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中立,以院长身份抵达青岛

      作者:汲平2011-09-23 18:19:14 来源:中国雕塑家网
        罗中立,以院长身份抵达青岛

          昨天,与四川美术学院其他全部具有高级行政职务者一同抵达青岛市美术馆的,是院长罗中立。在异常简短低调的开幕仪式上,记者身侧的一位中年观展者抑制不住兴奋大声告诉他的同伴:“看到中间穿蓝条T恤戴眼镜的高个子吗?他就是罗中立, 那个画了《父亲》的人!”

          在过去漫长的二十几年间,相当多数的中国人都不会忘记上世纪80年代初的那幅与主席像有着完全相同尺寸的《父亲》,这使众人对眼前这位举止儒雅、严肃内敛的长者更增添了亲近与交流的欲望。然而,在默然拒绝所有媒体深度个人访谈的请求后,罗中立更设法从一群期冀近距离接触的青岛本土专业绘画者的视线中消失;在集中了四川画派诸多代表性人物的作品展中,作为院长的罗中立更将自己的作品低位处理,取而代之以更多学院新人的成果。毫无疑问,罗中立此行与个人的画家身份无关,更与个人创作目前看涨的市场行情无关。他的身份是,四川美术学院院长,如果还要累加,还包括中国美协副主席、重庆市美协主席罗中立。

          毫不讳言北上用意:考察生源

          昨天与今天,罗中立在青岛相继开出两堂艺术专业讲座,第一堂在美术馆,听众为前来观展的专业与业余爱画人;今天的第二堂课则将移师人民会堂,听众主要针对的是来自青岛六中的美术专修生。

          这第二堂专业课的开出,不论是否为六中邀约再先,都明显传递出一个信息:以青岛为中心的山东省内艺术学生是为四川美院及其院长罗中立所特别关注的。

          在开展前与媒体的短促交流中,罗中立也毫不讳言地提到了此次携四川美院巡展北上青岛的真实用意——在艺术类院校的扩招中,拓展包括青岛在内的北方生源,以保证生源的品质稳定。而巡展,则是让青岛及其周边学生充分了解四川美院的一个直观载体。

          重提《父亲》,却引出“川美传统”

          有关《父亲》的创作过程,大约是罗中立对媒体叙述最多的个人经历。不过,即便是在极其短暂的时间里,罗中立对于这个已被问滥的问题依然给予了十分细节化的回答,起初这大大超出媒体的预料,但后来记者亦明白了罗院长的“醉翁之意不在酒”。

          “那是四川美术学院一间只有6平方米的房间,两个人一起住,我就是在那里完成了《父亲》的创作。当时因为画幅太大,不得不用一副儿童望远镜颠倒着才能看到画作的全貌。当时就想,如果能有一间自己的工作室该有多好。我那时就得出一个结论:一个画家需要有一个独立的创作空间。因此,在买下那间仓库之后,我面临一个问题,就是修教室修工作室,我的个人经历让我选择了工作室。”

          罗中立提到的仓库即为两年前创立、当时引发媒体及业内极度关注的川美坦克仓库。因为这块被罗中立改为了无数工作室的创作阵地,四川美术学院打破了艺考招生的单一路径,使许多没有机会进入学院的美术人才也能得到培养深造机会,它被称作是对体制内教学的一种补充。

          “在创作中解决学院在基础课方面与其它院校的差距,这是川美的传统,与其他全国知名艺术类院校比历史、比血统、比地理位置,我们都不占优势,但我们的长项是创作。”此行,院长罗中立始终不曾忘记他的院长身份与职责。

          认同艺术的多元性,否定过时的俄式艺术教育

          当记者提出展览中已难觅纯粹的写实主义风格作品,并提及去年陈丹青曾经评析四川画派已丧失了20年前的鲜明地域特色时,罗中立终于提到了个人创作。

          “美术本身就有一个大的潮流走向,每个个体艺术家都不得不遵从艺术发展的需要,作出自己新的尝试,这就如同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的服装样式也会发生变化,这是由不得自己的,不是人为可以掌控的。我的画风变化,也是有一个大的背景的,我的变化顺其自然。”

          “在某个特定的历史阶段,可能会找到一种统一的模式,但是现在不可能了,将来也不可能。再也不可能一张画全国人民都来看,像我的《父亲》一样、一首歌全国人民都来听、一部电影全国人民都在看,文化的多元性是必然的。中国美术史的发展受到了历史的局限,有30年我们完全与西方隔断,我们承袭的是前苏联的绘画模式,那时我们的艺术教育也是完全的俄罗斯原装版的艺术教育模式。”(终于再次转到艺术教育)“这也和《父亲》一样,是在某个历史阶段下的特殊产物,现在文化的多元性决定了要发出很多其他声音,也可能是不和谐的声音,便是随着它不断地成熟进步,终究会形成自身的特点。”
            :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雕塑家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雕塑家网]的价值判断。
        推荐艺术家/
        艺术商城/
      Processed in 0.063(s)   8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