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曲靖行

      作者:汲平2011-11-03 16:36:41 来源:中国雕塑家网
        8月10日



          在云南三年,曲靖始终是我可望而未及的地方,挂友老八王润在这里挂职副市长,也许是曾在这跟他喝过一次大酒,让我终生难忘,曲靖离昆明很近,交通又很顺畅,高速公路通达全市的各县镇,或是这便利的交通让我总觉得曲靖离我很近,多少次开会,多少次动意,多种原因而与他无缘相聚,到了就要告别,云南之际夫人一再催促并批评我总是忽悠曲靖的朋友们,就在我再次告之朋友,我真的要到曲靖走一走看一看时,朋友们还戏说:“别又是狼来了吧!”其实总不让我迈不开步不是别的,而是在我的心里总觉得曲靖是云南的工业矿产城市,灰尘茫茫的,除了万亩油菜花外,没有什么好看的,那犹如窝窝头样的山头的确很不入画。这才是我几年来未涉足曲靖的真正原因。



          在妹子云霞的陪同下,我们一早就从昆明出发,一年多没有到曲靖了,这里的一切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雨季的天空高高的,一片片云团快速飞过,一会儿阳光灿烂,一会白云遮日,很是清爽。到了沾益古镇赶紧打电话告诉好友钱德伟“我们已经到了你的出生地——曲靖。”他高兴的派夫人杨岚全程陪同,杨岚在政府中工作,我反复告诉她千万别惊动当地政府官员,否则又免不了喝酒应酬,我只想静静地在这里走一走。



          下午在东盛浦总的陪同下,我们驱车十几公里进入珠江源景区,杨岚说:“珠江源这个地方不去遗憾,去了更遗憾!”六月后的雨水,让珠江源的田野和山冈郁郁葱葱的。当地人讲,持续半年的干旱也没有能让珠江源头枯竭,来到这里站在珠江源头让我觉得很纳闷,这是一股从马雄山肚子里淌出来的水源,都说马雄山山高林密,而放眼一望却看不到山顶,看着那从山肚子中淌出的一股清泉,无论如何也不能把他与我国第三大江——珠江联系在一起。这看似清泉般的涓涓细流是珠江三角洲的母亲河!这条全长2210公里长,流经九个省区的大河灌溉着数千平方公里的土地!养育着亿万子民,让我不竞赞叹。正如先人所言,海不拒江河而浩瀚,涓涓细流日夜奔腾不拒溪流而成就江河,人又何不如此呢?只有把自己的生命汇入到时代的潮流之中去成就一番事业!坐在珠江源,我不禁遐想,我不过是这沧海溪流中的一粟,只有投入到这欢腾的奔流中,生命才可能绽放出光彩。《丹青云南•神韵楚雄》画展结束后,我总想今后的艺术之路应如何开拓,如何进展?而今站在这珠江源头让我启悟到了:生命不息的真谛。



          我是一个俗人,这三年可以说我是面对自然风情,背对画坛烟云,而当我又一次不能不面对画坛,面对书画市场,面对……我可否还能像这三年一样地让心境远离尘嚣,远离那物欲横流的大千世界?并在他面前守住,心静如水的思想境界与良好艺术心态,我不止一次地审视自己,当我再一次重新回到北京前,我总觉得自己又将陷入一种世俗的纷扰之中。



          面对眼前的一湾江水之源我任思绪驰骋,任感情放飞,我真的有些踌躇,有些胆怯,更有些迷茫。想着将要离开云南,离开这滋润了我三年的红土地,眼窝总是湿湿的,泪水如同眼前的江水一样不断涌出。“来咱们与珠江源合个影吧。”夫人的呼唤让我从思绪中走出,是该与这大江之源合个影。



          离开了珠江源,我并不遗憾,因为我从这里感悟颇多。云霞说:“我们应该去登马雄山。”时间还早,我接受了这个提议。我静观这座大山,从远处看,看不到山的样子,它只是大地上高起的部分,用不着抬头,所谓高山仰止。蒲总说:“只有登上马雄山才能知道山有多高,水有多长,这座能孕育三江之水的雄山峻岭,很是令人难思其解呢。”



