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汲平2010-07-05 16:34:25 来源:中国雕塑家网
主持人:国际知名法国籍艺术家王度,王度先生你好。
王度:你好。
主持人:抽一支烟会轻松一点?
王度:要不然特别紧张。
主持人:这次回国是几月份回来的?
王度:已经快有两个月了,我对日期记得很清楚,6月18日到现在马上快两个月了。
主持人:之前每一年都会回国吗?
王度:在这之前前两三年有点作品在国内加工,所以会经常回来,每次来回不会超过两个星期,路过北京去别的地方。
主持人:这次是两个月?
王度:6月18日为了准备阿拉里奥展览的安装,这个展览是7月5日开始的。
主持人:这次回国一共有两个个展,一个是在阿拉里奥2008—8002“梦游现实主义”,另外一个是在唐人画廊的“国际快餐”。
这两个展览是去年就开始筹备的?
王度:阿拉里奥的展览是去年,具体实施都是最近开展两个月的时间。
主持人:我们看到在阿拉里奥这个展览上面,可以说有一个评价,这个作品应该算作一个现场:一个是建筑的现场,一个是考古的现场。这个建筑现场就是当下的环境?考古就是未来的?
你是对当下的语境、时间和事态这块有一个并置的考虑?
王度:2008、8002颠倒一下,这是一个未来时间的概念,图方便颠倒一下。实际上就是你刚刚说的,把两个现场融在一起变成一个现场,既是当下的建筑现场,也可能是未来的考古现场,这只是作品观念的一部分。实际上我想让人们去体验的是一个过程,让观众能够进入到作品的内部,而不是带着距离去看。
主持人:不是靠视觉?
王度:视觉有些人视而不见,根本看不见,他看不见就不会去思考。
主持人:你的作品中像这一次在尤伦斯展的作品,上周我还去过了那个滑梯,要让作品和艺术家本人、观众产生身体的互动?
王度:是,作品在一个空间里面,作品和空间的关系,作品与观众的关系,观众只是一个旁观者的话,这就说明对他来说没有太大的意义。它不是一个纯粹视觉的东西,我们说视觉艺术,实际上根本就没有纯粹的视觉艺术这种功能。只是眼睛看见就算完了,有所视有所思你会去思考,过去为什么老说视觉艺术,有一套构成视觉形象美学的一些要点,整个语言系统(透视、色彩、构图等等)。
现在的作品很多样,如果我们已经离开所谓纯粹的视觉语言系统,我们仍然要只给人们观看,而没有其他的体验方式的话,这应该说作品本身的张力就不够了,也没有冲击力,你也不会触及到他人,做作品观众参与到作品里面去,和作品不一定是互动的关系,也许是被动的关系。
主持人:但是一定要产生关系?
王度:哪怕强迫他也要让他参与。我跟你描述悲痛,你肯定体会不到,真扎你一下你才会知道。
主持人:贡布里希曾经写过艺术史的发展实际上就是视觉演变的发展史?
王度:我觉得这是一种理论的语言,当然毫无疑问你说的是视觉的,我觉得更多的是体验的历史,面对一个不同文化的呈现方式,我们是体验它的演变,视觉艺术,因为这个年代用视觉艺术这个概念。
主持人:我们知道你大部分的作品,很多程度上和媒体有关系?
王度:与其说和媒体有关系,不如说跟社会有关系。
你不能把电视台、报纸、网络、网站这些东西当它们就是媒体,它们当然是媒体机构也在释放信息,而今天我们生活在几乎是全方位这样一个媒体化的世界,媒体就构成了当代生活真正的自然环境。所以说很多人以为我在和媒体打交道说我在批判媒体,其实对我来说媒体不是特指的媒体机构种类。
主持人:这次回来和多少个媒体对话?
王度:六七个。
主持人:你不断做新作品,会主动找媒体对话吗?
王度:不会。干嘛找他们对话。
主持人:媒体会主动找你对话或者出书,你的作品都会被媒体关注,我们知道你在法国还和一个比较有名的节目主持人做新闻,有一个对话?
王度:是。那算是一件作品没有做完,但我们对话了。
主持人:怎么选媒体?
王度:没有选媒体。人们往往会以为我的作品在跟媒体叫真,其实根本不是,在我的脑子里媒体的概念就是当今的生存环境、生态环境,它就是我们的现实环境,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媒体化的现实中。所以我的作品跟社会发生关系,这个社会里面就是媒体的社会。
主持人:你对媒体像你刚才说的和社会相关,你觉得是你在出国前就有这种感悟吗?对媒体的认识?
王度:出去以后慢慢地体会到的。因为我在国内的时间很简单,那时不像现在这么多杂志、报纸、网络,那个时候全中国只有一份报纸、只有一个电视台,不管哪个省、地区的报纸,他们的内容和人民日报是一样的就是转载的。
全中国只有一份报纸,这份报纸就两页,最多五六个P。不能称之为媒体,是一个为意识形态服务的,不和现实发生关系,在上面看不到说什么,都是中央的精神、政策,偶然知道一点地方的东西是好得不得了的事情。
主持人:但是媒体确实是政治权威表达观点的?
