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汲平2012-06-01 18:02:07 来源:中国雕塑家网
曾成钢访谈:
1、请你简要谈谈《鉴湖三杰》作品再现的三位人物及他们的英烈事迹
答:今天,要我谈这作品中的三位人物,我仍然觉得他们是一代令人敬仰的豪杰。我感到“鉴湖”与“三杰”非常匹配。鉴湖乃历史名湖,是绍兴人的“母亲河”。1800多年来,其独有的湖光山色,可谓尽享风流。历代有诗人游览泛舟鉴湖,使这里的诗文大放异采。明代袁宏道遗咏:六朝以上人,不闻西湖好。可见鉴湖魅力之份量。鉴湖三杰是指秋瑾、徐锡麟、陶成章。这三位都是绍兴人,同是当时“光复会”爱国主义的革命党人。秋瑾,又称鉴湖女侠,是近代杰出的民主革命者,她是中国近代为革命献身的第一位女性,牺牲时32岁。孙中山先生为秋写了“巾帼英雄”亲笔题词。徐锡麟,近代民主革命先烈。曾经和陶成章等人一起创办大通学堂,培养革命力量。1907年7月6日在安庆抢杀巡抚恩铭而被捕,次日凌晨被害。年仅35岁。陶成章,民主主义革命活动家,中国辛亥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领袖。于1912年在上海广慈医院遇害,年仅35岁。被称为“浙江革命党魁”。
2、这件作品是研究生阶段的毕业创作吗?选择这三位人物进行主题雕塑创作的原始动机是什么?
答:是的。创作这件作品,那时我正在中国美院读研究生的第二个年头。当时我的课题方向是雕塑创作研究。根据我的爱好,导师沈文强先生希望我走出一条即具有现代意味,又有民族风格与中国气派的雕塑创作道路。我带着这样的问题,我想这个题材也许能做些尝试。当时我有种强烈的愿望要表现“光复会”三位人杰。这与我在绍兴六年的工作生活有关。因为工作中接触了有关这段历史。我曾经仔细收集过这方面的的资料,并做了一些图像与重要资料研究。这些历史文献资料,深深地吸引着我,一是他们那种爱国主义无畏的精神气节,为了民族的进步,为了革命理想而奋不顾身,视死如归。二是他们的崇高品德,不贪图享乐并与黑暗势力作坚决的斗争。三是他们的生与死年龄前后相仿,几乎是同生共死。在他们暂短的生涯中充满着神奇的色彩,故事生动感人至深。四是他们的形象气质和性格特征具有鲜明时代特点。
3、这件作品在1989年举办的第七届全国美展上获得金奖,你能回忆一下当时圈内外的人是如何评价这件作品的吗?
答:“鉴湖三杰”出现在第七届全国美展,获得了高度的评价。但我还是比较平静对待。当时对我进行报道的新闻媒体和有关学刊物,有这样的评论:“这件作品塑造了辛亥革命前,于1907年被清政府杀害的三位中国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家一一秋瑾、徐锡麟和陶成章,作者着重人物气质的刻画,艺术手法上简洁和夸张有度的写意性,今人耳目一新。”
“作品具有简洁概括的塑造语言,错落有致的空间布局。拱型结构意喻的庄严,钟型轮廊产生的铿锵之力,取得近乎完美的形式感与内在的精神力量的统一,堪称新时期人物纪念性群雕有所突破的力作。”当时,这件作品是我第一次参加全国美展,而圈内对这件作品有这样高的评价,对我是莫大的鞭策和鼓励。
4、以我个人的理解:这件作品能够获奖,除了这件作品表现的是革命先行者的主题之外,还在于作品在艺术本体上的探索价值。也就是说,一件作品除了有积极的主流的价值观之外,人们希望在作品中看到更多的对艺术形式的探索,对艺术本体语言的实验与革新。请谈谈,在创作这件作品时,你怎样思考这件作品的形式语言和表现手法的问题?
