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靖县位于福建省南部。地理坐标为北纬24°26′-25°00′,东经 117°00′-117°36′。总面积1950.8平方千米,2003年末,户籍人口34.16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9.16万人。通行闽南方言厦门话,少数地区通行客方言。
二����七年十二月五日,南靖县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国家文物局授予的2007年全国文物工作先进县光荣称号。 <南靖土楼>
田螺坑土楼群(四菜一汤)
田螺坑土楼群由1座方形、3座圆形和1座椭圆形共5座土楼组成,居中的方形步云楼和右上方的圆形和昌楼建于清嘉庆元年(1796年),以后又在周边相继建起振昌楼、瑞云楼、文昌楼。五座土楼依山势错落布局,在群山环抱之中,居高俯瞰,像一朵盛开的梅花点缀在大地上,又像是飞碟从天而降,构成人文造艺与自然环境巧妙天成的绝景,令人叹为观止,是民居建筑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2001年5月被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土楼建筑遍布漳州市南靖、华安、平和、诏安、云霄、漳浦等县山区的漳州土楼,以历史悠久、数量众多、规模宏大、造型奇异、风格独特而闻名于世,被誉为“神话般的山区建筑”。土楼以生土为主要材料,掺上石灰、细砂、糯米饭、红糖、竹片、木条等,经反复揉、舂压、夯筑而成。具有聚族而居、防盗、防震、防兽、防火、防潮、通风采光、冬暖夏凉等特点。土楼一般高三至五层,一层为厨房,二层为仓库,三层以上为起居室,可居住200至700人。土楼起源于唐朝陈元光开漳时的兵营、城堡和山寨,是闽南地区自唐以来“外寇之出入,蟊贼之内讧”的特殊社会环境的产物。漳州土楼数量最多:共800多座。建楼最早:华安县沙建镇“齐云楼”,是目前所发现的最古老、有确切纪年的土楼,建于明洪武四年(1371年),至今620多年。规模最大:直径超过70米的大型土楼有5座,最大的是诏安县官陂乡“在田楼”,直径达94.5米,有“超级土楼”之称,结构最奇:有圆、方、椭圆、半月、交椅、雨伞、风车、八卦等形状,各具特色,各领风骚,尤其是南靖县书洋乡田螺坑的土楼群,由一方一椭三圆五座土楼组合而成,气势磅礴,令人震撼。
福建的土楼主要分布在闽西南崇山峻岭间那些山清水秀的村庄里,大山和梯田簇拥的一座座形态各异的土楼,好似一个个飘逸、灵动的音符,在乡野间欢快地奏响。
目前,南靖、永定和华安这三县的几处土楼和土楼群申报世界遗产已或批准,福建土楼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南靖的土楼较永定土楼开发要晚得多,商业氛围一点也不浓,门票也更便宜,有的甚至不收门票;与华安土楼相比,南靖的土楼又密集得多。
南靖土楼 成千上万,堪称“土楼王国”。这些土楼大小不一,形状各异,除常见的圆形、方形外,还有椭圆形、五凤形、斗月形、扇形、交椅形、曲尺形、八卦形、围裙形、塔形、合字形、凸字形、前方后圆形、套筒形、雨伞形、方圆结合形、马蹄形等,并且拥有最大、最高、最古老、最奇特的土楼和蔚为壮观、美不胜收的土楼群。日本建筑学家茂木计一郎誉为是“天上掉下的飞碟,地上长出的蘑菇”,联合国科教文组织顾问史蒂汶斯.安烈称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神话般的山区建筑模式”对土楼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进行前期考察的美国专家内维尔.阿格纽认为“是我所见到的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的民间建筑”,中国文物局、古建筑保护专家组组长罗哲文评价“看似千篇一律,实则不拘一格,各具特色”、“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葩”,上海同济大学教授路秉杰带领师生完成《福建南靖圆寨实测图集》后说:“没有看到南靖田螺坑的土楼群,不算真正看到土楼。”
有四位专家评价过土楼的历史和研究价值。
★“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村建筑模式。”
――史蒂汶斯・安德烈(联合国科教文组织顾问)
★“这是世界第一流的生土建筑”,“似黑色的UFO自天而降,又似蘑菇拔地飞腾而上。”
――茂本计一郎(日本东京大学教授)
★“这是土楼博物馆。”
――郑孝燮(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
★“南靖土楼不仅在中国民居中是非常奇异的,在世界民居中也是独一无二的。”
――路秉杰(上海同济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