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造<深圳人的一天>--从“马屁”城雕到真正的公共艺术

      作者:汲平2009-12-18 16:41:55 来源:中国雕塑家网

        王南溟


        坐落在深圳的群雕<城雕深圳人的一天>落成的年份是2000年,那是借深圳建设20年而献给深圳政府的一个礼物,这个群雕号称是记录深圳人和他们的日常生活,结果是找了18个模特儿做了真人翻模,就这样将18个活人做成了不痛不痒的死人。然后他们加在<深圳人的一天>上的评语----“民间的深圳”,“让社区居民告诉我们做什么”,反映了公共生活。这个一样,这个城雕就变成了公共艺术的典范,而且将它吹成了公共艺术的当代课题,或者用孙振华(还有鲁虹)的话来说叫做艺术的社会学转向。但是所谓的<深圳人的一天>就是打着社会学转向的幌子,暗地里搞的是艺术向马屁学转向。
        <深圳人的一天>群雕还有一个1号墙<数字的深圳>,墙在记录了1999年11月29日发生的事,这个数字墙开头的一段话表达了这个墙的宗旨:
        1999年11月29日,是深圳人的一天。从建市到现在,7300多个平常的和不平常的日子为今天的深圳积累了各种各样的数字。数字的深圳或许没有为我们每个人留意,这里所记录的数字也只是我们在一天里所匆匆忙忙采集的。但是无论如何,从一天看整体。它们毕竟千丝万缕,编织着我们城市生活的现实,牵引我们走向遥远未来。
        深圳人口数量的变化构成了这个城市历史的基本框架。一个人只要对深圳的成长稍稍关心,首先都会有这样的好奇:这个城市到底有多少人?他们是怎样繁衍,并向前迈进的。
        然后这堵墙上的一长串的数字都是像在“忆苦思甜”,记载了<深圳人的一天>的幸福。与这个数字配合的还有当天的深圳新闻、国内新闻、国际新闻和深圳股市信息、外汇兑换价格表、甲A风云录、甲A战报,还有什么电视节目表、深圳气象台公报深圳农产品批发市场蔬菜成交价格行情日报表等。另外一堵为墙为2号墙,内容为深圳大记事,这两堵墙用报喜不报忧的惯例制造传播领域的深圳和深圳人的生活。
        我们对<深圳人的一天>的改造就从这两堵墙开始,既然是<深圳人的一天>,那么我们就要去记载那一天在民间发生了什么事,或者看看什么样的民间立场和民间声音是值得注意的,这就是改造<深圳人的一天>的出发点。
        就眼前的深圳的民间声音而言,“三年不买房”活动的发起人,深圳市民邹韬,应该要成为<深圳人的一天>的新的模特儿。而且下面的一段记载应该刻在<深圳人的一天>的两堵墙上,内容是:
        邹韬在网络上发起了“不买房行动”后,迅速以网络速度从深圳波及全国,激起了千层浪。2006年5月11日,邹韬按照既定的想法亲上北京,欲向总理递交呼吁信,遭深圳警方10个小时的扣留,虽然赶上了香港媒体专题节目的录制,但随后便开始遭到全面封杀。知情者透露:邹韬已被“内控”,他在深圳公司也不能再继续经营。根据一项今年年初15000人参与的调查结果显示,其中有91.1%的人购房用了按揭,而其中有31.75%的人,月供占到了其收入的50%以上,这些城市一族也因此获得了一个辛酸的称号:“房奴”。而中国从上到下的政府虽叫喊了几年的宏观调控房地产行业的各种各样的口号,却无法阻挡大陆各大城市房价的节节攀高。据深圳市一季度房地产市场的统计报告显示,今年第一季度,深圳关内房价首次冲破万元大关。商品住宅价格平均为10313.89元/平方米,同比上涨35.46%,惊人的涨幅以及积压的各种问题,终于以引发了一场来自深圳却波及全国的“不买房”草根运动。