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勤奋上进 执着追求 —记王凯英其人其书

      作者:林岫2015-08-21 17:35:32 来源:中国美术家网

        在当前我认识的这些敏悟好学、进步沉稳的中青年书家中,印象颇深的是山东女书法家王凯英。王凯英有着各个年代中青年书家的诸多优势。她博采广收,从不放弃任何有助于汲取教益的机会,却非常低调、刻苦;这一点,甚至从她对书法传统艺术的执着追求中,所表现出的那份勤奋和坚韧,都可以看出她的与众不同。

        她出生于潮州,从小随一生戎马倥偬的父母辗转南北,是名副其实在军营长大的“军小丫”。后来,由青年而中年,经广东海南广西回到山东原籍,其间三十多年,书法情结始终眷恋难舍。

        王凯英倾心章草草书,遍临章草和楷书古帖,已有十数年的功夫;近几年旁开门径,广泛涉猎历代行草,又试作碑帖相融、双向兼取,希望铺垫出一块更加丰实的沃土,以便精心栽培自家理想的书法之花。就这样,她踏踏实实地一步步走过来,每步都有可喜的收获。

        2009年她开始参加中国国家画院沈鹏书法课题班为期两年的学习深造。得到沈鹏先生的亲炙、严师曾来德的指教以及诸位专家教授的指点,加上她月晨灯夕的艰苦付出,进步凸显。

        我对她说过,“积垫,永远是飞跃最重要的基础。千万不要热衷于‘小打小闹’,虚耗自己。如果认准目标,就要像一位成熟的运动员那样,憋住了劲儿再上场”,她确实很有定力,从不以一时之小成小得而沾沾自喜.谦虚而自信,敏悟而好学,专注而执着,这就是王凯英。我认为,正是这些与众不同的特质,使凯英初成善果,一切都来得那么自然,犹如水到渠成。

        她善于发现问题,又善于适时请教,已属不易;诚心实意向不同的专家教授请教各类不同的问题,则更加不易。我一向认为,认真听取意见,做到谦虚,未必至难至难,但能够谦虚而且自信,就不简单。凯英不事张扬,顺其自然地沉稳发展,是有潜实力的艺术家的一种自信,而艺术家的自信,原本可以包括艺术家的持重和清高的。

        说凯英的敏悟,必然要谈到其人的聪慧敏捷以及其书的前后变化。“其人其书”这个古老话题,在今天的书家看来,应该是极富有机联系的问题,如同枝叶花果与树根的终生相关相系。一般来说,树有其根,自有其枝叶花果,譬诸于人与其书,故前贤谓之“字如其人”。然而,抛去世俗的理解,需要弄清楚的是,我们既然认可“人无完人”,那么“其书”呢?书史上,“二王苏黄赵董”都算上,历代评论仁智各见,亦各有扬抑,哪家墨宝称得上真正的“完书”?所以,清代乾隆书法家理论家梁巘认为艺无绝对的完美,古今无有“完书”,他说“当未解时,看古人字皆有毛病;到于今,方知古人皆有不能及处”(对书法尚未深解时,看前贤法书字毛病很多;到现在,方才明白前贤法书都有我们不能及处)。学习前贤,必须取长避短,于是,梁巘又提出了“参补法”。我很欣赏梁巘关于“学右军草书必参大令(王献之),以其气胜也”的独到见解,即是说,梁巘认为,王羲之《十七帖》等草书虽然无懈可击,如果向之取法,也需要参以王献之草书的气势,这样方有可能获得更加完美的理想效果。

        我向凯英推荐“参补法”时,只是想启发她放开眼界,不必拘泥一师一法。她听后立刻很敏锐地感悟到,这可能会对她今后更上层楼有重要意义。因为她个性稳重但很开朗,又长于缜思,长期书写章草,能否放笔挥洒,的确需要新变。于是,她新选增了一些字帖,在追摹诸体中研究其特点,大胆进行“参补”的试验,从而能进一步继采诸美,随笔所至,变化无拘。

        春华秋实,是大自然给予人类的情感暗示。凯英在书林艺苑的勤奋耕耘,心智体力的不断付出,遂得到了今天的收获。天道酬勤,即将付梓的《王凯英书法作品》和个人展览就是这份收获中的一只美好的硕果。宋代大学问家陆九渊说学习与进步,“若登梯然,进一级,则所见愈广”,凯英如今登梯进级,见广思远,在新的攀登上又为自己设置了一个新的起点。艺无止境,愿她今后储学富养,层楼更上。


            :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雕塑家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雕塑家网]的价值判断。
        推荐艺术家/
        艺术商城/
      Processed in 0.064(s)   8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