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移花接木 ——读王长明的绘画和雕塑

      作者:彭锋2014-06-11 09:05:44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1/6)

          (2/6)

          (3/6)

          (4/6)

          (5/6)

          (6/6)

          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导读:王长明作品的重要标志,是太湖石,他的绘画和雕塑多以它为题材。王长明的太湖石雕塑,是由天然太湖石切割而成。与其说它是雕塑,不如说它是装置。

        王长明:1964生于无锡,1986年毕业于上海美术学院,现居于北京.无锡

        王长明以超级写实进入艺术界。他画的静物,逼真而充满诗意。不过,随着对艺术和社会的理解深入,王长明放弃了纯粹绘画,融入了观念,并且涉及现成品和多媒材的利用。但是,不管王长明在当代艺术的道路上走了多远,他始终没有离开滋养他的文化母土。由此,我们从王长明的作品中一方面可以看到当代社会的标记,另一方面可以看到传统文化的踪迹。王长明巧妙地将传统与当代嫁接起来,让它们形成对照、冲突与和解,并以此来诠释当代中国的文化景观。

        关于爱情...太湖石制品2013

        王长明作品的重要标志,是太湖石,他的绘画和雕塑多以它为题材。王长明的太湖石雕塑,是由天然太湖石切割而成。与其说它是雕塑,不如说它是装置。从这一点上来说,它与展望以太湖石为题材的雕塑不同。展望的雕塑是用不锈钢拓模太湖石而成,对太湖石做了材料上的转换。不锈钢是工业时代和消费时代的标志,用它来拓模被中国文人赋予诗情画意的太湖石,这里的传统与当代的关系也非常耐人寻味,材料转换也是雕塑的常用手法。但是,王长明的作品并没有采取材料转换的方式,而是直接借用了天然太湖石。从这种意义上来说,王长明的作品可以说是现成品装置。不过,与直接挪用现成品不同,王长明对太湖石进行了干预和转换。王长明不是用工业材料来转换太湖石,而是工业方式来转换太湖石。这种通过方式的转换,比通过材料的转换,形成的对照和反差似乎更加强烈。太湖石是天然形成的,它的审美特征是瘦漏透皱,以曲线为美。机械切割是现代工业手段,切割后的物品具有几何形状,以直线为胜。机械切割与天然太湖石刚好处于相对的两极,以此来强化自然与人为之间的对立,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2014新疆国际双年展作品-钻(100件)太湖石制品

        云上的生活1.太湖石制品,2012

        王长明将工业切割与天然太湖石对照起来,究竟有什么目的?他的作品是唱给自然的挽歌,还是献给工业的颂词?是对工业文明的声讨,还是对自然造化的赞叹?在王长明的作品中,我们看到的只是对照的事实,而看不到直接表态。这种不予表态的直接呈现,让王长明的作品给多元解读留下了余地。

        首先,自然与人工的对立,通常会形成悲剧性的结局。但是,我们在王长明的作品中,并没有看到期待的悲剧性结局。自然与人工经过激烈的冲突之后,达成了和解。太湖石并没有因为机械切割而变得丑陋,相反巧妙的剪裁,既彰显了太湖石的材质之美,又体现了机械切割的几何之美。王长明的作品,并不是在控诉工业文明的罪孽,而是像黑格尔那样,让冲突的双方扬弃各自的缺陷,而达到更高层次的真理。

        云上的生活2.太湖石制品,2012

        其次,王长明的作品之所以耐人寻味,原因在于它们触及瞭望与庇护的心理要求。20世纪的环境科学家们发现,人类喜欢居于能看见别人而自己又不被别人看见的位置,这种心理要求被总结为瞭望-庇护原理。充满曲折空洞的太湖石之所以被人喜欢,在于它们满足了庇护要求。王长明切割太湖石的行为,其实是人类的瞭望要求的体现。经过王长明切割的太湖石,既保留了原有的曲折晦暗,又增加了新的透明和敞开。于是,瞭望与庇护两种心理要求都可得到满足。

        云上的生活3.太湖石制品2012

        从上述两个方面来看,王长明的作品都希望在揭示矛盾的同时,探索进一步的和解,避免简单的对立,因此尽管王长明的作品中充满了对立,但总体看来仍然是美的。

           与雕塑或者装置一样,王长明的绘画也能很好地反应当代中国的急剧变迁。对于这种变迁,王长明并没有像绝大多数艺术家和人文学者那样忧心忡忡,他一如既往地没有急于表态,没有陷入简单化的二元对立,而是力图在画面上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发现它们和谐共处的方式。在“宋画系列”中,王长明将宋画中的某些部分画成霓虹灯的形式。作为当代社会的标志的霓虹灯,不仅是工业文明的产物,而且是消费文化的代表。将霓虹灯嵌入意境高远的宋画之中,无异于在和谐的旋律中植入了噪音。但是,把它们之间的关系理解为宋画进入了一个充满霓虹灯的社会。因为宋画的存在和映衬,原本和谐的当代社会变得焦躁而混乱;或者在霓虹灯的映照下,原本诗意盎然的宋画变得苍白无趣。总之,无论哪种解读,都有可能是批判性的。可以是对当代社会的批判,从而表现为文化怀旧主义;也可以是对传统文化的批判,从而表现为文化激进主义。这两种形式的批判,在当代艺术中都不少见。但是,批判并不是王长明的目的。相反,在将矛盾并置起来之后,王长明开始小心翼翼地在画面上寻找让它们和解的方式。

        在新近创作的“园林异彩”系列中,王长明不仅继续使用霓虹灯这个元素,而且加入了电视和电影投影,从而在宁静的园林中溅起了光的“涟漪”。从传统主义者的角度来看,投影的介入,无异于严重的光污染。从激进主义者的角度来看,园林因为不适合当代图像转向,而必将被抛进历史的故纸堆。在这里,王长明再一次扮演了调和大师的角色。为了让二者在画面上相安无事,王长明要解决不少绘画技术上的问题。

        从王长明的雕塑和绘画中可以看到,他像一个善于移花接木的大师,传统与当代的尖锐冲突,经过他的嫁接和栽培,居然能够形成和谐的艺术作品。从这种意义上可以说,王长明的作品在内容上非常当代,在形式上非常古典。正因为王长明有超强的移花接木的能力,它们才在作品中达成有机统一。王长明的艺术,可以说是中国当代社会的一个缩影。

        2013年5月15日于北京大学蔚秀园

            :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雕塑家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雕塑家网]的价值判断。
        推荐艺术家/ARTIST
        艺术商城/TRANSACTION
      Processed in 0.130(s)   8 queries
      update:
      memory 4.150(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