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一场注定的人生机缘必须到来,我与著名山水画家郭子昂先生结识在北京东晓景文化创意园,相居为邻!
一直想提笔写写郭先生,但觉惶恐。郭老师的勤奋和智慧让我心拙,轻易不敢动笔。因了太多名家对郭先生已有极高的赞誉,便小心甚微。多少次思索该从何处下笔,想想这位幽默豁达的山水画大师,几十年来将心思扑在了他的“嵩岳画派”上,所以,那一刻我认定要写郭先生,主题最合适的莫过“望嵩岳”了,当我为能确定这个主题而暗自欣喜时,突然想到初识郭老师时,他拿出了众多名家书写的不同风格的“望嵩斋”墨宝以及同主题的“望嵩岳”文章,暗自苦笑,思来想去,还是难逃郭老师的心智。
因我家居长安,郭先生又于九十年代初进修于西安美术学院暨陕西省国画院。以他对西安国画界的熟悉和认知之深刻,使我们谈之甚为投机。如今机缘巧合又都居住在北京东晓景,我们又为邻家,想想真是缘分,无形中便多了份亲切。对于书画,我属门外汉一类,大凡看画只是粗略表像看之,但骨子里却也挑剔的叫“狠”,是陕西人说的“眼毒”。每每看郭老师的画,心情却愉悦的不行:由衷的心底深处的敞亮。每每对郭先生画而立,仔细研磨,收获实在是多。旋即认定,郭先生的画里有独特的风骨雄魂,更有强大的内在张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有我们这些普通人心底需要的、恰是人性最美的情思。
作为中国嵩岳画派的创始人,郭子昂先生多年来孜孜不倦深入研究嵩岳文化。他尽力搜集了有关嵩岳的大量文献资料、光盘图书;他结识了很多的佛界领袖和少林高僧,也曾为少林寺藏经阁整理过武术经典。更曾无数次攀越嵩山写生。他手握铁索脚踩云,石头为桌崖为凳,焦墨写山山含黛,溪水红叶入画来。郭先生笔下云烟起处,直让天上飞鸟、水中鱼儿、地间兽虫相逢而笑;直让世间名利、人生起伏、烦烦扰扰随风而飘。他注重人性回归与“天人合一”的思想精髓,笔下的山浑厚细腻、豪放灵秀,皴、擦、點、染中流淌着勃勃生机与浩然气韵。笔者曾看到他的数本册页焦墨长卷,潇洒飘逸的焦墨线条、纯熟精到的章法布局,直追黄宾虹老。比之焦墨大师张仃老,似更多了一份灵动和率真。
笔者时有机会看郭先生画画,层层林染,飘逸松秀,画者忘情恣意、泼墨酣畅,观者痛快淋漓,百般享受。一时间要么“大宇圆融,流转来今”,要么“伏牛清溪”、“大象无形”。我的一位至敬老师魏振选曾经说过:“胸中有,笔下才能有”。如此说来,郭老师的胸中盛的是嵩岳,装的是天下。他遍游祖国名山大川,并先后受邀赴美国、台湾、香港等地书画交流,创作了数十本弥足珍贵的长卷写生集。
中国山水画艺术,集中国画技法之大成。但我所见的画家中亦诗亦画者为数甚少,现为研究员职称的郭子昂老师却是能游刃有余。因为邻,常观老师创作,更能深刻感受到他扎实博学的国学功底。每每作完一张画,郭老师稍作沉思,一首别具韵味的诗作便与图景相配直至“心源”。他曾为应某出版社赶印他的画集催稿,深夜一口气写了六首诗,今日读来字字珠玑,淋漓痛快。
时间久些,和郭老师愈发熟悉了。有时候想涂鸦几笔,郭老师常常不厌其烦的指导我,并叮嘱我买《芥子园画传》让我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亲手涉猎中国画,以滋润学养。他的心细如发常常令吾辈感动。郭先生的孙女蝈蝈,今已两岁多。长时间爬在画案上看爷爷画画,小家伙也时时想神笔两下,自一岁二十天起,便开始提笔,天生像模像样。笔者曾亲见蝈蝈作画,见其线条多变化,构图有章法,真叫人瞠目结舌。郭先生至今收藏了小蝈蝈数十幅“墨宝”,并绝不改动画面一笔,并在每幅画上认真题记。足见先生诲育晚辈见地之深。
2013年春节刚过,见到已过本命之年的郭先生,他异常兴奋,缘于他为之倾注了无数心血的“嵩岳画派”被中国商标总局注册下来。看着眼前这位率直执著的长者,我想了很多很多,墨色辉映、磅薄万千的山水佳作,毫无疑问是他审美理想、学问造诣、个性气质的综合表现。他用笔勾勒世间丘壑,用心丈量祖国山河,用诗词讴歌和平盛世,更是他毕生的追求和体验。
再望嵩岳,嵩岳之骨、嵩岳之气、嵩岳之魂早已与郭先生融为一体。祝愿郭子昂先生与他的“嵩岳画派”愈行高远、愈行弥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