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科技日报》报道,福建省农科院19日宣布,该院团队从秦始皇兵马俑1号坑土壤分离的FJAT-13831T菌株,是世界上首次发现的一种地球微生物——芽孢杆菌属的新种,被命名为兵马俑芽孢杆菌,这将为人类开发利用芽孢杆菌提供新途径。日前,这一发现已发表在国际权威的《列文虎克微生物学杂志》最新一期网络版。
福建省农科院团队在世界上首次开展秦始皇兵马俑坑内土壤的芽孢杆菌资源研粳分离到10株芽孢杆菌,经过分析,确定FJAT-13831T菌株是芽孢杆菌属的新种。专家认为,研究秦始皇兵马俑坑土中的芽孢杆菌系统发育多样性,分析新种的功能,将为其开发利用开辟全新图景。据介绍,福建省农科院目前拥有全国最大的芽孢杆菌资源库,研制的防治青枯病植物疫苗居国际领先地位。
秦始皇陵博物馆相关工作人员昨晚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对福建研究团队从秦始皇兵马俑1号坑土壤分离出微生物,该馆考古工作和文物保护人员并不清楚。
本组稿件由本报记者 郭晓蓉 周艳涛 采写
是不是芽孢杆菌受到刺激变异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宣布,兵马俑芽孢杆菌是芽孢杆菌属的新种。大家对这个新种的兵马俑芽孢杆菌怎么看生物学硕士岳奇峰有个大胆的猜想。他说被发现的新种细菌,要么是一种古老细菌,要么就是此前已发现的芽孢杆菌在极端环境里受到刺激而产生的变异。
例如细菌遇到药物刺激会渐渐产生抗药性,这种为了生存下去而产生的变异就属于在极端环境里受刺激而变异。
“而长时间封存在土壤里的兵马俑芽孢杆菌受到极端环境刺激的可能性不大,因此,也许兵马俑芽孢杆菌是一种古老细菌。如果真是这样,那它可能是其他芽孢杆菌的‘祖先’。不过这些都需要进一步研究才能下结论。”岳奇峰说。如果真是这样,那么兵马俑芽孢杆菌是不是也算秦朝“出土文物”
但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黄丽丽看来,因为细菌并不长寿,几个小时就会繁衍一代,上一代就会死亡,在温度高的环境里,寿命更短,所以,想要寿命跨越两千多年显然不可能。因此应该不是持续存活的细菌。至于兵马俑芽孢杆菌与别的芽孢杆菌在起源和进化上是否有关系,这都需要研究结果来认定。
用途:有的可杀害虫有的用于医学
从个头上看,芽孢杆菌体积比一般细菌分子大4倍。不光个头大,它更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不论是高温、低温,还是高盐、酸性或碱性环境,它都能适应。此外它还“多子多孙”,例如一般4小时内,标准细菌只能增殖6倍,而同样的时间芽孢杆菌可以增殖10万倍了。
芽孢杆菌是人类重要的微生物资源,应用于食品、农业、工业、医学、冶金、环保、军事等领域。它就在我们身边,大家都可能曾和它亲密接触。
“例如苏云金芽孢杆菌,就可以用于植物保护,杀灭害虫。”研究生物医学北京学者张田勘说。此外,枯草芽孢杆菌还可用于畜牧水产饲料添加剂、用于水环境净化。而地衣芽孢杆菌已经在医学应用于临床,治疗细菌或真菌引起的急、慢性肠炎、腹泻等。
而兵马俑芽孢杆菌是否能为我们所用,给农业生产或人类生活带来好处,这都需要进一步研粳至今还是个谜。
什么是芽孢杆菌
芽孢杆菌是一类能产生芽孢的细菌,有较强的抗逆性,广泛分布在南极、火山、沙漠等极端环境,其活菌制剂具有强大生命力,广泛应用于食品、医学、冶金等领域,其中农业活菌制剂有生物农药、生物肥料、益生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