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汲平2012-07-03 15:22:10 来源:中国雕塑家网
十七大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位一体”的总体战略布局出发,从保障人民文化权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出发,对文化建设作出了新论断,提出了新要求,把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党的重要任务提了出来,并向全党发出了“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号召。显示了中国共产党在世界文化多样性发展的进程中,增强中华文化生命力、创造力和影响力的决心和信心。作为艺术院校的教育工作者和文化工作者,责任重大,我们要响应党的号召,为实现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贡献。
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动力。文化的发展和繁荣,不仅能推动人民文化生活的进步,更能凝聚民族精神,提升民族素质,铸就时代风尚,打造国家“软实力”。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面对国家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对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热切愿望,面对社会文化生活多样活跃的态势,我们必须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更好地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
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文化是经济、政治、社会生活的反映,同时,又能深刻影响经济、政治、社会生活。历史上,每一个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时期,往往也都是文化繁荣兴盛的时期。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文化以经济为基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必然会给文化以滋养,给文化大发展提供机遇,带动文化的蓬勃发展。而文化的发展又必然反馈到经济,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开辟道路、提供动力。改革开放29年来,我国经济社会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发生了意义深远的重大变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为文化的发展繁荣提供了广阔而丰厚的土壤,这在客观上要求文化要有一个大发展大繁荣,同时也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了机遇和基础。
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文化已经成为衡量社会文明程度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显著标志,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十七大报告从五个方面,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提出了新要求,其中就包括文化方面的要求:“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良好思想道德风尚进一步弘扬。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文化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明显提高、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适应人民需要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我们所要实现的现代化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发展的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既需要殷实富足的物质生活,也需要丰富健康的文化生活。现在,人们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全社会求知求乐求美的愿望更加强烈。与之相比,我国文化发展的总体水平还不高,与经济社会发展还不相适应,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还不相适应,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这就迫切要求我们进一步加大文化建设力度,推进文化的发展与繁荣,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而努力奋斗。
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显著标志。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兴旺发达,必须有强盛的经济、昌明的政治和繁荣的文化。中华民族要实现的伟大复兴,也应该是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复兴。如果没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也就谈不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实现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首先,最根本的就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抓紧抓好,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这一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灵魂,是当今中华文化区别于其他文化的本质性标志。其次,要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巩固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第三,必须重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弘扬与创新,重视对世界各国优秀文化的引进、借鉴与吸收,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第四,必须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全面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最大限度地焕发广大文化工作者勇于创新的积极性,使全社会的文化创造活力充分释放、文化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使当代中华文化更加多姿多彩、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
高等艺术院校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辐射源和示范地,在文化建设的多方面任务中,尤其是在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普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弘扬中华文化,创作更多反映人民主体地位和现实生活、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精神文化产品,培养艺术人才等方面,责任重大,今后,学校将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在以下几个方面努力实践,更加自觉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一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二是大力推进十七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三进”工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筑青年学生的强大精神支柱。三是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创新。更新教育观念,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的改革,注重培养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创业、就业“四个能力”,努力培养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创新人才。四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学校发展与广西经济文化发展相适应,以服务求发展,以贡献求支持,始终把为经济文化发展服务摆在我们办学的重要位置,优化学科专业设置,使得我们艺术人才培养的规模、结构、质量能更好地适应富裕文明和谐新广西建设和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需要。五是进一步推进、活跃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研究、传承、艺术创作和文艺表演,继续打造、弘扬“漓江画派”等文化品牌,弘扬中华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以多领域的丰硕成果,为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做出新的贡献。
|
-
-
推荐艺术家/
-
-
艺术商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