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日常关注的报纸、网页,你不难发现,一本《读字》受到《光明日报》《文艺报》等56家主流报媒和新华网、人民网、凤凰网等100余家网站的推荐。《读字》被评为“凤凰好书榜”十大好书第四名。3月7日,北京一位73岁的读者还专门飞抵重庆,拜访了此书的作者聂晖。1976年出生的聂晖,在2011年由全国妇联、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摄影家协会、中国妇女报、中华女性网共同举办的“中国首届女性书画摄影大赛”上夺得书法金奖。
书法是聂晖在书、画、琴、诗上取得成就的起始。小时候,她就喜欢把自己认为好看的事物用笔画下来,当母亲带着她去学绘画时却被老师告知:学绘画可以,先练书法吧。“想到自己练好了书法就可以学绘画了,我就天天都在练。”慢慢地聂晖养成了习惯,每天一定要练习写字,后来她也如愿地学了绘画。
“抄写《论语》《老子》,汉字简化后容易写错,也会生出疑问,为什么这字要这样写而不那样写?”聂晖说,比如“裏”与“里”在繁文中都在使用,但前者是表示里外,后者表示里程,很多人写繁体时全部直接写成裏,因此聂晖慢慢地开始研究文字,然后将自己的所获都一一记在笔记本上。《读字》是聂晖和先生谢飞东根据长期积累的笔记整理编写的。
“我们从头到脚充满了西方元素,大家的意识也正在西化。久而久之我们身上还会有多少中国气息?”聂晖说,出版《读字》一书,她希望能够引起更多人对中国汉字的兴趣,让人对汉字的起源、发展与演变有一个生动直观的印象。在书中,他们还对中国汉字的构形奥妙、字义意味及与特定汉字相关的历史故事作了别致的梳理。
聂晖勤学更勤积累,除了研究笔记外,她还向记者介绍了她的《聂晖心语》,上面的每一段话都是来自于她生活中所想到而随时记下的。或写在纸上,或存在手机里。在和记者谈幸福时她说,幸福是我们的终极目标,但我们常常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迷失自己,丢掉幸福。说到此处,她又拿起笔将这些写在纸上。
在《聂晖心语》中有这样一句话,对生活知足,所以常乐,对艺术不知足,所以常进,乐而有进乐未央。
对聂晖而言,言琴而不诗,诗而不书,书而不画,画而不琴,都是遗憾。聂晖说:“在中国古代,这些是不分家的。它们可以互相取经。”因此,她的作品里,总是诗中有画、琴中有诗。重庆市评论家协会主席周晓风评价说,读聂晖书画,有宁静淡然之气,若身在世外桃源、深山古刹,使人暂时忘却都市之喧嚣、红尘之纷扰。聂晖笔下的诗、词,又总能让人置身于画中。
谢飞东说,要说聂晖哪一门最精真的很难抉择,因为每一项都有着她的独特,她又能将其融会贯通,确实很难得。聂晖很注重字外之功、诗外功夫的追求。“技与道是相融合的,对外要提升手上功夫,对内要增强修养,用心体会。”聂晖说,她追求做到以技入艺,以艺入道,以道驭技,勤于技、修于艺,合于道。这样才能把自己的思想、体会融入每一副作品,让作品拥有灵魂。(本报记者 许真学 通讯员 李伶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