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德起的花鸟画艺术
近来看到山东花鸟画家夏德起的一些作品,留下较深的印象,感到这是一位比较成熟,在艺术上颇有追求,艺术功力也很扎实的画家。多年从事中国画创作,更多的是埋头耕耘,比较低调,同时在一个城市里做美术教育和文化行政工作,通过锲而不舍的努力、努力观察写生和学习传统,从不间断的笔墨锤炼,使他的花鸟画逐渐走向成熟。
中国画艺术的历史悠久,是中国文化中最具魅力、最富特色和代表性的一部分,对照欧洲的绘画艺术的写实再现精神的历史传统,中国绘画更注重写意传神、侧重人文和文化内涵的表现,同时,古老而独特的书写文化对中国画的发展又有着自始至终的影响,因而形成了中国画的独特品格。其中,又以山水画和花鸟画最具中国文化的文化精神,最富民族审美的独特性。在中国自古以来的文化里,注重人与大自然的和谐关系、人与社会、人际之间的和谐,形成了“天人合一”、“天人相应”和“物我一体”和宇宙观,以及“和为贵”的和合社会观,这样的文化养成中华民族博大宽广的胸怀和生生不息的力量。也正是在这样的文化土壤上生长发育了花鸟画这一独特而美丽的绘画品种,徐悲鸿先生对花鸟画曾有高度的评价,他说“吾国最高美术属于画,画中最美之品为花鸟,山水次之,人物最差”(《古今中外艺术论》1926年)。西方绘画中有静物画品种,其形成不仅晚于中国花鸟画近千年,而且西方人的“静物画”是把采来的花草、狩猎来的鸟兽死物置于瓶中桌上如实画来,以真实再现不同的物体的量感、质感,求得美感。体现了西方思维中“征服自然”与占有的潜意识,与此不同的中国花鸟画,自古以来所画的花卉和鸟兽禽鱼都是在最适宜的生存状态中:鲜花盛放,鱼潜鸟翔,自然和谐,既展现着充满生机的大千世界,又揭示了此时此刻心物交融的创造状态。花鸟画自晚唐五代完全成熟为独立画种之后,一直受到中国人的喜爱。尤其到了元代以后,文化写意画兴起,绘画与文学、诗歌、书法的关系更趋密切,花鸟画更成为文人画家借物咏怀、直抒胸臆的艺术,也进入了更高级的阶段。中国文化中的“物我一体”观念,形成借花喻人、赋予花木以人的品格这样一种独特的观念形态。比如梅、兰、竹、菊被命名为四君子,以推重其雅洁、清操、孤高、正直的品格。又如本文评介的画家夏德起最为倾心的画题:荷花,更成为文人墨客永不厌倦的吟咏、描绘的题材,原因就在于荷花之美令人陶醉,而且文人们更赋予荷花“出污泥而不染”这样的花喻人的嵩高评价,自宋代周敦颐《爱莲说》一出,荷花就成为画家的最爱了。
夏德起是一位写意花鸟画家,从事花鸟画近30年,在此领域中视野比较广阔,无论传统的题材梅兰竹菊以及山花野卉都在在收入笔底,但是我从他的近作看,画家最为钟情倾心的题材还是荷花。我们把夏德起称为荷花专家似乎也不为过。荷花是中国人最喜爱的植物,它不公是美丽的观赏花卉,而且还有很好的经济价值,所以无论南北方的湖泊池塘,都可以见到荷花的身影。盛夏来临,水边涟漪,浓绿纯洁的荷叶随清风摇曳,朵朵荷花明艳欲滴,令人赏心悦目。“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是南宁诗人杨万里脍炙人口的名句。试想,每一位画家在这样的美景前,都会产生不可抑制的创作激情,自古及今,画家们留下多少经典杰作。记得50年代出版的宋人画册里,有一幅红荷册页,一朵盛开的荷花,画得如此清新和单纯,应是古代工笔画荷的一首绝唱。文人画家赋予荷花清高脱俗的君子的品格,更多的是一种自我写照,同样为后人留下不朽的经典,例如八大山人画荷花的条幅,花梗长逾数尺,深刻的反映了画家孤高、幽愤的心情。可注意的是,八大山人居住的南昌“青云谱”故居,当年位于远郊区,环境幽雅,绿树成荫,门前是一片大荷塘,我想,正是这般美景使得山人画思泉涌吧。
