符合艺术本质的自我表现。
帝王对于文学作品的理论认识以及艺术分析是很少的,但是他们流露
出来的理论主张和艺术手法却往往符合艺术的本质,而文学成为他们的艺
术表现。帝王文学的一个最为明显的理论主张是“诗言志”。 历代帝王所
作诗歌,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言志”。这一理论出自于《尚书·尧典》,据
说从舜帝那儿流传下来,为孔子所肯定并确定为正统诗歌的理论。言志说
成为我国古代最早的诗歌定义,至今仍然有不少人认可。人们广泛认为它
是对于诗歌的准确的理论认识。尤其是豪放潇洒的诗人们,无不以言志为
自己诗歌创作的唯一主旨。
直至毛泽东在五十年代给陈毅的一封信中仍然认为这是诗歌理论和创
作的正宗,而他的诗歌也确实是“言志”的,气魄雄伟,有着前所未有的
豪放潇洒。言志说抓住了诗歌的一种重要内容,即志。
志,是一种人生对于事业、在大部分情况下是对于政治事业的远大而
又执着的追求。也就是说,是一种特定的明显的心理活动。言志,对于诗
歌创作来说在许多情况下是可行的。 但是,整体的诗歌不仅仅言志,有
的是抒情的,有的是写诗人其它心理活动如感觉的。因此,言志说虽然在
一定意义上是正确的,但对于诗歌整体来说又是片面的。特别是,一些政
治性强的“志”,是规范化的理性化的情感和认识,往往表现为社会化抒
情化的议论,显得直白单调。我们所知晓的帝王诗歌,大都是“言志”的。
但这也就避免了纯粹讲究“反映”社会生活的误区,使得诗歌更加主观化。
随之而来的是相应的表现手法。和一般文学相比,帝王文学在诗歌中
更加突出地使用象征手法。“言志”的诗歌,主观性很强,所借助的形象
十分单调,常常是人们熟悉的传统意象,例如日月、山河、草木等。帝王
诗歌中很少铺陈式的细部描绘。
与上述相联,帝王诗歌中的意象比较阔大。全部形象可以说是帝王意
志所统治、所“照耀”的万物。从时间上看,往往是千年万载;从空间上
看,常常是山河宇宙。不过如此一来,这些诗歌确实给作者和当时的人们
以斗争的精神力量。
但是,帝王是从事政治的,日理万机的繁重政务使他们不可能将精力
和时间更多地投入文学创作。偶有所作,也常常是有所为而作。这就使得
帝王文学不能在艺术上产生突破。帝王文学属于传统的文学艺术,不重视
艺术的创新。好在帝王文学的本意大多不在使用艺术来从事教化,这倒使
得作品更多情性的表现,更接近于文学本质。
四、帝王文学与今天文学发展的关系
帝王文学,与今天的中国文学发展的关系是不容忽视的,然而却也被
置之度外。中国文学的发展,需要批判地吸收帝王文学的一些宝贵的因素,
甚至可以说,帝王文学会在一个新的阶段脱胎换骨,更生出来一个新的英
雄文学的样式。在这21世纪古老中国仍然处于落后局面、忍辱负重、任
重道远的时刻,我们需要这样雄壮激昂的文学来鼓舞中国人民生存和发展
的心志,正像我们永远需要原始神话及其英雄一样。
(一)帝王文学中进取的自尊的极致个性在新的中国文学中可以辩证
发展。
帝王文学中的精神特质,能够更生为个体生命中的自由创造本质。这
种新生命培育的文学“屠龙技”正是我们所需要的。应当批判地吸收帝王
文学中进取有为的特质,映照其生命的大美。从“内圣外王”的传统主张,
转换为个体生命自尊自爱同时又是雄心壮志的博大精神。
毛泽东诗词是继承创造中国古代帝王文学的一个最好的典范。毛诗中
的诗句成为千千万万人的人生警铭。在困难的时候,在辗转奋斗的时候,
现在处于中老年的人头脑中往往无意识地出现了毛泽东的诗词,顿时感到
了精神的力量和生气。就像帝王文学一样,毛泽东诗词中也有一些缺点,
如单调直白的语言,重复使用的数字,普泛化的意象,确有一些单调、“张
狂”和“霸气”,甚至在晚年诗作中还出现了“戾气”,但在整体上却有着
前无古人的豪放潇洒,有着横绝千古的阔大境界。
毛泽东的诗词,可以归属为浪漫主义文学。这种浪漫主义,是非常宝
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国人民世世代代所需要的。更可以说,毛泽东诗词渊
源之一是帝王文学,它是一次帝王文学在新时代的迸发和新生,给我们后
来的文学以宝贵启示。
再如鲁迅作品,也可以说是帝王文学的一种再生。不少人评论了鲁迅
文学在心理本质上的“内圣外王”的潜意识情结。鲁迅作品改造国民性的
伟大使命,的确是只有那种古代称为“圣王”或者“素王”的人才能担当
得起。读了鲁迅的著作,世世代代的中国人都会像参与了中华民族的某种
典仪一样,感到一种灵魂的新生,羞耻于那种心灵扭曲的荒诞的“阿Q
精神胜利法”。
透过“世纪诗人”毛泽东和鲁迅的作品,我们看到天地间矗立着比起
帝王还要伟岸的身影,不由人不去有意无意地效仿。只不过正像对待帝王
一样,新的时代会有新的人的特质和要求而已。例如,无论对什么样的巨
人,都会有现代公民的民主政治、人格平等的更加科学理性的要求。
(二)帝王文学的主体意识的吸取。
当代文学自八十年代以来,出现了几百年从未有过的繁荣和更生,但
是大家仍然认为没有大师级的文学。其中一个原因,可以说是缺少那种“内
圣外王”般的主体意识。
在外国文学中,人的主体性非常突出。自亚里士多德起,“圣哲文学”
独立自尊,有意识地俯瞰、隔离一般政务,整个人生都清醒地从事著述,
与尘世君王比肩而立,耳提面命,甚至希望取而代之(柏拉图表述了“哲
学王”统治“理想国”的政治幻想)的主体意识。这,确是中国文学所欠
缺的。而在我国当代文学中,就连“内圣外王”的一般要求也因为其陈旧
而被排斥。中国古代文学中主流的阴性化(表现为忠君)、作家最为追求
政治及地位的人生,在新的时期有了极其类似的表现。看来,对整个社会
的人文关怀、改造民族心理精神、人的个性自尊和公民权利等等认识,还
需要强化——不但在文学评论中,还应该更多地进入文学家的心态。
(三)帝王文学显著地成为个体生命的表现,这是今天的文学应该强
调的。
十分可悲的是,文学创作最基本的理论还没有澄清。文学究竟是反映、
再现还是表现?帝王文学对于这一问题的答案是明白清楚的,即“诗言
志”。今天的文学,不仅要“言志”,而且要“言”自己的内在世界、生命
本质及其投射下的外在世界。这样,文学才能承担起提高和美化个体生命
以及人类整体生命的层次的任务。文学可以商业化、产业化,但不能以金
钱为目的,要与人格化、理想化辩证统一。这就要求,作者要“善待”自
己的生命,首先提高自己的生命境界和人生追求,在生命的表现——作品
中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
帝王文学,作为中国古代文学中一个特有的成分,不能不引起我们的
重视了。与科学理性辩证一体的新文学,要想承担起创造新的一代中国人
的伟大使命,就必须批判地继承这一遗产。
|
-
-
推荐艺术家/
-
-
艺术商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