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下午,在798艺术区的一家咖啡厅,记者见到了何玮明。第一眼看上去,他并不像个画家,没有披肩的长发,没有络腮胡子,很难像个性突出的艺术家那样,给人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但是,他的作品却不一样,白、灰色调下的山、人形象,融合在昏暗、幽静的“冷寂”氛围中,给人一种“毛骨悚然”的感觉,第一眼便很容易形成鲜明的印象。
何玮明从事艺术创作多年,他先后在中国、美国、德国、法国等国家多次参加重要展览。9月14日,何玮明在法国欧盟首府斯特拉斯堡市的斯特拉斯堡新教堂举办了大型个人艺术展――“自然的赞歌”,此次展览是何玮明在斯特拉斯堡市举办的第二次个人展。
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先生为何玮明画展撰文,称“置身在何玮明的作品面前,似乎可以听见新教堂唱诗的音响,那种纯粹的声音回响在古典建筑的上空,唤起人们对神圣境界的向往,现在,这种声音从何玮明的作品中浮现出来,把人们的感觉带到大自然的深处――这是东西方艺术一次奇妙的邂逅……”。
曾经有人怀疑,具有浓厚中国文化特点的水墨画作品,能否在异国他乡,特别是在艺术水准极高的法国、在西方宗教文化浓郁的教堂中展出并被接受。何玮明认为,中西方在感受艺术美上是有共通点的,只要把真实的感受画出来,西方人也都能接受。在策展人高岭眼里,所谓的共通点就是,何玮明的作品吸收了西方艺术精髓,突破了西方焦点透视的束缚,承接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令中西方人能够共同与画共鸣。
斯特拉斯堡新教堂主教Rudi Popp (胡迪 刨普)说:“我没有想到中国画家的作品居然能和我们的教堂结合得如此完美,我感觉整座教堂同何玮明先生的作品融为了一体……”。
何玮明的作品使用中国传统的宣纸,对象常常以白、灰为主,被置于广阔的自然空间中,它们背对观众,面向画中的山水、天空、森林或是小径,这种特殊的姿势将参观者的视线引向画面的深处,给人以无比宁静与和谐的印象。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几乎完全相同,都是女性,以“白衫、黑裙、短发”为主要特征。
何玮明说,这种人物形象的简单和单一,是特意为之,特意去掉了人物的个性,令其能够与自然融入其中,能够和谐地出现在画面之中,来弱化人物之间的关系,从而突出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并且众多人物的出现也可能是时间上一个重叠,是时空交叠的一种表现形式,不想拘泥于光影,微微地表达着这种准宗教的文化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