事实上荷花对于现代画家同样的产生美感和唤起创作激情,这是人与外在客观事物的认识和反映的共同规律。但是,不同时代的人所面对的是和前人全然不同的社会生活、不同的人生理念、不断变化的物质环境,对于一个现代画家来讲,面对同样的对象未必会有与古人同样的感情共鸣。所以面对画家夏德起的作品,感到的是现代画家情感投入和不同于前人的表现方式。不可否认的是,由于近代百余年中国知识界为了富民强国而大量接受西方文化的同时,对传统文化采取严厉的批判和否定的态度与做法,造成传统文化在一代又一代人中越来越薄弱的情况,中国画界的情况也不外此,西方艺术观念占据了画家们审美观的大部。近年来,民族意识的觉醒是国家走向富强的必然结果,民族文化身份的重视使得传统文化的精髓得到新的认识,就中国画来说,传统的回归与现代审美观念的结合,成为多数画家的想法,例如在笔墨的价值认识方面,经过反复探讨逐渐取得正面的共识对中国画的未来发展必然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夏德起笔下的写意荷花,深深的体现了中国人对荷花的感情,同时在传统写意花鸟画的深入继承和寻求现代意识相结合的方面,表现了画家的个性追求,表明了画家正走在日新月异、不断成熟的道路上。夏德起画荷,浓墨重彩,用笔浑厚,追求的是“浑厚华滋”的笔墨精神,在画面上,以不同的墨法,略加汁绿,或浓绿、或淡墨,或浓淡相破、或墨彩之上再施枯笔焦墨的皴擦,这样,在大面积的描绘荷叶的墨色中,更加突出了荷花的红艳娇人,尽显“万绿丛中一点红”的诗的意境,而就绘画表现来看,由于笔法的变化以及层次的区别,使得画面上虽大面积的重墨,却浓厚而不枯燥,幽深而不板结,厚重而不乏灵动,显示了很好的笔墨掌控能力。中国画讲究“墨分五色”,以不同的墨色暗示不同的色感,由于在特制的宣纸上,浓、淡、枯、湿的种种莫测的变化,产生十分动人的效果。夏德起的写意水墨荷花在笔墨方面的成就,是他理解笔墨规律、长期进行艺术探索的结果。
夏德起的艺术气质,有一股北方地域特征的浑莽大气、雄厚豪放的倾向,但在细节的处理方面,又不乏柔和、细腻,层次分明的美感,显示了齐鲁地区人文积淀深厚,地跨南北人性中粗豪兼灵秀的特征。写意画最能体现画家的个性、修养和功力水准。文人写意艺术自清代中后期,受书法艺术提倡碑学、贬抑贴学,追求浑沦元气的思想影响,体现了一种雄强厚重的风格为上的理想,从赵之谦到吴昌硕再到潘天寿,影响深远。李可染先生明确提出“重、拙、大”的中国画审美标准,对当代中国画的发展,意义重大。我注意到夏德国起总结自己的艺术经验时,明确的说:“作画应追求大气、雅气甚至野气,切莫小气、俗气和粉气。没有想象、夸张和概括,就没有写意艺术。”“有所爱,就要有所割爱。要删繁就简。其实,割爱就是为了强化你之所爱。”这两段话讲得很好,既讲出了画家的理想追求,也是画家艺术实践的深刻体会。至于其中提到的要追求的“甚至野气”,也不能有“(脂)粉气”,我理解这是艺术家的表达方式,是对(脂)粉气的厌恶。但是我愿在这里向画家作一善意提醒:在远离俗气和粉气的同时,也要把握事物的“度”,不可过头,大气过了头难免太多的野气、火气,就中国画的传统精神来讲,显然也是要小心的,古人讲“过犹不足”就是这个意思。夏德起的荷花图,不仅有厚重浓艳的风格,更有清润淡雅的类型,如题为《风雨飘香》的一件,就是画白荷花的,画面略呈抽象,浓淡相间,墨气通透,非常清雅秀润,白石老人说,作画要在“似与不似之间”,此画近是。应是夏德起的墨荷精品之一。
此外,夏德起画梅、兰、竹、菊和山花野卉,同样精擅。他画竹颇有自家风范,浓墨重笔,笔笔相生,厚重浑莽,书写感强,是画家眼中之竹,更是其心中之竹、手中之竹。这些作品表现了画家艺术个性中明显的追求概括性、写意性,追求“不求形似求神似”的大写意风格的倾向。我相信,画家今后只要努力艺术实践,讲求笔墨,追求意境,努力读书,提高文化素质和多方面的人格修养,努力继承前人的优秀传统,他的艺术终将大成。
2006年8月于京华道不孤斋中
(作者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秘书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馆专家委员会委员)让自己老去不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