4月26日,深圳市民邹韬通过网络发表了《深圳市民邹韬关于发起“不买房致全体市民的公开信》,信中他大声的疾呼:“为了不做房奴,为了一辈子不要再背负沉重的债务,更为了我们的下一代,请大家和我一起行动起来——深圳楼价一日不降到市民可以接受的程度,我们就坚决不买房;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在近三年之内不要买房,您要做的,只需要持币观望,等待就可以。”一时,如同干柴遇到烈火,这封公开信立即在深圳便激起了强烈的反响,并迅速以网络速度冲出了深圳波及全国。十几天之内,全国各地网络纷纷签名参与支持,北京、天津等地纷纷成立“不买房联盟”、百万经租房主也发表声明响应支持。
        据一项官方的调查显示,邹韬倡议的“三年不买房行动”获得79.1%的支持率。这一既不涉及政治、又能吸引读者的来自民间的草根运动,更是成为国内各大媒体争相报道跟踪的焦点,以至深圳官方不得不迅速做出反应:5月9日,派出深圳国土与房产管理局官员和邹韬进行了对话,听取邹韬代表深圳市民表达的8条意见。随后,邹韬按照既定计划,5月11日亲自飞北京,欲向温家宝总理递交报告《请总理救救"房奴":房价真高,"房奴"真苦,房地产市场真危险》。同时,邹韬作为一个迅速“窜红”的民间代表,走上了香港的关于“三年不买房”的论辩话题节日而随后的情况却直线逆转,刚刚云涌25天的不买房运动包括邹韬个人的命运都发生了转变。
        邹韬遭内控,深圳公司将不保。中国著名律师高智晟在5月18日的文章中写道:“他自己正被各种看的见及看不见的危险所包围……”从4月27到5月9日,邹韬一直高调的出现在深圳春交会等公开场合,走访商家、买家、发放名片,宣传“不买房运动”。5月11日,17:10分,在深圳飞机场,正要登机前往北京递交公开信的邹韬,机票和身份证被没收,一直到次日凌晨的3点多钟,邹韬被整整扣留了十个小时。在邹韬最后的博克上面这样写道当时的情景:“当我在机场安检处看到“邹韬”这个名字被“锁死”进入“黑名单”的那一刻,我的心彻底绝望,那一刻,我开始怀疑自己这些年来所做的一切,我开始怀疑我接受的所有教育。”“每一秒钟都在刺痛我的心,这一段黑暗,仿佛如一场噩梦。我不得不承认,在目前这个人治的社会里,我们绝大部分人,只能苟且地活着,像狗一样的活着。也许北京之行以后,回到深圳将是我再一次噩梦的开始;也许,这座号称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已将无我的容身之处----一切我都必须坦然面对,我无怨无悔。”字里行间仍可以读到此时的邹韬已预感到危险而内心绝望的呼喊:“记得有一个学者曾发出了‘谁叫你不幸生在了中国’的言论,我想,哀莫大于心死。社会的进步需要千千万万有良知和血性的公民一起来推动。我时刻告诉自己,位卑未敢忘忧国,即使心死,血仍未泠,良知尚存!”5月17日深夜,邹韬在与记者的电子信件中表示:“我现在已经被全面封杀,所有的报纸、电视、网络不能出现我的名字和照片。下一步会怎么样,还是未知。不过可能不能再在深圳呆下去了,在深圳的公司可能也无法再开下去了。一些别有用心的人要千方百计把我反映的民生问题往政治上扯,真是险恶啊。我的手机:13902957568。一般情况是开的,如果打不通了,说明已经消失了。这只是我作为公民的个人行为,无论怎样,我无怨无悔。谢谢大家的关心!”当天深夜,记者拨打邹韬的电话便处于无人接听下来,接下来的5天的时间,无论是电子信件还是电话都得不到邹韬的答复。23日下午5时,记者准备发布邹韬失踪消息时,却意外地拨通了邹韬的电话,电话里的声音和他在电视台参与论辩节目时的锋芒大相迳庭。
        记者:邹韬你现在怎么样?5天来你都在那里?你没事吧?