          开着汽车在绵延的马雄山绕行,车开到一座寺庙前,大家坐在山中,天下名山一般都是高大险峻的,云遮雾绕的,而这座山,确实什么奇岭都没有。但它却对每一个前来观瞻的山客敞开胸怀,当真一览无余。这种登山的意境我第一次领略。我没有爬到山顶,而是顺着来时的路慢悠悠盘旋而下,远处的珠江源南北盘江,不息地流淌,永不回头地向着大海奔去。我觉得自己也该抛弃这三年的往事,把更多的思念、依恋留在这红土地之上,重新去翻开自己人生的篇章,我感到人生应该抱着自强不息的精神在自己认定的艺术追求之路上跋涉,我只能顽强的拼搏下去,无论面前的诱惑如何,都该沿着自己三年来开拓的道路走下去,就像这生生不息的珠江源不惧大山的阻隔,不惧路途坎坷。丹增书记鼓励我说:“你是一个把自己的生命交给艺术的人,一个能把生命溶入到艺术追求的人,一定会进入神圣的艺术殿堂。”我相信这句话。



          归途,看着广褒的原野上种植的一片片万寿菊,金华灿灿在夕阳的照射下摇曳着将大地染红。



        8月11日



          不来曲靖真不知道这座滇东之城的历史那么悠久,文化那么厚重,交通那么便捷,物茂那么丰富,山川那么秀美。它是中原文化与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交融荟萃之地,民风民族古朴,世居着汉、回、苗、彝、布依、瑶水、壮等8个少数民族,600多万勤劳智慧的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共建文明,从庄跷入滇、秦修五尺道、到中央红军长征过曲靖毛主席挥毫写下“乌蒙磅礴走泥丸”的千古绝句,都让我惊叹不已。



          我们在杨岚小妹和蒲总销售部的姑娘小伙们的陪同下,驱车南下领略那花的海洋和这里独特的喀斯特地貌,我们径直开往罗平,车开到罗平,领头的司机却找不着北了,请求杨岚的车打头,而杨岚也对景区的路不熟,结果使我们不惊动地方政府领导的初衷落了空。虽说不是油菜花开之季,但在杨岚的描绘中也让我领略到了那如波似浪的油菜花田起起伏伏层层叠叠连绵数十公里的绝美景象。我们在一个叫金鸡峰丛的景区前停下车,只见眼前绿色的喀斯特锥形山峦点缀在万顷绿野之间,绿浪滚滚。杨岚告诉我这里应属低海拨地区,气候上接近贵州,地无三平尺,天无三日晴,冬天虽无太大严寒但雾雨绵绵终日不断,正是这样的地域环境加之土地肥沃,使这里的油菜籽长势特好,在油菜花开之时,那油菜杆长的有一人多高,黄灿灿的。她调侃地说:“那时你们要是来,大哥一定特有画兴,2002年还被上海吉尼斯总部授予最大的自然天成花园呢!”我遥想着:在金色波浪簇拥下,青的山,黄的花,蓝的天,白的云,可真让人遐想联翩,而那形态各异的油菜花的花姿、花影、花雾、花浪使每一个人都会陶醉其中。



