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是用来诠释生活,理解生活,还是改造生活?
上海当代艺术馆日前结束的一场“生活演习”——2012建筑空间艺术展给出的答案是“皆可”。用杂志、燕尾夹、钢丝可以“制造”具有后现代感十足的书房,用方钢管、硅胶管和尼龙却可以打造一个让孩子们尽情蹦跶,同时大人们尽情休息的两用大床,甚至用遍布小灯珠的细灯管营造的“沐浴空间”让人有穿越未来之感。
展览中,艺术家们用非凡的灵思与洞察力,对现代人的臃肿生活给出了自身严肃的思考。
本报记者 丁烨
书房,还是书做的房?
上万杂志“搭”成建筑引思考
光线从由杂志搭建起的建筑“空洞”中一一穿出,照在艺术馆二层光洁的地板上,透出柔和的光晕。许多观众被这座巨大的,由成千上万本杂志搭建而成的书房所震撼,端坐在其中的木制桌椅边,拿起了手中的相机。从“建筑”顶端往下,还悬挂着两台MP4,循环播放着“建筑”从搭建到拆除的整个过程……
事实上,这座书房本身也让人充满疑惑。名叫“大舍”的该“软体建筑”由无数本铜版纸杂志以同样的造型搭建而出,其外立面的整齐划一让人顿生“书房”的印象,然而建筑之中却无书一本,空有两套桌椅。此番构想,来自艺术家对现代人对“书”态度的灵感。设计团队认为,尽管每本书都打开着,但这只是为了“搭建”书房,而不是供人阅读,这与当下大多数真正的“书房”类似——其中的书已沦为一种装饰,这让我们重新思考今天“书”、“书房”与“生活”之间的关系。
平等的居住空间
注解着人类城市居住理念
尚未感受完“书房”的深刻,记者又发现了另一处洞天。这是一个充满设计感的巨大立方体,其中安放着8个小单元,以6(单人居住)+2(双人居住)+1(卫浴空间)形式构成。在这个立方体中,每个居住空间都是平等的,不存在“主卧次卧”之分,保留了人们居住的最底线,对日渐饱和的城市中高密度居住空间的可能性进行了思考。
一位前来参展的游客吕先生告诉记者,这个立方体让他想到了那个人人皆知的名词:“群租”,但是却丝毫没有它所带来的压迫与混乱感,“我认为这个建筑思考的是一种人与人间平等的关系。当人口密度一再饱和,所有人必须开始寻求一种建立在平等有序上的高密度生存方式,这件艺术品是一种尝试。”
在展览现场,水斗、灶台,甚至任何平面皆可“流动”的厨房;人可站立其上体验摇晃的不稳定性的儿童“摇摇屋”;或者犹如星星世界的“沐浴空间”都被艺术家以奇思妙想抽象成一个个特立独行的空间,让参观者迎接一个接一个的谜团与震撼。
主办方
并非样板房,只愿引发人们思考
据记者了解,本次展览以日常空间为线索,把当代艺术馆抽象化为10个主题空间,包括客厅、餐厅、厨房、书房、卧室等等,并突破了固有概念上的美术馆空间,让观众可以参与其中。无论是可供孩子直接上去“蹦跶”的跳跳床,还是人可走入其中接受“星空梦幻”体验的“浴室”,都是敞开式的空间,加深了观众与艺术家、艺术品之间的理解。
“这个展览其实是一个全新的概念:‘生活艺术展’,这是我们基于之前看建筑展的经验所策划的。传统的建筑展对观众而言很陌生,无法贴近,观众只能看模型、看草图,但不明白,展览不有趣,与生活无关,无法产生共鸣。”本次展览的策展人之一王慰慰表示,“生活艺术展”希望带给普通观众更“贴近”、更直观的感受。本次展览只是一个尝试,一个开始,“我们会从生活出发,每2年会推一次类似的生活艺术展,将其做成一个系列。”
王慰慰说,本次展览力图避免做成“样板房”,尽管确实会有观众吸收其中的一些灵感加入到实际的家具装修之中,但艺术家们的初衷仍然在于“启发生活态度”,“现代人很容易产生惯性思维,比如人们一想到情侣热恋时就会想到看电影吃饭,但其实还可以做更有趣更好玩的事。我们不灌输功利的实用主义,反而想表达的是,生活可以是另外一种样子。”
据介绍,在未来的“生活艺术展”中,生活中司空见惯的时尚、声音、光影甚至美食都将成为艺术家灵感的源泉,成为普通观众走进美术馆、走近艺术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