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郝世明个展

      作者:汲平2013-04-26 09:04:14 来源:中国雕塑家网

          (1/6)展览海报

          (2/6)岁寒三友

          (3/6)马

          (4/6)化

          (5/6)大鸟

          (6/6)椅子

          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展览名称:“化”郝世明个展
          展览时间:2013/04/26~2013/06/26
          展览地点:[湖北]- 美术文献艺术中心新空间-()
          主办单位:
          参展艺术家:郝世明

        对传统的借鉴与关注,与时代风潮相符,是国内当代艺术近几年的一种倾向。客观来说,这是中国文化传统断裂许久后渴望重启的心理需求,也体现了文化自信的增长,在积极的意义上促使我们重新审视忽略已久的传统,寻找自我。但我们也无法忽视那些被文化政治策略与艺术市场资本挟持的、失去真实性的、标题党式的“传统热”。早年纠缠艺术界的“传统艺术当代性转换”话题的深入,似乎在急着赶乘“传统”快车与过早地“煮酒论英雄”的风潮中,被暂时搁置了,即便许多艺术家作品已经出现了有意思的、值得探讨的艺术实践。


        我们已认识到在“传统艺术当代性转换”的讨论中,类似消亡论、正源论等观点都是忽视了艺术自身规律及其所在的环境背景的观念先行。有意思的是,无论理论如何,近几年在许多艺术家的作品实践中,传统与当代已经碰撞出了令人耳目一新的、贴合的、没有生拼硬凑之感的形式语言。当艺术家对传统艺术媒材、形式的运用,不再背负文化复兴救亡的使命或是国际文化身份的标示,而更多地成为多元文化中的一种文化资源,成为艺术家从个体的审美经验、情感关怀、艺术形式、媒材实验等角度出发而做出的自然选择时,传统艺术当代性转换才进入了不那么拧巴和矫情的时代。这也许要归功于对待面对传统和当代,西方与东方时的一种更为平和、包容的心态,破立不再绝对,解构与建构并行之中,互相转化。这种心态似乎在更具多元背景的年轻一代的艺术家的创作中体现得更多一点。


        作为70后的艺术家,郝世明的近作或可归于这一实践方向。郝世明说他就读的天津美院中国画系以扎实的传统笔墨训练著称,而他工作的湖北武汉则有当代艺术先锋变革的历史,这两种背景交织影响了他的创作,也造就了作品中传统与当代的碰撞。他用纵横交错的线条,乱草般飞舞的笔触,在作品中描绘了一些既熟悉又陌生的传统文化中的形象,如花鸟、马兽、古代座椅等,这些形象仿佛在暗示,传统文化的精神信仰与人文关怀,已在漫长的历史里不断消解,慢慢失去鲜活的血肉,化为枯草尘埃,随风吹散,但却又似乎仍在坚持原有的形式与风骨。正如郝世明在《自述》中所说:“文化也是有生命的,也有着生命一样消解与重构的变化过程,传统精神之于今日之现实,也在不断架构出新的内涵,以不屈的生命力昭示着人性中不易消蚀的一面……时代的现实不只是一种现象,而应该是其所昭示的人的生存状态,是灵魂深处的那一丝隐痛,和由此而生的深层关怀。”我们在郝世明的近作中看到了他的这种思考和关怀——在让人感受到历史消亡、传统逝去,英雄末路、苦苦坚守的悲怆感的同时,也让人体悟到这种坚守背后一息尚存的品格与精神。郝世明找到了一种较为真实贴切,也具有独特性的艺术语言,传达出他作为个体存在对传统人文精神价值消解与转化以及对时空、历史中的生命变化的复杂感受和思考,也暗示了这个时代传统文化以及人的精神生存状态的处境与机遇。作为年轻艺术家,郝世明的创作还在继续探索和发展中,希望这是一个好的开始。

            :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雕塑家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雕塑家网]的价值判断。
        推荐艺术家/
        艺术商城/
      Processed in 0.133(s)   15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