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汲平2011-10-09 15:34:00 来源:中国雕塑家网
王宏建(原中央美院党委副书记):
王盛烈先生留给我们的遗产不只属于当代、而且属于所有的时代;不只属于中国画,而且属于一切绘画。对于他留下的艺术遗产,应该结合时代的遗产来认识。他的绘画充分表现了20世纪中华民族经历的种种苦难,抗争和奋起。他将大写的“人”和人道主义精神带进了绘画,将人对自然和宇宙的热爱和景仰带进了绘画。他把现实主义绘画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实践着人类真善美统一的终极理想。只要人类存有理想,他的艺术就有生命。
郎绍君(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研究员):
王盛烈先生是20世纪后半叶最重要的水墨人物画家之一,在北方尤具代表性。以徐悲鸿、蒋兆和、王盛烈等一大批写实人物画家所提供的艺术经验,永远值得我们珍视。王盛烈先生的艺术应当认真研究,希望保存他的一切有关图象与文字资料,以为研究提供基础。
尚辉(北京画院美术馆馆长):
《八女投江》这幅20世纪中国美术史的巨制,让人们永远记住了王盛烈这个名字。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王盛烈的《八女投江》和《海风》从历史和现实两个方面,展示了当时中国画主题性创作的发展水平,展示了当时中国画主题性创作的发展水平,在某种意义上,这两幅巨作所构成的那个时代的艺术形象,也标志着中国画现实主义流派的成熟。这种成熟,不仅体现了以王盛烈为代表的中国人物画家对于现实主义创作思想的深刻领悟,而且表现在他更加自然地用笔墨去转换体面造型的语言探索。在用传统笔墨表现体面造型的20世纪人物画发展史上,王盛烈是继徐悲鸿、蒋兆和之后中国人物画创作达到的又一高峰。
邵大箴(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王盛烈先生是20世纪中国人物画里面非常重要的一个人物,是徐悲鸿、蒋兆和之后对中国人物画做出了很重大的贡献,尤其在北方,他是北方的一个代表人物。我觉得关东画派如果要继续发展话,还要体现王盛烈先生的这种精神。正像前面讲的那样,这是王盛烈先生人格修养人格魅力,特别是对中国文化(传统文化)有深刻的体悟。
薛永年(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在20世纪的美术史上,王盛烈先生是一位修养全面,有着强烈社会责任感和真诚热爱吾土吾民的画家,是在中国人物画领域继承和发展了现实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
李天祥(原上海大学美术学院院长):
看了东北画派的领头人、中国杰出的老画家王盛烈的画展令人十分激动,这是爱国主义的史诗、时代精神财富长卷、现实主义的艺术精品。
李树声(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建国以后,中国画人物画在发展,全国涌现出一批优秀的画家,浙江的方增先、广东的杨之光、北京的黄胄、东北的王盛烈,他们有各自不同的特点,王盛烈的《八女投江》一问世,他歌颂我们民族英雄的爱国精神,是非常大的主题。王盛烈先生确确实实是代表了主题性的绘画,而且是把劳动人民当作正面英雄来歌颂的。
潘公凯(中央美术学院院长):
王盛烈先生的作品有三个特别明显的特点,一个是跟社会贴得非常近,跟中国贴得非常近;第二个是跟大自然、跟社会贴得非常近;三是跟个人的人生感悟贴得非常近。
杨力舟:(原中国美术馆馆长)
王盛烈先生重视写生,真正的做到了外师造化,他对中国画的创作意识和观念渗透在他每一幅作品之中。他那毫无虚掩,毫无张扬的含蓄美,内在美是当代画坛上少有的罕见而卓越的。王盛烈的艺术成就就是二十世纪中国画坛的一座丰碑。
刘曦林:(中国美术馆研究员)
王盛烈先生的贡献就是接徐、蒋这个班,又往前走了一步,王盛烈先生和他的同代人把中国现实主义水墨人物画推向一个新的阶段。王先生从他的素描、油画、到他的水墨人物画产生巨大的影响的、成功的又一例证。王先生是把中国人物画推向新的里程的重要代表人物。
李松:(中国美术家协会编审)
