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访:王兴刚 追逐时间和力量的雕塑艺术家

      作者:汲平2012-07-03 14:54:59 来源:中国雕塑家网

          (1/3)

          (2/3)

          (3/3)

          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以《追》系列雕塑作品而广受关注的艺术家王兴刚最近被施华洛世奇总裁 Gernot Langes-Swarovski 从众多杰出艺术家当中选中,负责其品牌新系列红酒的酒瓶标签设计。当艺术和时尚碰撞,会发生什么样的化学反应?
        中国著名青年艺术家王兴刚是一位善于抓取运动所表现出的喜悦和力量的雕塑家。今年已经迈入不惑之年的王兴刚早年求学于鲁迅美术学院,后来远赴澳洲深造并于2003年取得卧龙岗大学 (University of Wollongang) 创意美术系硕士学位,现任教于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讲授公共艺术和雕塑材料应用等课程。1997年,刚从鲁迅美术学院毕业的王兴刚凭作品《朔风》崭露头角。这件作品通过一个大步行走的形像表达出迎着风霜、勇往直前的强烈决心。后来,他在《朔风》的基础上,创作了广受欢迎的《追》系列作品。最近,他还被施华洛世奇总裁 Gernot Langes-Swarovski 从众多杰出艺术家当中选中,负责其品牌新系列红酒的酒瓶标签设计。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位中国知名雕塑家的艺术世界。
        为什么想成为艺术家?而且选择作雕塑家而不是画家?
        儿时有记忆大约4岁开始,现在回忆儿时才知道那时我一直生长在有滋生艺术的土壤中,没有远离过它,这也许就是我生命体中不可或缺的滋养元素,自然地融入到我的血液中。艺术成了我的第一认知,但当时不知道文字语言称它为艺术,更不知玩弄艺术的人叫艺术家。其实“艺术家”只是一个尊重的称谓而已,没有人真正准确的给它界定过,在我看来称谓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否真正喜欢上它并携手一起记录你的人生。艺术的表现形式众多,为什么能更偏爱雕塑作为媒介,这个问题别人也问过我,考虑再三其实与兴趣的培养有关, 那是小时的事儿:第一、要感谢我外公,他是个民间泥塑艺人,从小就当他的帮手,递那少那的常常都是我的事;其次、我动手的能力很强,这和我小时生活在工业区很久有关,因为好像周围的长辈人人都是能工巧匠,很多东西都能自己亲自动手制作完成,从小时也就能顺其自然地跟着学,尤其对三维的结构性物体很敏感,甚至痴迷,家里的很多东西都会经过我的手拆卸、组装、再拆卸。
        灵感来自哪里?创作时的技巧、风格以及材料等,有什么独特之处?
        这个话题也常有,所以我也时常思考我是怎样思考的。我的作品灵感形态产生是很自然地从脑中溢出,不会太多受到外力干预。做自己能做的,这种创作状态是我喜欢的,也会对我的情绪是一种调节,当然不希望创作给我带来的是一种压力。俗话说“ 快的是酒, 慢的是茶”,茶是需要时间慢慢品味的,也是我对创作的态度吧!我所接受的是正宗的西方式的艺术教育,整个大学给我最多的传授是讲究科学,解剖,严格的比例等内容。学习了中外美术史,一直对那时的艺术环境产生质疑,创新之路何去何从?但很明确"学习美术史是为了更好地屏蔽美术史而不是照抄美术史",方法很重要,后来认为只有用第三个方法来创作,从结合中西的艺术文化精神中找到方法。更喜欢作品制作过程的那种状态,体会和感受瞬间融入作品,“一气呵成”的写意之感,自然,留白,透气,不将时间留给制作,不苛求细节,“意”和“神”的传达放的更多。近几年我更喜欢研究真材料的材料性,并对它们也有了深入的认识,(如铜、铁、不锈钢、各种木材和石材)我称这些真材料是“会说话的物料”,因为它们见证了岁月的变迁,已有很强的生命力。只要是真材料我都很感兴趣去尝试使用,并会根据不同材质自身特有属性和魅力与我的创作题材的不同而有机地结合,来充分挖掘并展现它们在雕塑中的表现力和生命力。当今很多艺术家选择化学合成材料的使用,如玻璃钢材料来形成雕塑最终造型,这种材料本身的材料属性就是短寿的,类同于一种流行时尚中的廉价物料,只有瞬间停留,但要说明的是我并不反对,各取所需吧!创作《追》系列的原因是什么?《追》系列有什么特别之处?为什么每款只有八个?如何构思十三个不同形态,创作出不同的外形与动作?每个形态有什么独特之处?
        刚留学回国到了北京,转瞬间对这个城市变了,变的不仅是“他”的表像还有“他”的精神。商业、资本和市场迅速催生,盘踞所有社会文化空间,这和人们的文化意识的缺失,理想主义的消退有必然的联系?快速发展的背后让我多数时候会有种强烈隔阂感,难道是我还站在90年代的时代形象里?关注身边都市文化环境与历史产生一系列质疑,作为我创作的基点。比起文字来,我更善于用我的作品说话。借助我的双手,那些无动于衷的泥巴变得活跃起来,它们把我要说的话恰如其分地显现出来。这件作品《追》,是我系列作品的一件,其实它应该还有一个更长的题目:《是什么让我们的步调变得如此一致》。马尔库塞在他的《单向度的人》中提到,现代社会由于工具改进,技术进步和物质富裕,我们接受和被迫接受的事实是,这个社会已经没有使它更合理一些的东西,无论在政治、思想,还是文化、生活领域都发展成了一种单面社会。作品数量我一直控制在8件,因为对藏家也是一个交代,太多一定会泛滥,不利于收藏。《追》系列四在2007法国Une国际国际雕塑大赛中获奖。也许是评委们读出了这件作品的产生与历史、社会的的各种现像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为什么会有创作小《追》系列的想法?小系列有什么特别和创新的地方?
        题材是没变的,只是让尺寸缩小了很多,尺寸小了携带和摆放会更加灵活,以便于喜欢我作品的朋友有更多机会收藏到它。
            :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雕塑家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雕塑家网]的价值判断。
        推荐艺术家/ARTIST
        艺术商城/TRANSACTION
      Processed in 0.068(s)   8 queries
      update:
      memory 4.108(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