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望传统——澳门莲花卫视台记者采访录

      作者:汲平2011-10-14 17:49:34 来源:中国雕塑家网
        记者:一九七二年,您去过故宫博物院之后,忽然决定改习中国画,戒油画,为什么?您认为什么是中国画?

          戴卫:一九七二年是故宫在「文革」中首次展出它的收藏,你们现在到故宫去看的很多都是复制品。他们在相当长一段时间才把整个的(作品)展出,可以说当时我看到了我们中国画的传统,看完故宫的收藏,让我非常震惊!所以我当时才提出,戒油画,画国画。就说我们这个民族,我们的国家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之所以还能够生存,还能有发展,主要的原因就是有文化的渊源,是我们文化的延续。古亚叙巴比伦这个国家都没有了,但它的文化依然还存在。古埃及,它的民族没有了,但它的文化依然存在。所以我们这个中国画是悠久的传统,传统不是我们一般意义上讲的,这是我们文化的一个根,一个活水源头。什么是中国画,这个理论家讨论了很多,很多人也都参与这个讨论,其实本来是很简单的事情,现在却被有些人弄得很复杂。曾经有那么一段时间有些理论家就讲,中国画的取名不科学,人家都叫油画,水彩画,水粉画,或者是什么画……其实别人讲的是材质,我们讲的是人与艺术,中国人讲艺术家追求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哲学理念,所以,我们现在不是讲以人为本吗?实际上,以前也有这个主张叫人本主义,我们现在就讲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这个就是中国文化的传承,这不是口号,这是文化的传承。所以说中国画有相当的魅力,它的魅力就在于它有功夫,它讲功夫,另外它讲吉祥信息,你看中国画的画家,有成就的大多数是有相当全面的修养,所谓功夫我曾在《文汇报》的一篇文章里讲过,简而言之所谓的功夫实际上就是道教里面讲的筑基,你的基础有多大,您的金字塔就有多高。

          记者:那么你就给我们谈谈功夫型绘画,您觉得一个画家要在哪些方面下功夫?

          戴卫:我谈到的功夫型绘画,也就是说你如果对历史不了解,对哲学不了解,对文学不了解,你就不能成为一个画家,顶多是一个画匠。我认为一个中国画家,应该懂一点文、史、哲。与此同时,还应该对诗词古文、书法金石,中国及西方绘画有所了解、有所掌握。

          记者:我听说您在下乡的时候阅读过大量西方文学,后来又研究过中国的古典诗词,尤其是杜甫的。后来又研究哲学,您能谈谈这方面的观点吗?

          戴卫:天下的书籍,浩如烟海,谁也不敢讲自己读了很多的书。读过一些书,也谈不上有研究。对于画家来说读书是必须的,前面我已经讲过画家应该有比较全面的修养,也就是说,除了文史哲以外,还有诗书画印。我在四川省诗书画院工作。很多人纳闷,怎么不叫画院,你这个诗书画院什么意思?我一直认为祗有将诗书画印融为一体,你的绘画才有相当的高度。唐代诗人王维就说过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实际上就是它的情感,是诗、画的意境,作为一个中国画家不能仅仅照搬大自然,而是要把自己的感情投放进去,什么感情,就是你画家的感情。书画同源,书法这个源从甲骨文到石鼓文,我们今天讲的金石,书法和绘画总是交错,交替发展,而且反过来就会出现一批大师。所以我提出要回望传统。不能认为我们一切都比古人高。要回望传统,前不久,我与几个弟子去江西景德镇参观了瓷都的博物馆,说实话,我当时就觉得有些瓷器作品是「今不如昔」,古代瓷器的那种器形、色泽完全体现了古人对瓷器爱的初衷,并由此产生了无以伦比的美,而现在的一些瓷器,虽然工艺烧制上进步了,但并没表现出瓷器之美,不知道什么是瓷器特有之美,烧些仿真的人头,像蜡人似冷冰冰的,很吓人。烧只大龙船,船上竟有上百的小人,与我所见的木雕作品、牙雕作品何易,已没有瓷器的美,还有现在的大砚台,更不敢恭维,有的比浴盆还大,有什么意思,本来砚台除了研墨的功能之外,还是一种把玩的雅器,那么大谁能把玩,总之这些现象都祗能说明我们已经审美疲劳,失去初衷,我们需要回到传统,祗有回望传统,才能不失初衷,而艺术的初衷是多么珍贵啊,它就像我们人生中的初恋一样令人回味无穷,令人拥携终身。为什么?因为传统的文化里面,艺术里面,它有些高峰是不能逾越的。你比如说有些人很狂妄,宣称要写出比唐诗还要好的诗。这可能吗?他在做梦,无知!唐诗就是定格诗歌的高峰,宋词也不可以逾越,元曲也不可以逾越。明代到清代的印学高峰,文人治印的高峰,金石篆刻的高峰,也不可以逾越。那是不是我们未来就没有发展?肯定会有的。这些都是发展出来的。唐诗是发展出来的,从《诗经》以后,慢慢发展。宋词也是从诗歌里面发展,从赋里面,从古文里面发展的。这就是另辟蹊径,也是孔夫子所说的「温故而知新」。最近我就有感慨,我觉得我们的电视文学就发展的很好。有些电视连续剧写得越来越好了。现在,有些作家就不一定写小说了,他把他的才智发展到这个电视文学,他就是另辟蹊径。还比如奥运会、亚运会的开幕式,一改往昔的模式,运用声、光、电等现代手段,这就是新的艺术样式。但其内容却是鲜明的现代中国气派,所以我们要回望传统,我们才能够认识清楚,什么是我们应该借鉴的,什么是我们应该学习的,然后我们来吸取这些营养,来营养我们的身体,然后我们的拳头打出去才有力量,才能另辟蹊径,创造新的东西。

