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寿山石雕艺技法----薄意

      作者:汲平2010-01-19 14:05:06 来源:中国雕塑家网

          薄意是寿山石雕的专用名词,也是寿山石雕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因其浅刻如画,所以也称“刀画”。薄意是从浮雕技法中逐渐衍化而来的,它比浅浮雕还要“浅”,因雕刻层薄而且富有画意,故称“薄意”。薄意雕品素以“重典雅、工精微、近画理”而著称,它融书法、篆刻、绘画于一体,是介于绘画与雕刻之间的独特艺术,正因为这样,优秀的薄意作品往往具有超凡脱俗的艺术魅力,特别富有欣赏价值。薄意不仅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而名冠寿山石界,而且因其雕刻技艺高绝而使作品独具艺术魅力,因此笔者认为薄意是寿山石雕的最高境界,它和其它雕刻技法相比,不仅要求雕刻者掌握高超的雕刻技艺和深厚的功底,而且要求他们在书法、篆刻、国画、诗词音律等方面,都必须具备良好的艺术修养和造诣,只有这样,薄意作品才能达到清新洒脱、高远飘逸的艺术境界。
          虽然薄意是一门高难度的雕刻艺术,但“无限风光在险峰”,自古以来,就有不少寿山石雕刻家不畏艰难,勇攀艺术高峰,把薄意艺术发扬光大。清康熙年间,杨璇和周彬二人,常在印台四周雕刻极浅的浮雕锦褥纹和环边不断纹或其它图饰,开创了薄意艺术的先河。后来,“西门派”鼻祖潘玉茂继承杨、周遗法,在印章四周雕刻各种图饰,以掩盖石疵,这是薄意的雏形。从清朝末年至民国时期,福州寿山石雕艺术逐步发展。“西门派”大师林清卿年纪轻轻就小有名气,自感艺术功底薄弱,为了专攻薄意,图谋更大的发展和超越前人,毅然放下雕刀,转而拜师学习水墨画,研究秦砖汉瓦、古代石刻和画像以及书画、金石篆刻等,从中领会中国画的笔意、章法和画理,历时五年,学有所成,自觉融会贯通之后,才又重操旧业,专攻薄意,并将其推上巅峰,成为誉满榕城的薄意雕法大师,被称为“西门清”。
          继林清卿之后,王炎铨、王雷霆、江依霖等人,继续弘扬薄意雕法,形成一个很有影响力的“西门薄意派”。其主要代表作品有王炎铨的《夜游赤壁》、王雷霆的《寒江垂钓》等。
          新时期以来,从大中专美术院校毕业出来的年轻一代,在薄意创意上也颇有建树。如青年雕刻家林文举,既有家学渊源,又有扎实的国画基础,同时又私淑于林清卿,潜心研究,得其真谛,尤擅鸟竹薄意,曾出版《林文举薄意艺术》。女雕刻家刘爱珠毕业于艺校,又师从王雷霆,也得林清卿薄意真传,其薄意人物造像也为世人所重。
          “东门派”在薄意雕术上也人才辈出,颇有建树,如林友清、林友琛、林寿堪、郭懋介等人,其薄意作品别具风格。特别是“东门清”林友清及其子林寿堪,其薄意作品风格与“西门派”迥然不同。他们的作品用刀尖利,画面层叠,意境深遂。当今寿山石薄意大师郭懋介的薄意作品不拘一格,自成一体,生活气息浓厚,艺术境界高远,文化内涵深厚,幅幅如诗似画,多是炉火纯青之作。
          寿山石薄意艺术能从民间工艺中脱颖而出,把中国画的画理融于石头之中,使人间万象浓缩于方寸之间,成为一种富有人文气息的独特艺术,靠的就是艺术家永无止境的追求精神。经过以林清卿为代表的数代人的不懈努力和不断实践,才使薄意作品成为一幅幅画和一首首诗,其艺术形式、风格特点以及欣赏价值,已在寿山石雕艺术薄意雕刻程序中自成体系,堪称我国传统艺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正因为这样,当代薄意大师郭懋介才会发出这样的感叹: “薄意者,吾称其为‘刀画’,即在石上以刀代笔作画也。但它比作画更难,因为石料形状不一,有裂痕,有凹凸、有瑕疵、有皮层,必须具有扬石之长,避石之短,化弊为利之功底,非一张作画的白纸可同日而语。特别是远近呼应,虚实沉浮,意到力不到,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不易也。”
          由于薄意浅刻如画,耗材甚微,所以特别适合于雕琢像田黄石、芙蓉石之类珍品原石。田黄石素有“易金三倍”之说,其价值锱铢相计,因此雕琢时连石屑也不忍有所损失。《寿山石刻史话》说:“能够多留一点原石的本质,空白多,加工的地位省一点,也可以突出寿山石本质的文采。”金石家潘主兰也这样说:“薄意者技在薄,而艺在意。言其薄,而非愈薄愈佳,因未能如纸之薄也;言其意,自以刀笔写意为上,简而洗脱且饶有韵味为最佳,耐人寻味以有此境者。”“最适合质佳而材小的田黄石、水晶石以及山坑石的艺术装饰,特别是自然章印台的装饰。如果是有皮的掘性灵石,或是有薄色层的优质灵石,其艺术效果,尤能发挥得淋漓尽致。”
        归纳起来,薄意雕刻有几个特点。一是选材要严:多选优质石材,如田黄、芙蓉、鹿目田、荔枝冻等,有皮者尤佳。二是技法要高:许多田黄石珍品多出于寿山石雕大师之手。三是相石要精:寿山石中的冻石、田黄、芙蓉等名贵稀少的石种,价值极高,雕琢之前,必须认真研究石材裂痕的走向、表皮利用、疤点处理等等,因此有“雕人眼视不敢琢,审曲面势争分毫”之说。四是清石要细:根据腹稿设计,作甄别去留,完善雕件。五是作画要美:即用笔在石材上画稿,要求画面精美。六是勾勒要轻:以尖刀代笔,在画笔线上,浅勾勒线条定位。七是核稿、磨光,要尽善尽美:校对效果时,有皮者用水,无皮者以粉末核之。
          总而言之,通灵之石加上高超的技艺,薄意作品才能真正达到“心开一境技不薄,清新隽永意无穷”的境界。

            :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雕塑家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雕塑家网]的价值判断。
        推荐艺术家/
        艺术商城/
      Processed in 0.061(s)   7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