        邹韬:“我什么都不能说,您能理解吧?谢谢。”
        记者:“你现在在哪里?是北京么?”
        邹韬:“对不起,我什么都不能说,你明白吧?”
        记者:“邹韬,你到底发生了什么?是不是你遭遇什么了”
        邹韬:……
        记者:“你的父母知道你发生了什么么?”
        邹韬:“不知道。他们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他们什么都不知道……”
        记者:“那你未来的生活怎么办?”
        邹韬沉默了许久,长叹了一口气:“天下之大总有我安身的地方吧,反正我的一切都是一个爱国公民的合法行为。”
        之后,记者的电话被掐断。一个小时后,邹韬给所有网友发出下面这封信:各位关心“不买房行动”的朋友:感谢大家的支持。我已离开北京。我努力地做一个尽责的现代公民,帮助政府解决问题,遗憾的是目前已被全面封杀。我的最后一个博客已被封。附件是关于不买房行动的阶段总结公开信。再次感谢大家的关注与支持。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消息人士说:邹韬已是“内控对像”,他的一切通讯工具均被监听,他的博克和相关的网站全部被封锁,而邹韬在深圳经营的公司也将无法继续。这位从湖南农村走出来的32岁的年轻人,尚未成家,刚刚在深圳拼出了自己的一份事业,有了一份稍稍安定的生活,就这样,在短短的25天之内,他的人生发生了一个极具戏剧性的变化,就是因为他倡议了一个得到大家响应的“三年不买房”活动,虽然,这个活动从一开就被媒体称作是一个唐吉坷德式的博弈,却被高智晟律师早已言中:“他无意识间点触到了在当今中国最具权势、且拥聚着漫无边际的邪恶能量的垄断集团--权商集团的敏感神经,邹韬焉有不危险之理。”
        原来的<深圳人的一天>是为了说“深圳人一天的平凡的日子,普通人的石头的历史,城市的故事”,那么邹韬就是一个“深圳人的故事”,我在<公共艺术与批评性艺术>和<“改革开放”现实主义艺术:鲁虹与孙振华的评论>中就<深圳人的一天>中所反映出来了“假、大、空”的革命现实主义创作倾向已经予以了批评,然后从邹韬的故事中,我们也可以看到用公共艺术来体现批评性艺术的可能性,至少对<深圳人的一天>的改造就是一个现存的例子,这个公共艺术可以场地不变,创作方法不变,主题不变,还是用他们的关键词,就是那种“民间的公共日常生活”和“让社区居民告诉我们做什么”为核心思想,就是要将这18雕塑模特儿全部搬到雕塑家自己的仓库中去,然后空出这个空间,让真正的“民间的公共生活”进入这个<深圳人的一天>的群雕中,有合适人选就做,没有合适人选就留着空地等待。那么从2006年开始,邹韬是第一个合适进入<深圳人的一天>城雕的模特儿,通过邹韬的真人真事,可以告诉深圳人,深圳的民权状况以及深圳公民对民权的维护的重要性,这才叫现代性社会的社会学转向,而不是乌托邦社会主义的政治,用人民来愚弄人民,就像我们现在看到的那个<深圳人的一天>,表面上是从为领导塑像到为平民百姓塑像,但这些百姓塑像却被用来说明领导的英明,所以百姓变成了赞美领导的道具,而抽空了百姓的主体性和独立的公民政治诉求,这就是乌托邦社会主义政治干预下的艺术诡计,而原来的<深圳人的一天>的策划又深谙这套诡计。

            :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雕塑家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雕塑家网]的价值判断。
        推荐艺术家/
        艺术商城/
      Processed in 0.061(s)   8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