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隋建国:雕塑家尚未加入拍卖明星队伍

      作者:汲平2012-06-01 09:47:57 来源:中国雕塑家网
        从“不情愿卖作品”到“支持艺术市场”

         

        1992年,隋建国的作品第一次被人买走,那时的成交价,是一件作品一两千美元,那时的隋建国对于“出卖”自己的劳动成果并不情愿。“是皮尔·卡丹的中国代理宋怀桂找到我,说要收藏我的作品。我当时的第一反应是‘不卖’,理由很简单,那是我花费了三四年时间创作的,我希望我的作品能够参加更多的展览,能够被更多人参观、感受。”隋建国回忆道,“宋怀桂做了我很多工作,他劝我说,‘其实可以换个角度想,你把作品卖给我了,一方面我是花钱买的,我一定会认真对待你的作品,这在一定程度上宣传了你;另一方面,你可以用我买你作品的钱,去创作更多的作品。’最终,我卖给了他。”

         

        事实上,就在十几年后的2007年,隋建国的作品《衣钵》(2000年作)已在纽约苏富比拍出了224.6万元的高价。

         

        “我个人是支持艺术市场的,有了市场艺术家才能更自由地去创作,至于所谓的市场又或金钱会牵着艺术家的鼻子走,我想那应该是艺术家本人的问题。”与不少艺术家避谈市场不同,谈及艺术市场,隋建国显得很是坦然。

         

        “和其他艺术形式相比,你会发现雕塑对收藏家的要求更为苛刻,雕塑是有质量的,是承重的,这也决定了雕塑在保存、运输等方面的困难。不仅如此,雕塑表达的情感更为复杂,它需要收藏家具备更多的艺术史知识,拥有更深厚的艺术感受力的积累。”

         

        雕塑:下一个值得关注的领域

         

        2010年2月,在伦敦苏富比拍卖行,国际雕塑大师贾科梅蒂的一件青铜雕塑《行走的人》拍出6500万英镑的天价。雕塑在国际上的收藏地位可见一斑。

         

        雕塑最早进入中国拍卖市场是在1995年,一直与油画放在一个板块来拍卖,市场表现不温不火。有这样一组数据:从1995年5月至2006年12月,国内220多家拍卖公司的雕塑总拍品达793件,其中成交拍品540件,总成交额约1.36亿元人民币。这与动辄成千万元或者上亿元的书画、瓷器相比,显然是天壤之别。然而,从2006年以后,雕塑渐渐从油画的阵营里分离出来,受到越来越多藏家的关注。

         

        “虽然个别艺术家的作品价位屡创新高,但雕塑的整体价位仍然偏低,是个值得关注的市场。”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雕塑家还没有加入拍卖明星的队伍,他们中很少有人去刻意炒作自己。”隋建国说,“在我看来,中国目前的雕塑市场还是发展的挺健康。”

            :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雕塑家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雕塑家网]的价值判断。
        推荐艺术家/
        艺术商城/
      Processed in 0.069(s)   7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