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进念二十面体 香港前卫艺术主流化的缩影-设计板块

      作者:汲平2010-05-19 10:36:28 来源:中国雕塑家网

        其实“进念二十面体”早已不只是一个单纯的剧团,这些成员不但代表了香港相当一部分文化精英的存在状态,甚至很大程度影响了香港的流行文化

        《半生缘》的幕后创作班底是由林奕华、胡恩威领衔的香港“进念二十面体”,它被孟京辉誉为“代表了香港戏剧界的最高水平”。这个汇集了一批香港文化精英的社团,通过文艺演出、文化政策研究、讲学等多种活动参与香港的文化建构。

          香港前卫艺术主流化的缩影

          成立于1982年的“进念二十面体”,由从美国留学回港的荣念曾带领林奕华等一批有意于戏剧探索的年轻人创建。当时香港大部分戏剧还处于搬演翻译西方经典剧目的阶段,他们则通过《列女传》、《鸦片战争》等作品把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社会政治问题紧密结合,加以西方新兴戏剧的观念,“进念二十面体”由此被视作前卫戏剧的代表,其观众群十分狭小。
          80年代林奕华组织策划的一系列艺术电影放映活动,吸引了一大批文艺青年,他们后来成为香港流行文化界的中坚力量,如活跃于两岸三地艺文圈的漫画家欧阳应霁,去年夺走多个填词大奖、与林夕不相伯仲的词人黄伟文以及达明一派歌手黄耀明等。1987年,林奕华与达明一派合作的舞台剧《石头记》成为进念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不仅观众人数创纪录,也首开请流行歌手加盟前卫艺术的先河。此后,不少进念成员相继参与了达明一派音乐创作,包括何秀萍、周耀辉、于逸尧、梁基爵等,他们之后亦成为杨千女华、陈奕迅、卢巧音等新一代香港流行歌手的幕后功臣。

          随着九七回归问题成为社会焦点,“进念”把触角伸向香港文化政策领域。林奕华的观点是“做前卫剧场必须把它放在当下的社会氛围中”。今日的“进念”似乎越来越注重与社会大众的交流,2002年开办了平民学府牛棚书院,用院长梁文道的话说是“提倡民间讲学,知识下乡”,让学院派和文化界精英面向普罗大众开设哲学、艺术、社会学等课程,鼓励一种与主流教育体制迥异的非功利性学习。

          在香港,像“进念”这样的艺术文化团体还有不少。如“视觉艺术组织1a空间”,经常策划各种展览和座谈会,为艺术创作者提供展览环境和交流平台;音像工作坊“录像太奇”(videotage)则推广香港的录像艺术、多媒体装置,在政府支持下每年举办大型国际媒体艺术节微波录像节,并出版了《Vtext》杂志。

          2001年,这些艺术团体有了一个固定的集中据点。香港政府修葺了位于土瓜湾的一座古老的屠牛场,一批原来自发聚集于油街的艺术团体和工作者陆续迁入,成为牛棚艺术村,与北京798工厂颇为相似。但与798艺术家群远离大众视野的个人创作不同的是,牛棚不断通过各种文化讲座和活动扩大社会影响力。

          2002年推出的牛棚艺术节,组织了文化论坛、戏曲木偶戏演出、拉阔音乐会、电影晚会、跳蚤市场以及在村内不同角落发生的即兴演出,多少有点狂欢节的气氛。而2003年开始举办的牛棚书展,力争以民间之声对撼官方的大型书展,强调营造阅读氛围和文化导向。这种将文化艺术带回民间、融入生活从而增加其亲和力的举动成为香港文化精英的一个重要面向。
          与拥有庞大学院机制的内地文化界相比,香港文化精英似乎没有太引人注目的学术思想成就,倒也凭借与社会大众的互动取得了另一种活力。他们的活跃加上政府每年24亿元的资金推动,形成了香港文化活动兴旺的局面——香港文化中心不分旺季淡季,几乎每天都有演出。已经举办了三十二届的香港艺术节,去年的平均入座率高达87%。