          罗平县的同志们赶上了我们的车,并带着我们一行走进了罗平的旅游环线中,一听说九龙瀑布能登高远望十级瀑布,我兴趣大增。来到了号称中国最大的瀑布群景观。



          九龙瀑布群风景区就座落在罗平县城东北22公里处的九龙河上,沿着河前行,很远就能听到哗哗的水声。九龙河从白腊村背后的群山中呼啸着奔腾而来,这里是一个设施完整的AAAA级景区,景区的导游是一个和夫人同姓的回族女孩。走进园林,矗立在路边的石头上雕刻着全国人大布赫副委员长1995年到此的题词:“九龙瀑布,南国一绝”。听着导游员的介绍,在约两公里长河上随着地貌的变化起伏,形成了十级变化起伏形态各异,落差不等的瀑布群落。当我乘着景区的大观览车登上了远眺九龙瀑布的至高点时,哇!一眼望去宛如一幅中国画的艺术长卷,十级高低不等的瀑布浅滩、深滩因水流大小时而迂回舒缓,时而奔腾欢悦,变化无穷,更有两岸山林—绿野—居民组合而成的画卷,让人百看不厌。阴云遮住了正午的阳光,没有的直射刺眼的光线使远山的层次显现了出来,隆隆的水声从一级级的悬崖跌落而下,跌水泻落的轰鸣巨响不绝于耳。其中最大一级瀑布高56米宽110米,号称九龙第一瀑,也称“神龙瀑”,这是我到云南以来见到的最壮观最秀美的一组瀑布!登高远望蜿蜒的九龙江边养育着沿江而居的布依族山民,他们靠水而生生不息。拿出速写本草草的勾勒出了眼前的景色,导游员小马告诉我年初我们这遇到了百年未遇的大旱,六月后又遇到了强降雨九龙江水暴涨,淹没了我们的游路。大雨过后我们迅速恢复了景区的旅游。对于这个完美的景区,我觉得罗平旅游基础很好,似乎宣传力度不够。起码在我的记忆中只有一个罗平油菜花节。



          罗平的旅游从一个县来说整合的不错,他们每年都有不小的投入用于设施建设,已初步形成了全县的环线旅游。在九龙河景区中用过午餐,我们继续前行,这里山高林密,一座座布依山寨临水而建,位于鲁布革电站上游的黄泥河全长19.8公里,景色宜人,水电站的发电机组就建在峡谷的山洞中,鲁布革是布依语意为山清水秀的地方,鲁布革峡谷,景如其名,由于时间关系,我们没有走进鲁布革峡谷而是从这里绕过贵州一隅直奔美丽的多依河景区。多依河风景区位于罗平县东南四十公里,经十万大山峰丛至多依寨,眼前闪过一座座数十万锥形山,列阵排陈在山路上。远远望去,如数了列队待发的士兵队列等待着进军的号角,这是一条红军走过的路。太壮观了!多依河景区从多依寨至“鸡鸣三省”的三江口,全长12公里的河库上有近四十个落差不等的瀑布,由于是雨季,平日湛兰温柔的多依河失去的往日平静,水流湍急的河面上,没有了漂流浮筏,我们只能乘景区的游览车游行在这12公里长的河岸边。



          景区保护的很好,清洁,静谧,两岸古木修竹。色彩丰富层次清晰。让我想起了《兰亭集序》中的“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急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诗情画意,意在不言之中。



          在“一目十滩”上,无数钙华漫滩层层叠出,错落有致,自然天成。陪同我们的县委办的同志说:“今天水真大,是我见到的最大的一次,往常河水常年晶莹剔透,蔚蓝无边,泼水节时河库中尽是泼水狂欢的游客与布依村民们一起嬉戏。热闹非凡,而今这条河如同发怒了一般。沿河两岸盘根错节的千年古树,仿佛就是一个庞大的自然根雕艺术展览馆。太阳出来了,但并不太热,旅游车停在安置在河边的水车博物馆中。在一段较宽平静的水中一群戏水的孩童在水中逆水而游,我蹲下来用手试试水温,蛮凉的。一个只有七八岁的小男孩,光着小屁股站在水中直哆嗦,我招呼着他快上岸吧,水流太急危险!别冻着。看着河边上散落的衣服,望着这些无忧无虑的孩子,我想起了自己的童年也曾跟着一些比我大的玩伴在淮河、在海边嬉水游泳。以至今天在所有运动中我只喜欢游泳运动,几年来,由于高原不适已经三年未敢涉水一游了。



          布依族人使用水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他们用水车舂米,磨面灌溉……这一架架水车,让我仿佛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江南水乡。河道蜿蜒曲折一群布依妇女坐在河边,穿针走线绣花补衣,身旁放着许多圆圆长长的青瓜。买来几个用刀削掉皮,一股清香之气沁入心脾,当地的青瓜吃起来有点像北京卖的旱黄瓜的味道,解渴消暑。当壮观的三江口瀑布展现在我面前时,我惊异的看到那飞溅的水珠在阳光的折射下形成一道道彩虹,轰鸣的水声如雷贯耳白帘般的瀑布飞泻而下落差足有几十米。我陶醉在这眼前的美景中。不远处就是布依村寨沿河而布的吊脚楼隐现在树丛竹林之间,好一片热带风光画面。



