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画家何水法呼吁 让“真迹”与我们面对面

      作者:汲平2011-10-26 09:15:45 来源:中国雕塑家网
         “搞艺术的,学绘画的,一定要看到真迹,这样才有利于自身水平的提高。而且我们先人留下的都是经典之作,是艺术瑰宝,也应该让普通百姓看到,感受我们民族文化的精深与博大。”全国政协委员、当代著名国画家何水法先生日前的这一呼吁,引起了诸多媒体的关注。

          3月11日在他下榻的饭店见到何先生时,他向我们进一步阐述了他的观点。何先生说,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我们的先人创作了很多经典之作,是民族文化的精髓。就拿书画来说,从两宋的花鸟画,到元、明、清各个时期,都有各自流派,各自时期的代表作品,是后人仰慕和学习的典范。但是,这部分精品都藏在深宅大院,一般人是看不到的。“这么多的国宝放在仓库里,看不到,真的很可惜啊!”何先生连连惋惜。

          何先生说,北京故宫博物院每年10月份有宋画拿出来,上海、辽宁的博物馆也比较先进,条件比较好,有一些重要的时刻,像纪念某一个大画家的时候,有作品拿出来,大家还能见到真迹。地方就没有条件,没有地方展示宋、元、明、清的经典作品,珍宝都放在仓库里,束之高阁。例如杭州西泠印社,大概有百年历史了,第一任社长就是吴昌硕,可大家去了那里以后却没有看到吴老的真迹,而且到了吴昌硕博物馆也没有看到他的真迹,这是多么遗憾的事情。

          “也有人跟我说,老何啊,不是不想拿出来,而是面临太多的难题了,温度要求恒温,怕潮怕湿,怕盗……总之问题一大堆。”

          但他近几年到国外,美国的大都会博物馆,法国的卢浮宫,都可以看到真迹,毕加索、梵高、伦勃朗、马蒂斯、达芬奇等西方艺术大师的作品和其他艺术品都是真迹,挂在那里。去年12月,他前往俄罗斯参加俄罗斯"中国文化年"的美术交流活动,参观了列宾美术学院、特列恰可夫画廊和冬宫博物馆等艺术馆。尤其是在冬宫博物馆,他看到陈列的梵高、毕加索、达·芬奇等大师作品,人们不仅可以随时欣赏,还可以去临摹,难道他们就不怕偷吗?

          “关键是我们的理念要改变,我们的机制要改变。”何先生说,“有问题就该解决,政府应该敢于投入,加大保安措施,加大监管力度,起码的配套设施跟上。”

          作为一个画家,何先生对临摹真迹深有体会。他说,一定要与真迹对话,与大师对话,才会有质的飞跃。而当年,为了能看到真迹,他费尽了辛苦。他至今记得30年前去故宫博物院临摹林良真迹的情景。明代大家林良不仅善画翎毛,又善花卉。他画鸟,取水墨为烟波出没,凫雁喋唼容与之态,颇见清远;他画花,著色亦精巧,树木遒劲如草书。“那是1978年,在故宫看到了明代大家林良的真迹《双鹰图》,有八尺呢,别提多激动了。”何先生说,没有桌子,趴在地上画,画完一天背都直不起来了,可他还是连着去了数天,直到临摹完了整幅画还舍不得走。

          “现在我们社会发展了,应该有更好的艺术氛围。”何先生说,在大力弘扬民族文化的今天,我们的国宝,我们的珍品,应该发挥更多的作用才对。

            :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雕塑家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雕塑家网]的价值判断。
        推荐艺术家/
        艺术商城/
      Processed in 0.083(s)   8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