        “世界橱窗”的尴尬

          但是,林奕华和胡恩威对这种繁荣持保留意见,他们对自己身处的文化生态环境与文化精英在其中的位置仍感相当忧虑。

          林奕华认为,“伦敦、纽约的文化是有高、中、低层次的多元文化,而香港文化的层次高低并不分明,基本都是一个很平庸的层次。”尽管香港有东西交汇之便,却很难数出几位自成一派的文化大家和独树一帜的艺术创作,恐怕就在于香港文化虽然看似繁杂实则皆流于表面,没有实质共融,最终只剩下现炒现卖的杂技。香港所扮演的这种“翻译文化”的角色被林奕华称之为“世界橱窗”。他曾经致力于组织同志电影节来推动同志文化,最终却发现推动上作用十分有限,只是形成了欧美同志文化的殖民地版本,不少观众只抱着娱乐心态追捧有浪漫或情色噱头的影片。

          以简单的娱乐消费心态对待文化艺术的现况中,文化精英能发挥的社会推动作用并不明显,在文艺活动虚假繁荣的表象背后恰恰是精英文化社会位置的极端边缘化。胡恩威形容在香港做艺术好像犯罪一般,需要抗拒来自各方面的压力。
          林奕华将老生常谈的香港文化沙漠化理解为“香港人对自己追求‘知’的权利很抗拒”,“即使告别了温饱阶段,他们最看重的还是‘食’,最高的生命指标之一就是‘有得吃’,要吃好的,却不重视、乃至排斥精神上的追求。”他认为香港的大众传媒给精英文化的空间已经越来越小。上世纪80年代的报纸还有很多文化版,但之后《苹果日报》引领了媒体八卦化,如今只剩下少数报纸还保留了定期的文化版。

          当精英文化被排挤到边缘,“金庸、王晶、王家卫、周星驰、林夕、张小娴、亦舒,变成了香港的全部,变成了经典和权威。他们是我们现在真正的统治者。”林奕华说。在香港“娱乐就是政治”的环境中,流行文化成为文化精英必须予以关注、甚至是最为关注的对象。连林奕华也承认大众“对香港流行文化的关注已经超过了一个限度,好像香港只有流行文化,没有别的。”

          在林奕华、胡恩威看来,香港流行文化的致命缺陷就是反智和犬儒。香港流行文化鼓励大众抛弃超越性的价值观念,一味地通过算计和运气获得实际利益。从韦小宝到《功夫》,莫不在制造不劳而获的幻想;从林夕到张小娴,都在将人性自私合理化。

          “文化精英”与流行文化的暧昧融合

          在香港从事艺术实验的文化人,很多都不是纯粹的前卫艺术家。他们往往身兼多重身份。“进念”的编剧魏绍恩也是电影《越快乐越堕落》、《蓝宇》的编剧,自《阿飞正传》起一直参与王家卫电影的制作。林奕华也曾经是电视台的编剧,如今偶尔为流行歌曲填词、给黄耀明演唱会做编导;胡恩威则同时给演唱会担任舞台设计。于逸尧一边为剧团进行音乐创作和音响设计,一边为流行歌手填词作曲、监制唱片,杨千女华、刚刚获得劲歌金曲叱咤乐坛至尊唱片大奖的专辑《电光幻影》就有他的幕后操持。虽然他们的创作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流行文化的品质,但文化工业的制约令这种发挥空间相当小。
          胡恩威、林奕华近年来的戏剧创作也出现了主动向主流靠拢的趋势。最明显的特点就是相继启用陈慧琳、许志安、吴彦祖、梁咏琪等明星出演话剧,虽然演技在电影中都嫌稚嫩的香港新一辈明星,是否能够完成戏剧导演的表达意图多少令人质疑。

          林奕华们采取这种在利用中谋求反抗的策略,不期然自己变成了他们所批判的对象的一部分。而随着近两年更多的明星出现在香港艺术节上,艺术家与流行文化的关系愈发暧昧。

            :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雕塑家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雕塑家网]的价值判断。
        推荐艺术家/
        艺术商城/
      Processed in 0.064(s)   7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