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正有形 圆润有势

      作者:邓凯2015-08-18 15:09:51 来源:中国美术家网

        ——访王亚平紫砂工作室随笔

        地点:在紫砂之都宜兴丁蜀古镇的青山田园环绕间,王亚平的工作室坐落于一湾小桥流水的静僻之处,这里明朗朴素, 路径通坦,自然雅致, 风格独具,别有韵味。周边栉比鳞差的陶瓷堆垛和比肩接踵的紫砂工坊,无不透露出浓烈的陶瓷艺术氛围,烘托出一幅纯朴、恬静、惬意的世外桃源景象。

        介绍:王亚平作为一名大学教师,艺术的导化者在传承发扬紫砂陶艺的事业中不断开拓,自度度人,自觉觉他。他以对传统紫砂制作的虔诚态度和现代陶艺创作的开拓精神,担当着以发展紫砂陶艺事业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带着传统走出传统,立足创新不断创新。

        追求:亚平潜隐于这一方古老紫砂产地的净土,把持着心底的思念与企盼的最高形态,在当代艺术不断拓展的空间里,追求着艺术的内在精神,即对艺术的本真、完美、神圣的坚执。在与亚平的对话中可以明显感觉得到,这些仍然是他内心的依赖和准则。在这里他“找到了灵感,找到了表达自我情感、自我心境的载体。”以独有的感悟,反映在他的创作中和作品上。他的作品是天巧之授,是他艺术精神的化身,是神形合一之物。心与物相合之时,心灵就会摆脱忧烦,从对物的形态追逐中得到救渎,观照出物与心之间的相互投射,得出美之感悟。正如《范曾谈艺录》中所说“也许只有我陶醉于这种远离尘嚣,宠辱两忘的境界之时,我更接近了大自然的真、善、美的本性。”

        艺术:对于长期生活、工作、教学在紫砂陶产区,并进行创作的王亚平来说,紫砂在现代作品中的创新运用也意味着对与之伴随的文化资源的重新认识和运用。这对于艺术家来说无疑是一个挑战,艺术家的文化背景、艺术视野和个人修养等因素决定了艺术家在面对过去的文化资源时候看见了什么和如何去运用。这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艺术作品的最终面貌。在亚平的作品中,一方面,当然地延承有包括他的老师张志安教授在内的前辈师长那样的风格、标记和形式美感,那些不同字符形态的组合,参差的空间构成意识、简洁和谐的釉色搭配以及紫砂的机理体现;另一方面,在作品面貌、构成方式、形式气势、观念的表达上也传达了现代设计艺术等等多种艺术形式的融合涵养。这些在其作品中是可以体会到的,作为身处小镇兼具这样广域视野的艺术家,这使他运用起紫砂创作作品时能穿越形式的层面,而进一步深入文化的层次,通过更加宽广的文化视域解读民族的文化资源,让紫砂不仅仅作为一种材质,更作为一种文化的载体,来得到广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他的作品不仅适合在展厅里,同时也适宜植根于千千万万的当代普通民众的厅堂之中。

        理论:《易经》中说:“形而上谓之道,形而下谓之器。”在世人的心目中,世间万物都有其形和势,人们往往把实体的有差别的器之外态描绘与形相联,而把无差别的道之内涵精神与势相关。在亚平作品中形与势的借依表达了作者的胸次学养,天性人品,体现了他对自然之美进行观照时的体悟。亚平在创作过程中不仅能理性地、体察入微地观察所要描绘的物象,同时更重要的是他能被自然之美的气势所感动,达到依形取势之境界,而这种境界的获得,并不脱离形的本身,在这种状态下所传达的艺术精神,是势的个性表现,但却更能够直达物象本质。就紫砂的艺术创作而言,创作中的实践过程往往会成为理性探索的某种障碍,在这种障碍之下,诉诸指尖刀锋的雕塑有时余下的,仅是所要刻画作品之表象形式,那些真正令受众感动的、从客观物象中抽象出来的势的把握,常常会不得要领,而亚平却能在创作之中通过高度自觉的、能动的即兴发挥,让心灵在更为广阔的艺术空间里表达出个人的气质与理性之沉淀以及形与势的结合,其作品使观者的心灵也同时在领略作品过程中得以丰富。范曾先生曾剖析这种由“形”而入“势”的抽象过程,即“远离物象,走向形上”,“势”是形而上的存在。当然,形与势的和谐的表达,也来自于其方正的秉性和圆润的良善天性的流露。正如佛家的“梵我如一”,道家的“体道合一”。