答:对,这件作品能获金奖,一是主题内容,二是表现形式。当时,我创作这件作品,首先是历史上这三个人物那种独特的精神魅力紧紧扣住我,在我的印象中,秋瑾、徐锡麟、陶成章常有呼之欲出之感,我觉得与他们之间很近。我的创作思路是清晰的:一是要表现出他们那种大义无畏的精神特质,描述艺术的语言必须是简洁和明确的。二是要借用历史文献资料,以雕塑的艺术语言进行构架、提炼和转化。当我把三位人物并置在一起时,他们的服饰造形提示,作品的型体结构必须是整体和静穆的。三是据这三位人物各自性格特征,对形象的理处手法必须是夸张和强化。四是我想在这件作品上进行一次深刻的人物纪念像创作实践。借此,诠释自己对雕塑艺术本质的理解和感悟。
这件作品题材,提供一个合适的契机,能使我比较好地实现和表达我当时创作所要达到的作品风貌。作品宗旨的关键词是:纪念碑式、站立、简明、崇高。一是要力求精神的内在力量的表达。我试图借鉴中国青铜器的造型和古代传统雕塑原素进行提炼和吸纳,寻找一种明确的造型语言格式,要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的伟力感。二是要力求把这三位人物并置于以一种东方与西方触合、传统与现代的语境中,来塑造人物内在的特定的时代感。
5、从某种意义上讲,《鉴湖三杰》属于纪念和歌颂型的主题,但是这件作品一改我们之前习以为常的以苏联为代表的纪念碑雕塑手法,以及以法国雕塑为代表的欧洲写实雕塑手法,而将中国古代雕塑的写意性手法融入到作品中。更直接点说,《鉴湖三杰》对人物的刻划,不求西方古典写实雕塑的形似,而以中国传统雕塑的神似作为作品追求的目标。请谈谈,在创作这件作品时,你是如何理解和运用中国传统雕塑语言的?你从什么时候开始自觉地转向研究中国传统雕塑语言。
答:我对中国传统雕塑语言注意研究,好象是我骨子里的事情,如我对书法、国画有种天然的联系,因为我们都是在这方土水长大的,接受传统是一件非常自然的事。我认为中国传统雕塑语言中一种非常可贵的东西,那就是非常直觉意象的语言表达方式,具有高纯度的、高清晰的、高浓度的、高心意的视觉感。中国传统雕塑所追求的“意象”不是简单的那种所谓“写意”,是以极为工整而极度夸张与想象浪漫的综合体。追求一种“画山是山,画山不是山,画山还是山”,称谓之“意象”的艺术境界。可见“意象”是一种“意”的表“象”。这个“象”是有了“意”的“象”。刚才我所谈到的具有“四高”的视觉图象,我试图把这些感受注入“鉴湖三杰”主题创作实践中。当时的创作,我想必须要达到一种自我心意中所追求的形式语言意味。
6、在当时,这件雕塑作品的形式语言是新颖的,也可 以说是“前卫”的。为什么说它是“前卫”的呢?因为,我觉得这件作品与80年代中国美术界推崇现代主义和形式主义的艺术思潮,以及强调艺术表现个性和语言探索的大环境分不开。当年的浙江美术学院,就是“八五”新潮美术运动的重镇之一。我之所以说这件作品是“前卫”的,还在于,在“八五”新潮期间,大多数人走的是学习和模仿西方现代主义艺术的道路,但是你却走向了中国传统艺术,从中国古代雕塑中寻找与自己的艺术个性相契合的形式语言。你将“传统”与“现代”铆接起来,让我们看到了中国雕塑走向现代的另一种可能性。也就是说,中国雕塑走向现代的可能不只是存在于西方现代艺术的模式中,它也可能孕育于中国传统艺术之中。请你谈谈,80年代以来的现代艺术思潮及西方现代雕塑艺术对你个人的影响,你如何思考雕塑语言的转化问题?
