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视态之问——青年艺术家的视野与在地经验

      作者:汲平2017-06-03 00:23:46 来源:中国雕塑家网

          (1/8)视态之问——青年艺术家的视野与在地经验

          (2/8)黑一烊,《我就喜欢花花世界——彩虹(大)》, 纸质全球货币拼贴, 2016

          (3/8)厉槟源 ,《绿灯》,行为记录 单频录像,2013

          (4/8)刘诗园,《迷失出口》截图2,单频视频,2013-2015

          (5/8)石至莹,《海No.4》,150cm×500cm,布面油画,2014

          (6/8)许宏翔,《木莲冲》(局部), 尺寸可变,综合材料 2017

          (7/8) 杨牧石,《粘连》(局部) ,建筑废料,黑色喷漆,277个球,尺寸不等

          (8/8)宗宁,《飞来凤》,90cm×120cm,摄影,2010

          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展览名称:视态之问——青年艺术家的视野与在地经验
          展览时间:2017/06/06~2017/07/25
          展览地点:[广东]-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二沙岛烟雨路38号-(广东美术馆)
          主办单位:广东美术馆
          参展艺术家:石至莹、厉槟源、刘诗园、许宏翔、杨牧石、宗 宁、黑一烊、王洋

        策展人:王绍强 刘钢

        讲座嘉宾:冯博一冯原

        特邀评论:郦亭亭

        展览统筹:邵珊

        项目负责:黄海蓉 熊莺

        平面设计:卢珊 鲁彦

        空间设计:王青

        新闻推广:梁洁

        公共教育:刘端玲

        展览日期:2017年6月6日—7月25日

        地点:广东美术馆第5、6、7、8、9号厅

        中国青年艺术家在当今多元的文化环境中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的表达方式,他们的创作面貌茂盛而繁杂。每位艺术家看似毫无关联甚至有些无厘头的创作之间却有着严谨的内在逻辑。本次展览遴选了具有代表性的、已在国内外上各种重要展览中崭露头角的青年艺术家,他们分别是:刘诗园、许宏翔、石至莹、杨牧石、宗 宁、历槟源、黑一烊。通过给予每位艺术家最充分的展示,来回溯他们的个人历史,呈现他们的创作环境与思维方式,梳理出他们的创作脉络与隐含逻辑。本次展览拒绝切片式的不完整呈现,观察者可以经由每个个案一窥青年艺术家创作背后的深层动机。

        刘诗园的创作在各种媒介间游刃有余。海外留学经历使其作品有着国际化的视觉面貌,但她却没有在对异域文化的猎奇性观察中浅尝辄止,而是深入其中制造出充满思考的主观现实。她的创作所关注的内核是当下文化内涵与外延。这种探讨既直接指向图像背后的观念,又意在挑破文化生产与传播的困境。

        同样针对读图时代的关键问题,许宏翔则选择了油画作为其研究方式。他的创作基于以下三个面向展开:一、读图时代的实验——基于对于现成图像的反抗。这是他的早期作品,主要是将日常图像打印下来进行篡改;二、与我有关的一切——绘画对现实的介入。许宏翔用绘画的形式描绘他儿时的朋友以及关于家乡的一切;三、王医生的故事——与女儿的沟通方式。艺术家将自己用来哄骗女儿的故事作为绘画主题,这是为本次展览创作的新作。

        石至莹的创作基于对事物存在方式的认知之上。通过语言编码的生成和组合,无形的信息转换成为一个感性的具体物质形态,经验被转换成为其作品。其创作的微观宇宙即是由视觉经验出发,提取出广义的文化方面的要素,在最后达成一种对自我与世界关系的思辨。

        杨牧石通过纯物质生产来质疑他所处时代所面临的问题。“工业化的无效生产”是他定义自己作品的方式,也是他亲自在工厂中监督并制作作品的工作模式。艺术家和产业工人之间的界限被刻意模糊,工业原料的物质属性也被遮蔽。作品最终的极简状态诘问着生产所带来的价值。

        宗宁的作品涵盖摄影、壁画、行为、相声(与无人生还小组共同创作)等形式。其创作乍看之下充满阴翳之神秘,仿佛是异教神话的情景,但其所创造出的那种气氛场域则更像他所生活的那个现实,更接近于扭曲的现实逻辑。通过创作,他对现实进行着有力的凝视与放肆的反击。

        厉槟源围绕生活环境和其中的偶发事件来进行素材整理和即兴创作。他对自我、身体以及其行为方式进行主动提炼和书写,那些行动看似无厘头,却是将所谓常识作为了一种控制工具加以质疑,并邀请观者重新思考所谓正当或曰合法的边界。

        黑一烊的创作跨越商业、艺术、消费主义以及大众传播之间的界线,颠覆传统的艺术观念,探讨钱与人、物质与人性、财富与社会现象、国家力量与政治对话间的种种关系,最终呈现为艺术家对当代社会和文化的分析。

        本次展览是国内首次在公立美术馆内实现对青年艺术家个案的比较研究。策展切入点既不忽略艺术家个体的特殊性,也不过于强调策展人立场却弱化了艺术家的价值取舍。艺术家被置于展览关注的最中心,不同的个案之间亦产生着互文,它们将共同勾连出当代整体的创作面貌。策展人则退隐在其后。这并不意味着弱化策展,而是将策展工作的中心放在对艺术家的创作视野与在地经验的梳理、讨论之上。我们通过此种工作去重赋“当代”之意义,“当代性”意味着与时代同行,完整、及时、有效地、学术性地呈现青年艺术家们的创作面向,这亦与公立美术馆的职责和功能相契合。


            :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雕塑家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雕塑家网]的价值判断。
        推荐艺术家/
        艺术商城/
      Processed in 0.074(s)   1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