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代艺术全球化在中国的反响

      作者:汲平2010-01-06 15:10:09 来源:中国雕塑家网

        当代艺术是一面三棱镜,透过它可以看到社会的动向,以及在文化领域内各种力量的相互作用。在这一角度上,在广东美术馆举行的首届广州艺术三年展,揭示了推动中国艺术发展的元素,以及艺术全球化的风险。这次展览规模不小,集合了120位艺术家,对十年来的当代中国艺术作了回顾。要知道这种表现方式出现时间还不长,主要在文化大革命之后出现;而在八十年代,它借助国际上对天安门事件的同情而蓬勃发展。起初是一种集体的表现方式,在当权者看来是愤世娭俗多于批判,但它表达了当时人们对自由和开放的渴望。而当艺术家们--当中大部分都甚为年轻--开始为人所认识,开始在国外游历,当其中的一部分名成利就,或当对西方的着迷变成了幻想,这种方式也被渐渐个人化了。还有值得一提的,就是这一过程完全脱离了中国大陆各大学府所教授的古典艺术传统。
        此次参展的作品由哈佛大学中国籍教授巫鸿带领的展览策划委员会选出,被邀请参加的日本、美国、法国、柏林或伦敦的专家们达成共识,将对筹委会就艺术家作品质量而作的选择的意义、高水准和代表性加以肯定。但在客观性、激情和美学判断以外,我们看到什么?我们看到的是在欧洲或北美博物馆里司空见惯的东西,我们看到当代艺术正在形成,这是肯定的,但也看到了被全球化侵蚀了的艺术。“最后...” 巫鸿在谈到艺术家时总结说,“他们也在整体上‘全球化’了。”大部分展出的作品都是录像作品、表现艺术、行为艺术、电脑艺术、人体艺术、摄影艺术、雕塑,还有一些油画、装置艺术、成品艺术及观念艺术。这些作品是中国艺术家创作的,但欧洲和北美的当代艺术家们也完全可以做得出来。不论在措词,运用材料,表现手法还是主题上,都完全没有,或者几乎没有东西,可以让人联想到中国式表现力的可能的特别之处,可以让人感受一个几个世纪以来,尤其在最近的五十年以来都在自我封闭里度过,并建立了一个曾经似乎不可动搖的整体文化体系的国家。
        某些作品,也许是其中的一半或者三分之一,是以中国为题材,这样说是因为当中可以看到中国人,中国文化里的一些情景或原素,比如说书法。但是有一点不会搞错,就是它们有中国的表征,用的却是当代艺术的语言,而后者并非在中国形成。用词也许很中国,但语言的结构,语句中词语配搭组织出来的意思,却出产于欧美的大城市。全球化的,不单是米奇老鼠或广州麦当劳的世界文化,也是国际精英的文化(广州已经拥有自己的游乐园,和许多用黃底红M字作招牌的快歺店,现在还有了自己的当代艺术展览馆和交易会)。
        中国的当代艺术直到1993年才真正存在,《纽约时报》和《Flash Art》向世界揭示了这一事实。其时冷战结束后的新时代刚刚开始,西方世界正充满好奇地发现着共产主义国家。就好像旅游,人们坐在特等火车厢里,窗外掠过的景色充满异国情调,车厢里却又舒适自在。空调开放着,避震器减免了路上的颠簸,而到了站,在按照国际四五星级标准建设的酒店里,可以找到什么,大家也早料到了。外面的一切都在变动,却有惊无险;而内里,在自己身周,没有任何改变。
        中国的当代艺术只存在于博物馆里,由那些艺廊、两年展等等的艺术展向人们展示,也因此所展示的作品都迁就着当时的审美习掼挑选,不能真正脱离人们惯于看到的。在广州参展的艺术家们都在中国出生,在中国各大城市的大学、艺术学院学习,但对他们的认同、接受,却来自西方。读一读他们的传记和为他们而举办的展览会清单,就可以看到遍布着的构筑中国当代艺术的城市和机构:纽约(当代艺术中心,昆斯美术馆,另类美术馆),芝加哥(艺术博物馆),密尔沃基(海格第美术馆),三藩市(三藩市现代美术馆),渥太华(加拿大国家艺术展览馆),温哥华(精艺轩),伦敦(当代艺术学院),巴黎(庞毕度中心,密特朗文化地带),里昂(当代艺术两年展),威尼斯(两年展),巴塞隆纳(圣莫尼卡艺术中心),汉诺威(展览中心),柏林(汉堡车站当代艺术馆),伯尔尼(艺术展览馆),布拉格(艺术博物馆),波恩(艺术博物馆),东京(日本基金会,平多利美术馆,立川艺术节),悉尼(当代艺术馆),墨尔本(两年展),再加上中国的三个大城市(北京,上海及广州)。由此便可以勾画出一张世界当代艺术美学武器权威制造地的地图。
