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闽自古多才俊,书坛一登创新风。任职全国人大的朱守道先生,乃自八闽俊彦,欣长秀硕,颇具文士之风,一派儒雅之气。书如其人,朱守道书法有松风之气概,竹节之挺拔,岳锷之峭峻,江流之浩瀚。
朱守道幼承家学,咬定翰墨,矢志不移,常随身带一小方砚台、一管毛笔、一块“五百斤油”的松烟墨,苦练腕力,力透红砖。少年时其书体已初窥新观,辙以小楷大书,享誉泉州故里。及至弱冠,求学厦们大学中文系,得中华诗词歌赋之滋养,眼界渐宽,对书道理解,更上层楼。
八闽大地,连山接海,地灵人杰,气势雄壮。自古迄今,书坛大家,名震古今。闽中朱熹;闽西黄慎、伊秉绶;闽东蔡襄、游寿;闽南张瑞图、弘一等流传千古的大哲风范,大师之作,给朱守道探索书道提供了波澜壮阔、文化底蕴深厚的艺术空间。
朱守道自此如鸟飞天空,鱼跃大海。心领神会继承前辈大师之精髓。废寝忘食谦恭求教黄光汉、罗丹、白鸿、余纲等当代书法大家,将各家书韵墨妙,手授心得。同时学白鸿先生楷书、习余纲教授篆书,师承黄光汉形神兼备的“光汉体”。 得清人伊秉绶之神韵,隶书奇崛,高古博大,气象超迈,厚重敦实。
当代书界大师启功对朱守道顿悟书道之妙,登上书法巅峰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朱守道大学毕业到教育部任职后,即怀敬畏之心拜望心仪已久的书法大师启功先生。启先生向朱守道讲解了关于人格、书法、诗文理论,关于书法继承与创作的要领,令朱守道如沐春风,茅塞顿开。进而把秦篆汉简、魏晋风骨、唐宋流派等各种传统书法艺术悉心钻研,融会贯通,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神俊逸、敦厚庄重的风格。
四十余年来,朱守道的笔墨与时俱进,常怀感恩时代与社会的深情,工暇之余心无旁骛,将专注书道恒久痴情与精炼的笔法、对书法的顿悟相结合,在当代中国书坛上锤炼雄强古拙、合乎法度的艺术风格。朱守道对书法理论研究建树不凡,多部专著问世。其书法作品不仅镌刻在中国各地的名山大川、门牌匾额,而且传播5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中国对外文化交流的和平使者。
著名书法家、中国书法家协会原副主席刘艺对朱守道的书艺倍加赞赏:朱守道结字方正、造型别致。将楷书之平正与草书之欹侧恰当融合,点画厚重、墨色饱满。其对联作品字字漆黑、端庄凝重,千钧之力,亦难撼动。
松风竹节,岳锷江流。守中扶正,道法乾坤。品读守道先生的书法理论与作品,美矣哉!
附:朱守道艺术简历
朱守道,1955年生于福建泉州,1982年毕业于厦门大学中文系,先后在国家教育部、中共中央宣传部工作,现任全国人大正司级干部,兼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第四、五、六届理事,中国书协国际交流委员会委员,中央文史馆书画院研究员,中韩书法家联谊会副会长,中国大众文学学会理事,北京世纪名人国际书画院副院长、《名人名家书画报》总编辑等。
在全国书法竞赛中曾获金、银等多项奖及杰出贡献奖。被评为全国首批“德艺双馨”书法家,1999年获中国文联“99中国百杰书法家”称号, 2007、2009、2010年荣获中国书协“先进个人”称号。2003年在北京荣宝斋成功举办个人书法展览。2008年9月,其书法作品搭载“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经历太空飞行后返回,作品为国家收藏。
著有《中国书法史话》,出版有《朱守道书法作品集》、《朱守道书法艺术》等。书法作品被人民大会堂、毛主席纪念堂、中南海、邓小平故居、中国美术馆、西安碑林博物馆、国家奥运体育场(鸟巢)收藏;为八达岭国家森林公园、普陀山、蓬莱阁、鸣沙山、济公活佛故里“永宁村”等名胜古迹题写牌匾;选入中华翰园、武夷山、黄河、圣泉、汉中、庐山、西柏坡等碑林中刻石;被中央、国家代表团作为礼品赠送外国政要和国际友人。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华英才》等主流媒体和专业报刊介绍其书法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