王度:我在出国之前没有体验到什么媒体,我说的这样一种东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有点像说笑话,通讯基本上靠吼,交通基本靠走。要去谁家,不管人家在家不在家,敲门有人就进去,没人就走,不会打个电话联系一下找你去,那时候没有。
刚到巴黎渴望去看书店,就觉得到处都是报亭什么的,街拐弯的角落卖烟的地方都会有卖杂志的,大家习惯上班、下班买份报纸杂志,
主持人:这也成为了你的习惯?
王度:自然而然你就会和所有人一样。
并不是说我对这个有多么特别的敏感,当我换了一种生存环境的时候,就感受到我们生活在充满各种各样媒介的地方,我们的直接接触越来越少,中间的这些介质特别多。
我去了没多久就是战争,伊拉克侵占了科威特,老布什派人打伊拉克,逼着他们从科威特撤出来了,那个时候巴黎有很多游行,媒体(报纸、电视)有人支持,有人反对。最终我感觉到媒体对一件事情的反应是非常政治性的、意识形态化的,一个国家在打另外一个国家的时候,这个时候他们不会去谈他们经常谈的人道的东西,而是从另外一个角度去寻找理由来进行战争。仍然打着人道的名誉,干着是违反人道的事情,你把他打伤了我就把你打死了,因为你欺负他我打你是对的,到了小布什干脆就灭了。
在这些事件的反应上,媒体的意识形态化,媒体都是在为什么东西服务的,它就是在为利益服务,何止政治、经济的利益,大大小小不同的媒体机构都是在这些利益的驱动下,重新翻译我们的现实,根本就不在乎现实本身是怎么样的,因为这些利益在驱动着,它会构成一个新的现实,这个新的现实就是媒体化的现实。
所以我就像其他人一样生活在被媒体所描述的社会现实里面,我的工作只能把它们当做营养、工作的原材料。
主持人:无论报道的是真实的或者一个假象也罢,但是它都呈现了?
王度:对我来说都是一样的,那都是真实的。现在人家告诉你打哪怎么样,你看报纸就能看到你能不相信吗,就算你不相信,你能告诉我别的说法吗?因为我不可能去那,对于此时此刻,等到了明天这个东西已经过了,留下的是什么?留下的对昨天的描述,就是这些图像和文字,这就是媒体的现实。
主持人:所以你说了几个比较标志性的话语,一个是艺术家本身也是一个媒体,你愿意当大众的发言人,你自称“我就是媒体”?
王度:我是媒体,我就是媒体,我是现实都是一个意思,我就是替大家发言,实际上我是大众的发言人。因为每一个人其实都应该有这样一种反应,因为我们生活在媒体化的世界里,我们老是把媒体当做一个成果来享受,要么当成对立面,那么你始终就没有融入到里面,你是被动的,不是主动地去面对要采取积极的生活态度,我提示大家要积极一点。
主持人:你是一个生活上比较积极乐观向上,心情很好的人?
王度:看天气,出太阳心情就好。
主持人:这次回国有没有觉得国内媒体的变化(接触到的艺术类的)?
王度:很多,跟以往比起来特别多,质量特别滥。
主持人:这个“滥”能具体一下吗?
王度:滥就是不具有质量,没有什么价值观。
主持人:你认为一个媒体是要有评判标准价值观?
王度:因为你是一个媒体,你的态度、观点、媒体呈现的方式需要有一个基本出发点、设定,我们很多媒体围绕着什么样人去看,什么人看得多,尽量投其所好去做这个东西,一般人肯定是不需要太多的想法,一般都比较轻浮、浮躁,看点搞笑、轻松、八卦的东西,这些东西人们更容易接受。
我们今天这个社会已经变得很没有价值观的社会,所有的价值都围绕着“钱”、“利益”,我想看到这个杂志最终你会觉得。我想象不出来他们有什么理由要这样做下去,但越是滥杂志销量越好。
主持人:我想杂志的老板也在想,我有什么理由不做?
王度:我不知道有什么理由要做。
主持人:有没有接触到国内或国外对你采访,身边的一些记者采访完之后不能如实地去报道?真实的话不能去报道?
王度:没有。我觉得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不会乱说,比较尊重彼此之间的对话。
主持人:在你生活当中有没有看的比较固定的节目,比如说喜欢看政治类、财经类节目?
王度:还是比较喜欢看一些实时性的东西。
主持人:所以和你的作品有关系?
王度:很多人都在看新闻。
主持人:我记得有个大的照片里有大的军事题材的?
王度:那是2005年里昂双年展的作品,那个作品是运动的,在里昂市街上运动的,每天在那里放在军车上的。
它是一个象征性的作品,更多是作品自己在行为着,那个飞弹,我觉得媒体对这个现实介入的力量比军事介入的力量更强大,因为军事介入只是局部区域的,而媒体的介入是全方位铺开的,完全是替换性的。
当然里面可能涉及到作品语言的问题,因为里昂双年展有好几个地点,分几个区域,艺术家们被分布在集中区域,有的在这儿、有的在那儿,我不希望自己的作品在某一个展场里面固定,我希望它能够游动找个理由做了一个这样的作品,给了一个合法的理由可以满街去游。它产生了很有趣的互动,包括警察会向它敬礼军人(条件反射),民众狂叫,哇,这是什么东西,欧洲的老百姓还是有幽默感的,双年展期间大家知道这是谁的作品,圈内人一看没准可能是王度的东西,这种互动很有意思。
来源:艺术国际
|
-
-
推荐艺术家/
-
-
艺术商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