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孔维克:绕不过去的孔姓

      作者:马菲菲2017-10-23 16:59:44 来源:中国美术家网

        孔子与弟子七 十二贤图(2002.255x540cm)

        中国电信曾出过一套4张的孔子题材的电话磁卡,用的画面即是出自孔维克先生的《孔子周游列国图》。那是一幅摄人心魄的巨制,仿佛可听见画中古老的车轮碾过亘古的漫漫黄尘,一路咿呀作响地缓缓行来,先哲孔子与诸弟子朴实、智慧的对话也从遥远的天际传来……

        孔维克家中有一架一面墙那么大的书柜,满满的都是关于孔子文化方面的资料,分门别类、整齐有序,俨然一个小小的孔子文化档案馆。他是孔子第78代嫡系裔孙。

        “孔子在公众社会中时而是文化先哲,号称‘流芳百世’;时而被贬为历史的垃圾,又称‘遗臭万年’,常常还要‘再踏上一只脚’。但就我们家来说,我相信大多数孔姓家庭也都是如此:我们从小就被告诫说——人们称的孔夫子是你的祖宗,而不仅是什么圣人。不管他是走运还是背时,作为后人我们都不能数典忘祖。”


        从名字说起

        维克听起来像一个音译的外国人名字,但翻开孔姓族谱看,“维”是按辈分排下的“维”字。“克”是“克已复礼”之“克”,这分明是一个传统气息非常浓厚的名字。而实际上,“维克”这个名字的得来,很有上世纪50年代的时代特色。“有一次,我和父母闲聊,问及我的名字的由来,父亲说,当时(20世纪50年代)正值学习苏联老大哥,好多人家的小孩起名也不例外,那时叫丽娜、玛莎、维克什么的都很时髦,也就顺便起了这么个名字。”

        当初父亲在特殊时代背景下为自己起的这个名字,孔维克却认为很特别,似乎在冥冥之中暗示了他的处世之道和从艺的终极追求。

        但“维克”这个名字,曾经让10岁的孔维克很是难堪。镜头回转到1966年,“文革”风暴正席卷全国上下每个角落,到处都是一片红色狂热,孔维克认为自己的名字特别“不革命”,不如人家叫“红卫”、“卫东”什么的那些名字带劲,常见不少小朋友都改了一个响亮的名字,他也特别动心。

        带来因扰的不仅是名字,关键是“孔”姓,“当时我因为家庭问题被迫辍学了,成天与鸡和兔子为伍,在田野里讨生活,我当时不明白父亲为什么在‘砸烂孔家店’的一片呐喊声中,竟也凑热闹订了一份《讨孔战报》,天天仔细地琢磨着,到后来才理解了当时他的那份悲哀和无奈。此前,我的童年曾是个充满爱的童话世界,好像一夜之间全变了,那个遥远美好的梦破碎了。仅一个孔姓就使我感到比周围的小朋友们矮了许多,更何况‘地主羔子’、‘可教子弟’、那些带有人格侮辱性的、既像绰号又像标签的身份呢。”

        就历史事件本身来说,也许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犹如一首曲子的演奏,众弦齐鸣时偶有一个走音,这很正常,但对当时不由自主卷入其中的一个社会个体来说,这个走音,却不仅是一次不愉快的经历那么简单了。

        也许是历史爱开玩笑,“后来孔姓又被认为很尊贵,起码是很具历史性和文化性,在社交场合上和推杯换盏中,我的这些家世偶尔会成为人们的谈资和被敬酒的理由,就连故乡和祖辈们代代口传的故事也被认为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和令人尊敬的原因了。”


        维生素气质

        “多种维生素”是“巴蜀鬼才”魏明伦先生对孔维克的戏称,魏先生称他是“多面维克”,国画、书法、摄影、散文,样样得心应手频有佳作。单就绘画来讲,虽然人物画名声在外,但花鸟、山水也都涉猎,工笔、写意均驾驭自如,题材上古典的、现代的都有,画面也不拘于尺寸大小。

        再没有比“多种维生素”来形容孔维克更恰当、更形象的了。家学渊源,他的血管中流淌着世世代代的传统文化血液,创新的生命力又使他不甘心囿于陈旧的艺术模式,曾有人说孔维克的国画既有江南人的灵气秀丽,又有北方人的朴拙豪迈,维克说当时感觉自己被人看了个透亮。

        父亲这一血脉令他传承了传统的文化基因,而母亲却是出生在江南的大家闺秀,是“资产阶级小姐”,自幼受到新文化的熏陶。在父亲这边耳濡目染的是孔子、曲阜、孔庙、四书、五经、论语,在母亲那里接受更多的则是科学、革命、文明、进步、发展。这一切既矛盾又统一地影响着他的思想和生活,古典和现代,传统和创新,它们有秩序地和谐相处,经过多年的沉积,在他的艺术创作中也很自然地透露出这种独特的“维生素气质”。