          记者:那么您能告诉我们您是如何另辟蹊径?

          戴卫:这个问题很复杂,在这里几句话说不清楚。这个是画家终身努力都不一定能达到的。至于我的艺术如何,尚须观众和历史来评说。

          记者:那么您简单谈谈。主要几点。

          戴卫:这不是能用简单概述得清楚的,这个很复杂。这要靠每个画家自己去探索。苏东坡讲:「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文章是天成的,比如说我终身努力,还有很多画家也在终身努力,不一定能得到这个文章。但是我们争取成为一个妙手。我们成为妙手之后,文章,天成的文章,就有可能成为我们的。我们这个时代怎么出大家,这是很困难的,因为很多人不注重自己的修养。文史哲不了解,诗书画印更不了解。不愿意花时间去练练字,研究一下文史哲。都商业化了。如果艺术祗是停留在谋生的状态,这个艺术是可悲的,所以我们需要研究一些必须研究的问题,这就是中国画现在需要回望传统。而且,中国画,我认为也应该认祖归宗。你们澳门不也是认祖归宗了吗?三百多年,现在已经不叫Macao了,叫澳门啊。

          你看过《重逢》那幅画,我画了五个人。人生有多少重逢,历史有多少重逢?你们澳门回归是不是重逢?画面它并不是表现某一个历史时期,某一个历史事件,当时我在出版社,全国书籍装帧研究会的会长叫曹辛之,这位老先生现在已经去世了。曹先生也是从香港回来的老艺术家,他看了这幅画后,他哭了。他说这幅画让他非常震撼。他说:「我是当了二十多年的右派,我现在又回来到文坛了,这就是我的重逢啊。」这就是他理解那幅《重逢》的感受,澳门回归,香港回归,这也是重逢。有些画我无非是借助古人的衣钵,来表现当代人的思想感情。如果我们在画面上画几个人具体穿什么服装,好像是在表现某一个历史时期的一个历史事件,这就不是我想表达的内涵,这幅画还不光是想表现我们这个民族,还想表现其它的民族,包括中东有个王子回来了,马上就扑到地上吻他的土地,他这也是重逢啊。我那幅画里面就有这个亲吻大地的人嘛。所以有人认为我的画里有画外的思考,因此具有一定的哲理。邵大箴先生在一篇文章里有过这样的评述,「虽然当时我们接触不是很多,但是我从他的画里面看出戴卫这个人是一个关心人类命运和祖国前途」。人类的命运是共同的,很多人不懂,觉得我的命运和他的命运是不同的,但实际上从总的宇宙观来看人类的命运是共同的。所以我才产生了一种联想,画了一批带有哲学思考的作品,以《钟声》为例。我们人类自古以来多少盲目的追求,又有多少愚蠢的盲目,而且带来了灾难。你比如说无休止的开发,对生态平衡的破坏,现在这个不用说大家都懂,人口的爆满,种族之间的隔阂、仇视、敌对,民族的纠纷等等,还有战争。什么是战争,战争就是政策的继续。这个国家要推行他那样的政策,那个国家要推行这种政策,推行不走,就用战争解决。人类最愚蠢的,是自相残杀。所以我画《钟声》,是不是可以让人们猛然的警醒一下,是不是什么地方有一个钟声敲响了,让我们伫立思考一下:我们是从哪里来的?到哪里去?总之引发人们去思考,所以我画这幅画。一九八九年在中国美术馆展出的时候,我就感觉,从小孩到老人,祗要从这幅画前走过的时候,他们都要驻足在那个地方看看什么意思。不一定我所讲的大家都认可,但是他们多少有些思考。《钟声》现在已经有几十个国内外的诗人写了诗,《星星诗刊》还专门为《钟声》搞了同题诗会,好多诗人都写了诗,这些诗都不同,就是每个人对《钟声》的理解不同。这就是它的哲理思考。哲学思考它的深度高度就在于它让你去思考,而并不是简单的指明了一个什么问题,不像是简单的符号。什么是符号?这边男厕所,那边女厕所,这就是符号,男的走这边,女的走那边,这就是简单的图画,但它却不是艺术。

