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丰子恺家的故事会

      作者:汲平2012-06-08 15:16:06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好母亲讲好故事  
          丰子恺先生是艺术家也是教育家,尤其重视儿童教育。丰先生家中就有许多孩子。抗战前丰先生已有4个女儿两个儿子,加上侄子侄女和邻家孩子,先生的缘缘堂常常是儿童满堂。

          丰先生很重视对子女的家庭教学。孩子初闻世事,就不忘施于各种教育。先生的家教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其中家庭故事会很受欢迎,小孩都喜欢听爸爸讲故事。

          丰先生常常把一些古文、古诗词,中外历史、文化名人轶事通过故事形式讲授给孩子们听。寓教于乐,孩子们都听得兴味十足。

          抗战以后,虽在逃难途中,丰子恺仍不忘用讲故事的形式来进行家庭教学。1940年2月,当全家迁至贵州遵义,生活稍一安定后,丰先生就着手给子女们补课。这时,除了1938年10月出生的新枚尚幼小外,其余6个子女均已是10至20岁的学龄青少年。由于战乱,正规的课堂教学中断已久,丰先生认为损失的学业必须补上,便请来同在逃难迁移中的浙大学生,为孩子们补习数理、化学;国文和英语由丰先生亲自教授。同时还恢复了家庭故事会形式。

          丰一吟回忆:“在罗庄时,爸爸每周六晚上召集我们6个孩子开一次家庭学习会。为让学习会具有家庭聚会的欢乐气氛,爸爸还特别准备了糕点、果品。起初每次买5元,他便定名此会为‘和谐会’。用石门话来说,‘和谐’二字的发音与‘五元’近似。后来物价涨了,爸爸就买10元,并把这学习会改名为‘慈贤会’。‘慈贤’二字在石门话里读音与‘十元’近似。”

          孩子们一边吃,一边听父亲讲故事,真是开心极了。但讲完后,丰子恺要求每人凭记忆把故事写下来,交父亲修改。这其实是丰先生教孩子们写作的方法之一。丰一吟觉得,这种办法不仅能锻炼记忆,还能培养孩子们的文字表达能力。

          丰子恺讲述的那些娓娓动听的故事,最初是为自家孩子编撰的,但都给孩子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如《明心国》、《大人国》、《博士见鬼》、《伍元的话》、《斗火车龙头》等等。1947年,丰先生寓居杭州时,就把以前所讲的故事加以整理,写了出来,并配了插图,在当时的《儿童时代》杂志上陆续发表。近40年后,1986年7月,香港山边社请丰先生的二女儿丰宛音重新收集整理这些故事,结集出版了《丰子恺故事集》,分上下卷,共收故事19篇。

        分享到:
        责任编辑:杨小薇
            :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雕塑家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雕塑家网]的价值判断。
        推荐艺术家/
        艺术商城/
      Processed in 0.065(s)   8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