答: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关键。当年风起云涌“八五新潮”,我一概不知。那时正是我大学本科毕业后,在比较偏远的东阳苦读外语,准备考研,两耳不闻窗外事。直到六年后,1988年我考回母校继续深造,此刻,我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恶补和关注当时种种思潮。但最终我的重心还是落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我的选择是本能的,也是理智的。我清楚地感悟到中国的文化思维模式,与西方的思维模式是完全不同的。简单地表述,中国人偏感性,西方偏理性。而偏感性的中国人对事物的反映和表达,好象天然是艺术家,这从中国古人造文字符号就可足以说明。西方的艺术从“模仿”说、“印象”说、“抽象”说、“解构”说等等,经历了种种的视觉革命,给人类提供了丰富的视觉空间样式,当我们把这些浏览,或者进行单独地审视,给我们印象是深刻的。但是,中国的雕塑如何往前走?怎么走?走到那一步?今天我该怎么做?这一系列的问题亟待思考。我认为中国当代雕塑不能仅限制在西方现代艺术的视觉经验模式中,要走出第三条道路,即不是复制传统的,也不是纯属西方现代的,而是借传统与现代为两翼自成一体,自由邀游。
八十年代以来西方现代艺术,对我影响最为深刻的是布兰库西、亨利摩尔、考德尔、贾柯梅蒂和奇利达等等。我对思潮不那么敏感,也许是雕塑专业特点所致,行动思维比较缓慢。我对自己喜欢的作品仔细研究,从解读他们的作品中,寻找与中国传统形象造型语言相对应的符号原素,搜索他们的作品现代性图象基因秘码,弄清他们创作初始与结果的过程演变。有人认为西方的现代主义是把表现的事物平面化。这对平面绘画造型而言是成立。但对于雕塑而言,我认为恰巧相反,现代主义是把传统雕塑的“团块”分解,空间变得更为复杂和通透。不是平面而是更为抽象、更为丰富的形体空间。另外,我注意到在创作如何研发语言的格式,逐渐形成风格力量,这是大师们的共同信条,就是沿着自身确定的“母题”广积粮、深挖洞、要称霸!
我在研究生阶段开始了疯狂的系列式的创作。同时进行三大系列创作,“动物系列”“人物系列”“梁山好汉系列”。从某意义上讲,近三十年的雕塑学习、实践与探索,初具规模。
7、《鉴湖三杰》反映出来的创作方法及艺术取向,实际上贯穿在你后来的雕塑创作中,成为你持续探索的艺术问题:传统雕塑语言的现代转化问题。你硕士研究生阶段的毕业论文,谈到对中国古代青铜艺术的再认识,并且这一时期你陆续创作了《动物》系列和《梁山好汉》系列,这些作品在形式语言上的创新是非常明显的。在这些作品中,我们既看到了西方现代雕塑大师亨利?摩尔、阿契本柯、贾柯梅蒂等人的影子,同时也体会到它们与中国传统艺术存在割舍不开的关系。请你谈谈,在《鉴湖三杰》之后,你是如何思考个人的艺术创作问题的,以及你个人的艺术思考又是如何体现在你后来的雕塑创作中的?
