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艺状态(作者:许为艺 )

      作者:汲平2009-11-02 11:20:10 来源:中国雕塑家网

        为艺状态

        光荫荏苒,弹指间余习艺迄今已卅载。最初信笔涂鸦所构筑的画家梦,随着岁月穿梭变得愈来愈清晰,逐渐叩开艺术圣殿之门,不知深浅地踏将进来。

        与众不同的我,衔世时便没有右臂,两岁时右足又因疾致残。自晓事起,无论从事巨细,世人多以为神奇,而余却自认为平常,权当这是天降大任所赐予的磨练……。

        五岁入黉时,家严赐名为艺,表字逸文,寓研一技以傍身,事从闲逸之业之意,双亲期许,自牢铭心田。学艺之初游学粤琼之间,先后进修于海南文联及广州美院师范系。自八十年代始,画作逐年进步,参展获奖及发表于报刊与日俱增,一九八五年受聘创办并执教于研璞轩美术学校,在海南取得佳绩并获当年“海南自学成才十大青年”殊荣。投考美术院校并经拼搏取得了优异高考成绩,多年夙愿即将实现,却因世俗丑陋惨遭拒于广州美院门外。幸蒙海南大学力争录取,得如愿就读于艺术科班。多年来笔耕不辍,画艺也渐随认识而提高。遍迹海南山山水水、穷乡僻壤,对宝岛风物、人文精神、自然生态变迁多有涉猎,日积月累,初步形成了艺术取向的倾斜。对海南的原生物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物象也由眼界的提速而见诸于笔端。原始簃居的黎苗族同胞与山水雨林和谐的自然璞拙状态、氤氲繁茂的热带特色不断采撷入余画幅。地域表现手法的匮乏与丰腴的传统文化艺术在余胸襟“碰撞”,余如履薄冰、彷徨徘徊,毕竟仅以表像记忆是远远不够的。李可染先生曾说过:“艺术决不是某一事物的图解和说明,它是艺术家在深入生活中得到了深刻的认识和强烈感受。”相当一段时间内,余在自然美和艺术美的取舍之间迷惘。虽取法于造化,然没有中得心源,在主观、意象、心象总是不得其宗,游离其间,求索求悟而每每不遇。

        为解困惑和迷茫,并希望由此能结合北派的粗犷和南派的清癯。余乙酉年负笈北上,研修于北京画院王文芳先生门下。在恩师意境美、形式美、笔墨美“山水三美”的山水画精神指引下,逐步领悟久寻不达的要领。恩师在“我的山水画宣言”中写道:“开拓新的意境,不断深化精神内涵,注重构图的奇 特和多变,充分发挥形式美感的力量,刻苦进行笔墨的锤炼,创造新技巧。”这正是余企盼多年的指路明灯。“澄怀悟道”,余深入领会恩师王文芳先生的艺术创造之内在精神,在群英荟萃的北京画院浓浓的学术氛围中,有幸得到一批当今画坛精英、导师们全方位、多元化的教诲。四往十渡、六赴保定,与同窗好友一道多次深入太行山脉,感受山水雄魄,感受春夏秋冬四季交替的北方风情。东临泰岳,西涉壶口,到塞北张家口寻余从艺第一幅获奖作品“詹天佑与京张铁路”的真实感受。在好友的相伴下,遨游张北坝上草原,还有意识地触摸了长城的多个雄关遗迹,深刻品尝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和由此传承的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沿着京西古道,“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的潭柘、戒台等古寺遗风,川底下等明清古村余韵一个个摄入于心。泰山、狼牙山、白石山、十瀑峡等都一一在余脚下,此时的我,想起当年投考广州美院时遭拒的理由是:“不能爬山”,不禁喷饭,恺瞰苍穹,岂不快哉!