        孔子题材的系列创作

        儒家文化精神,历经数千年中国历史的风雨沧桑,影响了一代代的中国人,它是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精髓所在。作为孔氏后裔,孔维克选择孔子题材作为近年创作的主要内容,有偶然原因,也是必然选择,是他对先祖的敬仰之心和与生俱来的血脉亲情,有传承家风祖德的骄傲,也有弘扬优秀传统的使命感。

        15年前,孔维克就留心到这样一种现象,孔子文化对整个中华文化的影响那么深远,在国际上也享有极高声望,但是翻开中国绘画史,几乎没有人画过孔子,传世下来的著名作品也没有一幅是关于孔子题材的。去查孔府档案,仅有的一些画作都是民间匠人画的,仅有一幅肖像画是“传”吴道子的,其他不少画中孔子的形象都是也像吴道子画中那样,是一些线条比较简单的作品。除明代一些类似连环画的《圣迹图》外,其他独幅画关于孔子讲学、重要事件等诸多题材却少有反映。

        “我想到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作为一个人物画家有责任用自己的画笔去塑造先祖孔子各个时期的形象,在中国美术长廊中丰富孔子的绘画题材和图式。这也有文化寻根的意识,慢慢地我就把绘画题材主要转移到这方面来了,现在创作题材主要以孔子为主了。当然,一个人艺术道路的延伸抑或一件作品的成功绝不仅仅靠题材,重要的还是艺术语言的探索,艺术上的成功是孕含时代精神及嵌有个性印记的艺术语言与所表现题材的完美统一。”除《孔子周游列国图》外,后来他又陆续创作了《杏坛讲学》、《古乐图》、《习射图》、《六艺图》、《孔子与弟子七十二贤图》等。

        在纪念孔子诞辰2550年的时候,一幅《孔子川上观水图》在文化部主办的全国美展上颇引起轰动,“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景象和天人合一的思想宛如真实再现,画面壮阔雄伟、气势磅礴,极具震撼力,它的作者就是孔维克和画坛中另一位有极高声望的孔仲起先生,这是当时画界的一段佳话。

        “纪念孔子诞辰2550周年的时候,全国要搞一个大型的孔子专题画展,当时我收到了约稿函,孔仲起先生是浙江美院的老教授,著名的山水画家,他也接到了约稿函。那时我们刚在浙江美院的校庆活动上认识,同为“一孔血脉”,艺术上又有共识,初见面就很亲切。分别接到这个约稿函之后我们就商量共同创作一幅作品,与孔老几经电话交流,确定了构图、造型等绘画语言方面的问题,至于最后的创作,我们分别在济南、杭州进行,我在济南画出人物后寄给孔老,孔老在杭州绘出水石,然后寄回山东由我调整并题款、盖章、装裱,最后送到北京。从起草稿到最后送走参展,我们前后花了有半年时间。这种通过现代化手段电话沟通,用特快专递邮寄作品,然后异地创作(连后来关于这幅作品的专题报导也是异地采访,由杂志社合成的)而完美结合的创作,是很耐人寻味的。”


        一面永远的墙,一位姓“豆”的阿姨

        每位艺术家在最初得到启蒙而开始艺术旅程的时候都或许有一段美妙的经历。孔维克至今难忘的是一位姓“豆”的阿姨,难忘她晃动着的两条优美的长辫子,还有她笔下活泼灵动的神奇画面。

        在鲁西南小城的一处托儿所,4岁的孔维克和另外十几个小朋友由阿姨带领着排队去郊游,出门经过迎门墙时,往日一片空白的大墙下却有一位长辫子阿姨踩在一张长凳上,在墙上画画。等他们从外面回来时,仿佛在这面墙上看见奇迹发生:墙上几位手拉手的小朋友,都一脸调皮相,活灵活现地蹦跳着,好像要从墙上跑下来似的……

        阿姨还在画着,“那是我第一次看见画画,真的惊呆了,就像有人一下子抓住了我内心深处一个好感人的东西。阿姨后来发现了我木鸡似的傻样子,问我喜欢画吗?逗我玩,并教我认识颜色、如何拿笔之类,还告诉我她姓‘豆’。人在小时候将什么事都爱和吃的东西联系起来,长大后猜想那位阿姨可能是姓‘窦’。”

        画完成后就再未见过这位阿姨了,但维克没想到,这位“豆”老师的画笔竟会牵连着自己一生的命运。在有一次返回故乡的时候,他向当地文化馆的同行打听有没有一位姓窦或者姓杜的女画家,但是没有人知道。“也许她仅是一个喜欢画画却没经过任何训练的姑娘,像其他擅长描花绣凤的姑娘一样,凭着灵性造就了一双巧手。也许她只是偶尔画一下,随后生儿育女,被生存的重负淹没在生活的大海里了。”

        说不尽的怅惘。后来他遇到过数不清的良师益友,看过许多中外名画,但眼前仍会浮现出那双已经飘逝了的长辫子,还有童年那面神奇的白墙。

            :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雕塑家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雕塑家网]的价值判断。
        推荐艺术家/
        艺术商城/
      Processed in 0.064(s)   8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