        文化:中华数千年的陶瓷文化使大家都熟悉秦俑、汉瓦、 唐三彩、元青花、宋紫砂。也知道紫砂壶在中国的艺术史和陶瓷史上占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古代文人雅士梅尧臣、苏东坡等也都曾留下对紫砂壶的赞美诗句。亚平作为极富创新力的艺术家,在利用本地传统资源时,能以紫砂为起点,承载起丰厚的历史文化传承,开拓性地应用紫砂创新出不限于茶壶的大件紫砂作品,他的作品有的甚至达一、二米高,给人以奋发昂扬之韵,雄健伟岸之气,浑然天成。他能创作出这些既使我们熟悉又如此不同于以往的紫砂陶艺作品,就不仅仅是表层地挪用文化符号这么简单的事了。这是形与势的转化,这种转化只有深刻到创作者的意识里才会行之有效。从观念上转变传统资源应立足于当下社会情境,而不是肤浅的表面文化符号的拿来主义。亚平在转移原有形态的体现意义上有十分敏感的直觉,他长期倾注于艰辛的紫砂艺术创作中,他敏锐而具创新性的视角使他在平凡和熟知的材质中找到需要的精神载体,而找寻的必然结果则帮助将想象与传承很好地统一起来制作出所需要的表现形态。这使我们看到了切入问题的方法:一个平凡而普通的形态在亚平的转换和创造下,可以传递出思想的愉悦和文化的感染力,使司空见惯的紫砂从久远的历史深处展露出人性的温润,这个过程是耐人寻味的。它不仅告诉我们,当久已存在的事物改头换面重新出现的时候,会给熟悉它们原始面貌的受众带来新的感官享受,同时它还提醒我们注意亚平是如何通过机智地挪用不同文化元素并重新组合,使文化年轮的差异在相互嫁接中形成的作品,给观众视觉之中产生张力,产生气势的。作品能否打动人,作品能在多大程度上打动人,往往取决于创作者寻找、制造这种“势”的才华与能力。

        植根:艺术的创新一直都是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亚平的紫砂创作,来自于他在艰辛艺术生涯中不屈求索的过程和对社会的感受。他不是面对生活素材不假思索,不去用心领悟,就能凭空创新的。我们知道,不管是谢赫的“应物象形、随类赋彩”,还是石涛的“搜尽奇峰打草稿”,无不建立在生活感受的基础之上。当郑板桥写出“衙斋卧听萧萧竹”, “一枝一叶总关情”时,就产生了板桥的“笔下之竹”,依着这条经络及至今天亚平的“手中之作”,都映射出艺术来自于生活,这句真言,不然,纵使“众里寻他千百度”,也难以获取。这其中包含着亲见与体验,包含着追忆与思索,更包含着长期的思想的、生活的、技艺的、文化的积累和修慧。往往看似几刀简练的雕琢、几道随势的裂痕,几分糙刻的肌理,却都有着它立体画卷般的审美寓意,都体现了生活之美,艺术之美。面对着一件作品,若要将它塑造出来并不费力,但如何凭瞬间的感觉捕捉到蕴藏在作品里的内涵,将人们心里不可言说的觉悟通过器具的形与势写照出来并成为人们所共赏的艺术佳品,这便需要艺术创作者蓄势的修炼。

