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申奥平台,牡丹如此美丽 记者 徐晓帆

      作者:汲平2011-09-19 16:15:13 来源:中国雕塑家网
         这是一个机遇,融入这个机遇,你就有了飞的感觉。

           这是一个平台,在申奥的平台,洛阳牡丹如此美丽。

          7月30日,洛阳女画家梅振荣刚从莫斯科回国,到家未理行装,便与记者谈起她在莫斯科办的画展,谈起申奥那激动人心的时刻。

          梅女士供职市总工会。她画国画,经三十年磨砺,以写意牡丹见长。为了宣传牡丹,宣传洛阳,近几年来,她几乎年年举办个展。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她去了北京;’99世界博览会,她去了昆明;香港第10届鲜花展览会,她现场挥毫泼墨;马来西亚“千禧年画展”,她的5幅作品当场拍卖4万元人民币,全部捐给“洗肾基金会”。今年7月13日将在莫斯科投票个表决2008年奥运会举办城市,全世界的目光都将聚焦在那里,梅振荣又准备带上她的牡丹花去,为北京申奥助兴,或者说,为支持北京申奥献上自己一份不同寻常的礼物。

          梅振荣的爱人梁曙光自告奋勇打前站。中国驻俄大使武韬对此很感兴趣,表示支持。但著名的莫斯科国立东方艺术博物馆的馆长拿巴斯克夫先生犹豫不决:这是国家级艺术馆,展出的作品必须够档次;而自1989年5月后,还没有一个中国人在此举办过个展。梁曙光把《梅振荣画集》递过去,馆长翻了几页,脸色便由庄重变成了微笑。

          7月5日,梅振荣的“中国牡丹画展”如期开幕。俄中友协副主席伊万诺夫、俄罗斯美术家协会主席谢德格夫等一批有声望有影响的人物参加了开幕式。俄罗斯国立电视台、莫斯科之声电台等多家媒体现场采访。梅振荣原本怕俄罗斯人不接受中国画的担心一下子变成了喜悦。她侃侃而谈,从唐朝武则天如何贬牡丹到洛阳,到洛阳如何种植牡丹争评国花;从牡丹的品种花色,到牡丹画的作画技法,等等。

          接着是游人如织,好评如潮。一位俄罗斯公民对翻译说,我过去见的画都是油画。那是在布上画的。我不能想像在一片薄纸上会画出那么斑斓绚丽的色彩。但是我现在看到了克里姆林宫考古顾问维达利在留言本上写道:“衷心感谢这么雍容华贵的画展,她象征着对生命的渴望。”74岁的退休教师希德洛夫写道:“中俄人民曾经是亲密和友好的朋友(老一辈毛泽东和斯大林),我希望还是。”

          画展非常成功。每天有几百人甚至上千人观赏;有100多人在留言本签字留念或者表达感想;有许多家长强烈要求梅振荣延长展期,以便他们在外度假的孩子能有机会看到这“不寻常”的画展;更有不少俄罗斯人见到梅振荣,伸出拇指,用生硬的汉语说:“中国!”梅振荣被深深感动了。

          7月13日,国际奥委会第112次全会在莫斯科世界贸易中心举行申奥城市最后表决。中国驻俄大使馆文化参赞崔念强为奖励梅振荣,特地安排他们夫妇进会场坐在第三排,现场感受申奥的壮烈决战。

          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用英语娴熟地作了最后陈述。作为两位洛阳人,梅振荣、梁曙光几乎屏住了呼吸。当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用平稳的语调宣布“北京”时,申奥会场顿时成了欢乐的海洋。梅振荣与同坐一处的中国演艺界、体育界人士姜昆、牛群、郎平、巩俐等都涌出喜悦的泪水,忘情地欢呼、拥抱,欢庆这永恒的一瞬。

          当晚,梅振荣、梁曙光作为嘉宾应邀出席了中国驻俄使馆举行的申奥庆祝会,受到李岚清副总理的亲切接见。中国驻俄使馆还安排梅振荣为萨马兰奇现场作牡丹画,但因时间的冲突,这一机会错失,其画只有托人捎给萨马兰奇,这成了梅振荣莫斯科之行的唯一遗憾。

          牡丹,洛阳的牡丹,中国的牡丹。梅振荣把牡丹画展办在申奥决胜之地——莫斯科,她了却了一桩心愿。

          申奥,让全世界都知道了北京,而莫斯科人除了北京,还知道牡丹、洛阳……

        本报记者 徐晓帆  编辑  郑征

        (原载2001年8月2日《洛阳晚报》获河南省新闻三等奖)
            :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雕塑家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雕塑家网]的价值判断。
        推荐艺术家/
        艺术商城/
      Processed in 0.060(s)   8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