        被普遍称为“中国前卫艺术”、“中国实验艺术”、“新中国艺术”的中国艺术,并不出产自中国,而是产自那些为精心挑选过的中国艺术家们举办展览、宣传作秀的举办机构。而这些艺术家们也知道,要得到那些机构的邀请,得到走出去的机会,他们的作品必须迎合那些机构定出的,并在各展览场所中无止境地使用的美学标准。这些机构,不论大小,都没有一个有能力做出与其它机构截然不同的选择。每一个机构都要保持自己的地位,它们都在注视别人,也自知正被注视。它们必须招待出名的艺术家,而出名的艺术家肯定已在它们中最好的几家里展出过;这些艺术家可以在这个圈子里转,除了因为他们自有的艺术才华,也因为他们是特意为这个圈子被格式化的。当然,每一次活动,每一个展览都可以有自己的创意,甚或令一些新人崭露头角,但这必须对支撑整个体系的整体协调性不构成任何影响。艺术世界跟科学世界一样,不与人分享,就不算掌握了真理。在某种意义上,这是令人高兴的,但同时,在当代艺术形成的网络里,没有任何改变,或是改变极少。
        一直以来,艺术家和科学家一样,是全球化进程里的重要角色。早在通讯渠道困乏、交通极其不便的文艺复兴时期,他们就已经游历各国,寻找古老文明留下的痕迹,或是创作灵感的新源泉。他们就这样努力地一圈一圈编织着可能超越地方特性的世界文明。他们的作品云集在教堂,宫殿,还有晚一点的沙龙,艺廊,博物馆里展示,这些地方就像一扇开向世界的窗口,向那些视野被限制在这个领域、在自己城门内的人们开放。但那个时候,那还一个被无望地限制在原地的世界。因为直至最近一段时期,地区与地区间,甚至村落与村落间在语言、方言、生活、工作方式等方面的高度差异,都对社会进步、商业来往、思想及知识的交流,或对新技术的吸纳造成障碍。现在的境况却恰恰相反,全球化在不断扩张,地方性却逐渐过时,每况愈下,并渐渐瓦解,把位置让给全球统一的,以世界强国文化为主的世界文明。从此我们可以想象在当代艺术的领域里,创作者们与其随波逐流,倒不如逆流而上,闯出完全立足区域文化的新路,由此制作出可以重塑,创造或再现不同文化多样性的另类作品。
        整整一个世纪了,前卫斗士们都在强迫自己摆脱离最近的过去,而摆脱再摆脱,最后当然还是原地兜圈,没能就此从美学的完整倾向中解脱出来。现在的改革,也许就是要重新连结过去,构建协调稳固的,因地域性而各自不同的创作空间。而这与过分保守的对理想化过去的回归,或是血腥的仇外种族情结都完全是两回事,相反,这种被创造,被认同,真实而有生气的差异,正是与其他世界交流的通道。交流就建立在差异上。
        艺术家曾是全球文化在根深蒂固的地方文化世界里的使者;而今天,当所有人都卷进了全球化的风潮中时,我们可以想象前卫们正努力地表现着各种文化的差异,以给予它们深度,真实感和集体意义,让它们拥有才华和创意。若要文化的多样性不至于沦为小心封存于博物馆里的历史遗迹,艺术家们必须将之征服,并成为它的创造者,以展望一个少点统一,少点受强国支配的世界。除此之外,还须要那些一砖一石构筑起当代艺术审美构造,并给当代艺术加了0000的各学府、博物馆、基金会、艺廊的领导人,各种展览中负责挑选作品、提拔艺术家的策划委员们, 多分一点注意力在这些灌溉着差异的另类作品上。




        1. 保罗·哈斯是尼斯-索菲亚-昂迪伯里斯大学信息传播学教授,人类学实验室(LAMIC)负责人。
        2. 巫鸿,《首届广州当代艺术三年展 * 重新解读:中国实验艺术十年(1990-2000)》第17页 导论,广东美术馆2002年出版。
        《首届广州当代艺术三年展 * 重新解读:中国实验艺术十年(1990-2000)》,广东美术馆,至2003年1月19日止。

            :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雕塑家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雕塑家网]的价值判断。
        推荐艺术家/
        艺术商城/
      Processed in 0.063(s)   8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