        尽管山海关昨日曾使我激动不已,但远不如拿起插箭岭长城残垣上的墙砖那样令我神伤。北京画院的研修很快完成,然而古都风韵的记忆已然深刻,余亲历“齐白石纪念馆”的开馆及北京画院多个高层次画展,近距离与大师巨匠们的作品对话。中国美术馆的一场场大型的画展及开幕盛况,与从艺以来只能在艺术传媒上见到的许多画坛前辈零距离接触,并得到当中许多前辈的亲自指点。齐白石、吴昌硕、任伯年、黄宾虹画展及周韶华、许麟庐、张步、杨延文等大型个展以及来自俄罗斯绘画三百年珍品展等等无不对今天及今后的我产生极大的影响。可以说,这是余的艺术生命最重要的一次成功的问道之旅。

        带着恩师的嘱咐和在京所得所思所悟以及师长好友的温暖记忆,余返回琼州,开始将南北山水精神进行梳理整合。在数月的闭关苦修之中,深刻解读和钻研水墨精神与热带风物山水意象之联系,对宝岛雨林神韵及田园风情进行主观上的全新理念革新,同时随着笔墨的不断提炼,画面逐步轻松而似脱下一层刻板之壳。重新理解解衣盘礡的境界含义,有时竟也能在演义自身构思时达且歌且泣之颠狂状态……。在一系列的新构陆继投入创作之时,一九九二年的西沙之旅,始终在余心中回味,十几年来,一直掂想创作这一场景,但总因事羁绊,更因艺悟未达而没有进行,在北京画院时,也写画过几幅“梦回西沙”,寄托遥思乡梦,如今在渐修顿悟的状态下,开始创作西沙记忆,此画从一开始的六尺整张,到六尺三张,最后连接到五张六尺宣纸,将现阶段的构思构现其间,用近似自创的礁石皴法显演岁月留痕和坚实稳耸,根据画面的篇幅,设定为通幅分段的构图方式。改变常见的白浪涛天,惊涛拍岸的境象,采用海阔天青来展示晨曦时分的心旷神怡,海平线虚实相间,表达西沙石岛盘礁上那极目天外、远眺无边的意境。将旭日东升刻画在霞光熠彩之间,突现画面主题。彩霞的处理有意拉开动势使画面形式美感加强,用观察所悟点染出朝阳喷薄时周围笼罩着的蔚蓝天际,拱托冷暖变化的自然,西沙的海是极至清澈湛蓝的,余在此有意凸显粼粼荡漾的日出海面效果,使画面调子统一协调。以深沈笔墨刻划礁石,写出结构和动势,突出主体正形平面构思的盘礁。以周边礁石来衬托,用长短线、用点面、用疏密来进行物象秀迭,将画面基本形铺展出均匀的一定面积的肌理效果。为使画面更鲜活,在右下方点缀数丛西沙特有灌木及海面上飞翔的海鸥,长达四米八的构图上,创造出有变化有统一、有对比有和谐、有节奏有比例、有对称有均衡、有动感有静止的视觉效果。

        完成了“西沙晨曦”等一系列近作,余仿佛又跨上一个新的台阶,创作心态和手法也较前丰富许多。因之余想到从艺者之状态决定其对生活的侵略程度,就提高作品格调而言,抽丝剥茧的状态也尤为重要。正如一个运动员,如没有状态,其结果是可以想见的。所以陆俨少先生在“山水画刍议”一书中提到“首先画的人也要神完气足,”“脑子清醒,思路开通,对纸凝思,有得于心,于是全神贯注,目无旁鹜,解衣盘礴,旁若无人,全部思想,进入画里,”余思考这便是状态之一罢。“偶然欲书”的激情需要有所创新的构想,因此余继续着漫漫探索,并期待能有新的突破。“艺无止境”、“戒骄戒躁”,余虽自撰剖析艺术状态及自身心路历程,然更深知重要的是为艺者全面的学识修炼。艺道岧峣,余当不畏崎岖,洋洋洒洒攀沿之!此是从艺者应具之状态,亦为余执着之追求目标。


        许为艺
        丁亥炎序于榕塘精舍西窗下

            :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雕塑家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雕塑家网]的价值判断。
        推荐艺术家/ARTIST
        艺术商城/TRANSACTION
      Processed in 0.056(s)   8 queries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