王盛烈先生的艺术实践,在中国艺术的相互沟通,相互融会上做得成功,不管是人物画还是山水画,花卉画作品都有明显的体现。王盛烈的山水画也很有特色,有些作品构图是西画家眼中的大自然,然而其中有着传统山水画的精神,画得很苍茫,也很丰富,有大气势。他的人物、山水、花卉都体现出画家艺术观念上的宽容开放精神。
水天中(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王盛烈先生的《八女投江》等作品,其中也包括素描、速写的人像,在于表现人物的矛盾、激烈斗争中的心灵世界。他的艺术成就不但超越了他的前辈、他的同辈的画家也没有达到他的水平。尤其在人物画营造有诗意的情调,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人物心灵天地这方面,王盛烈比他的同辈更加突出。王盛烈先生是在非常坎坷的道路上,以其契而不舍的创造精神,成为了一位不朽的伟大艺术家。
袁运甫(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王盛烈先生的山水画我是非常吃惊的,其山水画的水平不亚于人物画的水准,这是一个非常重大的贡献,可惜他故去的太快,他的这一部分资源还没有得到很好发挥。
王志纯(北京画院院长助理)
从他的大量的写生作品中,同样能体现出他的艺术所达到的高度。可以更加全面地认识到王盛烈的艺术成就,更加清晰地看到他的艺术发展的脉络,也更加明确地认识到他在20世纪中国美术发展史上的独特贡献。
帅松林(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
作为一个社会主义的艺术家,他以其良知作出该画什么和不该画什么的心灵选择,这个选择就是他所“认定了一个信念: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并始终如一,至死不改。如此鲜明的态度和坚定不移的信念,构成了他伟大的人格魅力,堪称人民艺术家。
孙恩同(鲁迅美术学院教授):
他创作《八女投江》的时候,酝酿了好几年了,这张画是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这位老先生过世太早,哪管再画五年,画好画坏,只有人民评论,自己说没用,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夸奖。
孙克(中国美协中国画艺委会秘书长):
人在大山下不觉山高,有了距离后,才真切感受到大山之高。
赵华胜(中国同泽书画院院长):
王盛烈先生除了他本人所具有的素质,鲁艺的革命传统对他影响很大,这个传统就是,贴近生活,贴近人民。鲁艺传统是塑造王盛烈先生成功的重要因素。
韦尔申(鲁迅美术学院院长):
王盛烈老师在艺术上有三点贡献:一、他的艺术创作是继承发展了现实主义创作,这个体现在《八女投江》为代表的一系列作品上,我同意在座各位提到的是继徐悲鸿、蒋兆和之后的又一位中国画的现实主义大师,因为他为中国画创作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我真的认为他的中国画这种革新的创造,有别于前辈几位大师的贡献,他有自己独特的特征、特点。第二、王盛烈先生通过他的艺术实践,极大完善和丰富了中国画的表现手段。第三,我认为王盛烈先生的艺术创作、引导了东北乃至全国中国画创新,这是他非常重要的功绩,这个创新我认为是一大贡献。
李福来(鲁迅美术学院前副院长):
王盛烈先生留给我们的遗产不仅仅是一张画,不仅仅是这些画,他的精神可能在我们这些学生中是永存的、永生的,是具有永恒意义的。
王仲(《美术》杂志主编):
王盛烈先生的艺术遗产很丰富,既有大量创作,又有艺术思想和教育思想,我们既可以从美术史的角度研究他,也可以从美术理论来研究他,我想,我们还是应该重点从王盛烈先生的艺术遗产里面发掘它的当代现实意义。
蔡若虹:
我深深感到王盛烈的艺术道路是无比广阔的,他的创作经验是值得后辈青年认真学习的。我希望作家,评论家能够为这位把真实当作艺术的生命的画家写一本专辑,介绍他的生平,介绍他和劳动人民的同心同德,以及他在艺术创造上的实践经验,使他的言行和经验能够传世,能够影响后辈,能够在继承者的艺术事业中发扬光大!
廖静文(徐悲鸿夫人、徐悲鸿艺术馆馆长):
先生坎坷的经历和伟大的爱国精神强烈地震撼着我。他是一位伟大的画家,在他的作品中蕴藏着极其感人的魅力。
|
-
-
推荐艺术家/
-
-
艺术商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