        创作:现在,在亚平的创作中,紫砂不仅仅是充当作品的材料这么简单,陶艺也不仅是粗糙的泥、水、火的混合,它是传统材料在现代科技与当代文化的相互交融中的再创造的尝试和运用,是现代陶瓷创作语言及现代雕塑制作技法,探索陶瓷艺术的新工艺、新技术的综合体现。作为有着传统文化背景的艺术家,亚平不仅利用传统的紫砂来得出一种当代的表达方式,更是用来寻找出传统与现代的一种有效的沟通和交流的媒介,通过这个媒介,古老的紫砂绽现出新的艺术表现形态。

        作品:紫砂制作是一种四维创作,亚平在每一件作品的创作上都要花费巨大精力,作品的每一寸肌理、纹饰他都要亲力亲为精心刻意。形与势的交错不仅要体现在紫砂外在的成型、雕塑、修饰上,还要体现在紫砂的内在整体表现势力上,更要体现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上。这种刻意的过程是对自然之理与人文之理的运用,比如做一件紫砂作品,必须了解紫砂的特性、可能的肌理,但有了这些认识,还不等于就能做好一件传世的紫砂作品,更重要的还在于设计、雕琢时的蓄势,也即“成形贯气,得势益彰”的过程。这个过程当然需要在创作中去体验,在炽热的窑火中熔汇渗化。巨型紫砂制作技艺难度高,更易因受窑火的影响而爆裂,这些作品融设计、雕刻、书法、绘画于紫砂之中,不仅仅是技艺上的创新,更能反映出一位制作者的创新精神。从历次得奖的情况来看这些作品都取得了较大的成功、甚至于在国内外引起轰动,这种创新体现了亚平的智慧和才能。

        未来:亚平运用传统的紫砂材料和雕琢工艺,借鉴现代的艺术形象资源, “带着传统走出传统”这个意味深长的话题。它给了我们很大的思考空间促使我们去思索;什么构成了传统?走出传统的背后是什么?如何才能有效地走出?在中国当代艺术情境中如何能够跳出我们对传统艺术形式的思维定势,颠覆对古老文化资源的习惯性认知,因势利导完成自身的现代嬗变,让传统与今天形成一条精神上的脉络,联系过去,通往未来,又承载当下,在亚平艺术探求的不断延续、走出和生发中可以给我们以启迪。紫砂不仅可以通过壶的形态作为茶具在今天的文明世界传承,也可以通过亚平的作品来丰富紫砂文化资源,是后人可以挖掘的文化宝藏。

        关照:对于艺术作品的欣赏我们往往追求精神的含蓄和表现形式的洒脱,当然也与个体之审美能力有着紧密的联系,而最终能否经得起评判的依据,则是它能否与在特定的人文环境下的受众营造出相同的语境,在此语境下产生的交流和共鸣,既是对艺术家本人的文化素养和艺术品味的认可,也是对作品本身的欣赏和认同。亚平的作品提醒人们从历史的,而非片断的;从全民族的,而非区域的文化视域去看待紫砂作品。也许亚平的作品在当下森罗万象的艺术呈现中显得并不时尚,但无疑是经典的。它带着中华文化的积淀,透露出一种润厚的力量。在深厚的文化积淀里,亚平对艺术、对创作的作品充满了自信,这种自信来源于他的智珠在握,来源于他对传统文化的领悟探究,来源于他对世界艺术容纳的胸怀,这些在摩挲亚平的作品时都能感觉得到。刘勰在《文心雕龙注释》中有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亚平的紫砂作品寄托了作者的情意,常常给人以方正有形,圆润有势的感觉。正如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所说,当我们 “以美的态度观之于物,则心境愈自由,便愈能得到美之享受。” 看了亚平的作品以后无疑会沉浸在美的感受中,以致爱不释手。

        作者:邓凯  教授 研究员高级工程师 硕导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创意与艺术设计学院 院长


            :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雕塑家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雕塑家网]的价值判断。
        推荐艺术家/
        艺术商城/
      Processed in 0.067(s)   8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