          记者:那么一千个观众可能就会对《钟声》一千个理解。

          戴卫:我认为是这样,祗要他愿意去看,当然也有人不一定愿意去看。

          记者:我看到《钟声》还有一个特点,我是在网上看到了这幅作品的,很多人,我发现您画他们的衣裳都是用山水和花鸟画手法画的。为什么在您的人物画作品当中有很多山水画和花鸟画的影子,您从什么时候开始设想将山水画和花鸟画的技法融入到人物画当中去的?

          戴卫:这个就是我对传统的认识,我虽然好像发表的,或者你们现在接触的大多数都是人物画,实际上我也画山水也画花鸟 而且我长期临摹山水花鸟。因为中国的山水花鸟在笔墨上积累了很多的经验,而且有很多优势。它在放任自流方面要比人物画有过之而无不及。因为人物画有的时候还不能太放,你不能鼻子画得很高就像外国人,你不能人完全画得不像人,你太欺世了。但山水、花鸟它多一笔少一笔,往这边弯一点往那边弯一点,它不同。所以它容易发挥笔墨的作用。所以我要临摹一些山水花鸟的东西。中国山水画花鸟画神奇啊!中国的山水花鸟,它不叫风景画,不叫静物画,叫山水花鸟画,这个了不起啊!你看西方的那个静物画,他总是把那个鱼画成死鱼,翻白眼的那种。牛肉啊或者野鸡啊,牛肉一大片,死鸡一只,他这么搞,为什么,静物,静物他祗能画静止的画面,非常死板的那么去画。当然这也与古代游牧民族对狩猎物的占有感有关,现在他们也不这么画了,因为他们的一些静物画让人看了非常恶心。我们花鸟画画的都是鲜活的生命,施大爱于自然。

          记者:但是为什么很少有人把这个山水花鸟画融入人物画当中,您为什么要做这样的尝试?

          戴卫:这就是我的课题定的和别人不同。人家有人家的招数,我有我的招数。大家都在探索嘛。不过我除了把山水、花鸟笔法融入人物画的同时,我还很注重书法金石的研究,我们曾提到「书画同源」,其实中国的书画不仅同源,画就是书的形式化。有了秦汉的篆隶、六朝的行草,才有汉唐的线描「吴带当风」「曹衣出水」之类的绝佳用笔,才创造了今天以线造型的基调的中国画。而每当书法的发挥,都会带动绘画的发展,宋代是中国画发展的巅峰,它集中国书法之大成,才产生了宋以后的明清文人画讲求笔墨韵味的极致。要说金石,那就更早了,甲骨石鼓上的凿痕,殷商以来的青铜器的铭文器物,统称金石。后来的人研究它叫金石学,并传其成为中国书画以及审美的美学依据,你看这也算是回望传统的重大成果。为什么历代画评者用「高古」两字来评价当时的精品力作,就是这个道理。

          记者:谢谢您今天花了这么长时间给观众解读您自己的作品,给我们讲了这么多有意思的道理。

          戴卫:我也谢谢你们认真的工作。最后我还要说:中国画发展到今天,回望传统是表现出我们中国画家的自信,祗有回望传统,我们才能认祖归宗,祗有认祖归宗,才有名符其实创新的中国画。传统是支接力棒,它不仅意味着过去也预示着未来。

            :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雕塑家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雕塑家网]的价值判断。
        推荐艺术家/
        艺术商城/
      Processed in 0.058(s)   8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