答;自“鉴湖三杰”之后,不久我硕士毕业,并在中国美院陈列馆举办毕业汇报展,三十余件作品,满满当当一展厅。当时在美院算是一次不小的震动。“动物系列”和“梁山好汉系列”,这批作品可以说明确了我的雕塑艺术创作路线。论文“我与青铜器”讲述了中国青铜器对我雕塑创作的启示和影响。从严格意义上说,青铜器属于礼器,而我把它视为雕塑,这是因为我用雕塑的眼光来解读。因为青铜器是国家之重器,具备了雕塑艺术的精神本质和造型特征,阅读之无比的过瘾。一方面在青铜器身上,我发了取之不竭源泉,具象、抽象、象征、想象、意象等等。那点、线、面、体的各种造型与纹样经过几千年演变和造化,无比的丰富多彩。我努力使这种感受转化成自已的语言词汇。另一方面我主要将视线盯在现代主义的作品上,这彻底解放了我的雕塑空间形态观,我的雕塑空间形体出现了神奇变化,我认为雕塑的正负空间是一对孪生兄弟。再者,我把雕塑形体线形化,用抽象的语言组合而达到一种意象语境。这语境最终的建立,是靠对中国文化的感悟,这一点非常重要。
8、从1989年创作《鉴湖三杰》到现在,已经过去了20年的时间,回过头来,你对自己创作的这件作品有何反思和再认识吗?在这20年中,中国雕塑艺术得到了迅速发展,雕塑艺术的观念和形式语言趋向丰富与多样,越来越多的雕塑家认识到从中国传统艺术,从中国本土现实生活中,挖掘雕塑创作资源的重要性。你是如何看待中国当代雕塑艺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以及在传承中进一步创新的问题?这些艺术问题的深入探索,对未来中国雕塑艺术的发展有何意义及价值?
答:时间真快,20年弹指一挥间!来不及回头呀!这件作品对我来说是极为重要的,它把我带到一个新的雕塑创作高度,是它建立起我雕塑创作坚持要走“第三路”的信心和决心。如果说要反思和再认识,我想可以把作品推敲的更加到位,制作更加精良。现在还有些遗憾,有人说雕塑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
改革开放30年的中国雕塑变化与发展,是迅猛的。我们以当今中国雕塑所呈现的整体面貌与成果来看,是令人鼓舞的。我认为,中国雕塑经过近百年几代人的努力,学习与实践、借鉴与创新,尤其是近20年间,己经逐晰清晰地建立起当代中国雕望如何走出一条属于自已的第三路线。我们可喜地看到对中国的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和开发成了越来越多人的共识。雕塑家们自觉地开始反思和再认识,中国文化与传统雕塑,西方各种主义与流派。在这方面已经相对有自己的面貌。如港台的杨英风、文楼、朱铭、张义,内地的现有钱绍武、胡博、刘政德、田世信、曾成钢、付中望、展望、李秀勒、陈云岗、张永见、刘永刚、蔡志松、王少军、张伟等。在其他画种领域,利用中国传统文化资源更是丰富多彩。艺术家谷文达、蔡国强、徐冰、吕胜中,纤维艺术家施慧、梁绍基等,为中国文化传承与借鉴、创新与发展做出可喜成绩。
从这些人群的作品,我们至少可得出一个判断,一是他们共同的特点是对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从不同层面、角度切入、利用和挖掘。二是对西方现代语言的借鉴和转化,构建自已作品形式语言。三是对竭力创造使中国的本土语汇用现在时态参与国际对话。
这个话题在当代的中国可能还要继续下去,因为百年来我们对中西的问题,我们一直自觉或不自觉地讨论,焦点是“全盘西化”、或“西体中用”或“中体西用”。在中国文化艺术界提出民族化的问题上,有人认为“越是民族的就越是国际的”。我认为这句话在今天是可以商榷的。我认为国际化的前提,必须要懂得什么是国际通用的语言,这里有国际话语权的问题,而话语权是如何建立的,这个话语权属于谁?当今的中国文化人开始有一种自身文化的自觉,这种自觉导致一种文化的自信。这的确与中国日益强大有关。但验证当代的中国雕塑,就要把它放到美术史的框架中来审视,要把它放到国际视野的背景来考量。这里核心的问题仍然是,要建立艺术价值观的问题。艺术为谁?艺术是什么?什么是艺术?
我认为,当我们只有彻底搞清楚,想明白这些问题时,才能坚持中国当代雕塑对传统文化的再传承与再创新。也只这样才能更深入地探讨和研究,也只这样才能主动把握未来中国雕塑艺术的发展趋势和走向。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属于这个时代的力作。
|
-
-
推荐艺术家/
-
-
艺术商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