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章华雕塑的精神诉求:飞翔的青春

      作者:汲平2014-07-17 08:05:55 来源:中国文化传媒网

        章华《起跳》青铜铸造

           从人类的第一件雕塑作品——维伦多夫的维纳斯,到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大理石塑像,再到文艺复兴的米开朗基罗。雕塑艺术家们总是试图通过对人体脂肪、肌肉理想化的塑造,来表现人体中的生命力。但对于章华来说,他的雕塑语言却更中国,更为高妙。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这样的朴素哲学思想,在他的作品中与每一个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素养的观者产生共鸣,然后感动他们所有人。那些苗条而挺拔的身姿,让人感觉到,它们随时可以真的活过来,走到你面前,邀请你与他们共舞、玩耍。

        雕塑作品与绘画最大的不同之处,恐怕就在于——绘画总是静静地呆在展馆之中,而雕塑却更为敞亮地奔放于阳光玉露之下。正是这样,“天人合一”也就成了雕塑作品天生的必然的选择。当我们欣赏章华的每一件雕塑作品时,都似乎感觉不到作品的存在——他们是如此融洽地与周遭环境融为一体。甚至让你感觉到,这些作品已经成为它们所处空间不可或缺的存在。

        艺术从来就不应高高在上远离人群而存在。章华的作品是随和的。他们并不让你敬畏,让你崇拜。反而让你想去问问他们的姓名,然后与他们做朋友。而这正是章华作为一个雕塑家最为成功的地方。这也正是本期《艺术版权》将他的作品选为封面的原因——艺术本应是每个人的朋友。

        —编者按(编辑_张玉鹏)

        章华

        章华

        1964年生,1985年毕业于河北工艺美术学校雕塑专业,1998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研究生课程班。中国雕塑学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委员会会员。

        章华《聆听》青铜铸造

        在传统社会,出自民间工匠的雕塑作品只能出现在两个领域:冥界与神界。为陪伴亡灵而作的墓室雕塑、陵园雕塑和为信仰而造的神佛——寺庙雕塑。人间没有雕塑的位置。无论是皇家园林还是皇宫,除了作为附属于建筑的雕梁画栋,附属于家具、门窗的装饰性浮雕外,从不设独立的雕塑作品,更没有用雕塑为英雄或帝王造像的传统,这是与西方大量设立于公共空间中的纪念碑雕塑和附属于建筑、园林的雕塑很不相同的地方。也是很值得研究的一种体现在雕塑方面的文化差异和审美差异。雕塑在中国真正进入人间生活领域,还是近代以来的事。特别是新兴的都市文化为雕塑家的出场提供了用武之地。在城市这个巨大的空间中,雕塑已不再是可有可无的摆设,它常常成为一个城市的亮点或标志,并与当代人的生活发生广泛的联系,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作为雕塑家,思考的重心也从架上和私人空间转向更能施展才智的公共空间。日新月异的都市建设和环境改造为雕塑家提供了实现各种梦想的机会。甚至可以说,我们所处的时代,就是雕塑家的时代。青年雕塑家章华,正是在这样一个文化背景下迅速成长起来。

        作为一个雕塑家,我们从章华生存的环境和成长的经历中并没有看到什么优越之处,既非书香门第,也没有出生于艺术之家的幸运。但他天性中所具有的感悟力和想象力,却使他仅仅依靠稀薄的民间滋养便可以扎根成长,就如那些岩缝间的树木,不仅茁壮,而且生命力极其顽强。细细想想古代那些优秀的民间工匠,他们给后人留下那么杰出的伟大作品,靠的是什么?手中同样捏的是泥巴,一个可以凭借想象幻化出一个艺术生命,而另一个却只能依靠模子拓出一块土坯。艺术家就是那些能够化腐朽为神奇的人,他们的能力就是能够把一块泥改变成某个形状,把一块石头去掉多余的部分……章华的雕塑让我感到,他天生就属于这一类人。

        章华《天伦之乐》青铜铸造

        章华的雕塑就其整体风格而言,清新、明快、唯美。与那些沉稳、厚重、强调大体量的风格相比,他的作品充满张扬、流动的大线条,充满动感,充满青春的活力。为此,他用拉长的造型手法,夸张了人体的四肢和腰身,尽情让其伸展、延伸,从而产生一种冲向未来、冲向希望、冲向梦想、冲向那条一定要撞到的“红线”的感觉。而这种向上、向前、向自己所设定的目标飞奔的视觉意象,正是所有有事业心的青年人的内在欲望,也是作者本人内在精神的一种外化。这一特点几乎成为章华作品中一种符号化的象征性表达,无论是借助一种运动形式,例如表现双人滑的《双蝶》,表现花样游泳的《出水芙蓉》,还是动作本身就具有象征意味的《飞翔》、《飞翔的梦》或者《歌颂青春》,其真正的意涵都不在形体动作本身的塑造,而在于一种精神愿望的诉求。这种精神愿望无疑首先是属于创作主体的,是雕塑家用自己的主体精神牵引他的创作前行,并且以这种精神感染他的观众。

        在章华的雕塑作品中,另一个必须提及的是他选取的题材。那些来自童年的记忆,是他不能不动用的、储存于自身的艺术资源,因为一个人的童年生活即使再清苦,在追忆中也会变得美好。他的《童年记忆》系列作品再好不过地说明了这种质朴的生存经验所具有的精神价值。《编花蓝》、《满天星》、《老鹰抓小鸡》这些清贫时代的儿童游戏在现代人看来或许太不值一提,但现在的幸福儿童却未必能在那堆积如山的玩具中获得“编”一只“花篮”的开心。因为“幸福”的概念并不就是住高楼大厦,吃山珍海味。在章华的心中,恐怕再没有什么比这更美好的东西值得他挖掘和表现:“春天来了”,经过严冬之后的孩子感到了一种温暖的降临,一头长发该剪一剪了,孩子心中这种美好感觉谁能知道呢?只有章华知道。因为,那分明就是他自己所亲历的感受。这样朴素的主题之所以会作得如此动人,正是因为艺术家心中久已酿就的那份美好感情。说到底,这也是成就艺术的诸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

            :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雕塑家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雕塑家网]的价值判断。
        推荐艺术家/ARTIST
        艺术商城/TRANSACTION
      Processed in 0.042(s)   8 queries
      update:
      memory 4.033(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