          告别了多依河,我们沿山路而行,来到一个叫知青生态园的地方用晚餐。提起知青我们这一代许多人都曾经历过的生活,这是一个小山包,当年知青点的旧屋依旧,触景生情地想起当年下放到安徽农村的生活,那是一段让人永生难忘的时光。



          一朵花一朵奇特的小花引起了夫人的兴奋,拿起相机拍照无意中发现镜头中的花朵如同一个小丑的笑脸,随行的人们纷纷拿着手机、照相机拍下这朵静静绽放的小花,一问方知这是一种热带水果——西番莲的花蕾。



          结束了一天的奔波,我们来到师宗县,这里是好友钱德伟工作的地方,晚上他用电话遥控着我们,让我们明天一定要去菌子山看一看走一走,那是他在这里任县委书记时力主开发的每一个旅游景点每一条旅游路线都印有当年勘察时留下过的无数的足迹与汗水,他把这座山比做师宗的阿尔卑斯山。我马上批评他是菌子山就是菌子山不许用洋称谓比拟我们的风景。因楚雄有个会需要我参加,我答应他明天上午去看看,下午就得赶回楚雄。



        8月12日                                                                                                  阴转晴



          车行走在去景区的路上,路旁的村庄都一律刷成了白色,在这片红土地上,白色的农舍很不协调,更有一些山中居民整栋房子就地取材,用石块磊成很自然的与大山协调成为一体,可却在磊好的石墙上贴上白瓷砖,使一座与自然环境很协调的住宅变得很另类,我说不如把这些白瓷砖贴到厨房或居室中,既干净又敞亮。杨岚风趣地告诉我:“新农村建设之初许多乡镇干部为打造新农村的新气象,专门成立了新农村建设办公室,不知是谁的主意,将所有沿公路而建的农舍一律刷成白色,在公路边远远望去,让人感到很有新意,那时许多人都戏称这个办公室叫“一律刷白”办公室。猛一听还像个洋名——“伊丽莎白”。以后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基层乡镇干部们付出了许多的辛勤的劳动,修村路,改善饮用水,人畜分离,使今天的农村发生了许多质的变化。



          说话间我们走进了菌子山生态旅游区,当地的主管部门经过多年的努力,基本上把这打造成了集“自然风光、休闲度假、科普考察、健康体验”为一体的生态旅游区。这个景区规划很好,整个景区路口相通,我们乘车直达菌子山主峰。德伟号称的“阿尔卑斯山”海拔为2409.7米,是师宗的最高峰。站在山顶确有一览众山小之感,山顶上建有几个仿真蘑菇,旅游部门的同志说:“建五个直冲云霄的仿真大蘑菇,一是用来做森林防火的观望台,二来做个景点显示菌子山主峰之意,据说当年还被美国卫星误断为导弹发射台,闹了一些国际笑话。云南的朋友们都挺幽默,经常听到诸如此类的笑话。



          山中的气象变化多端,刚才还是艳阳高照,不一会儿就阴云密布,风吹过凉凉的。菌子山是云南最大的杜鹃花自然群落很多生长上千年的杜鹃花树丛与山石共生在一起,许多树的主根都缠在石缝之中,给人一种沧桑感。旅游局的同志用诗一般的语言介绍说:“如你春天到这被誉为“天然大花园”的大山,春花烂漫得是一个你想都想不到的地方,想不到的美轮美奂!从她身边轻轻一过就让你。即使用遍了描写春天所有的文字,轻纱飘过千年鹤,醉经岭、七彩岭让你惊艳在菌子山十二平方公里的每一个角落,诠释了世间花的内涵。经他这样一介绍,我还真想在杜鹃花开之际畅游花海。



          高栈凌虚,长风浩浩。我们在悬崖边修建的栈道上,仿佛畅徉在天地之间,一群绵羊从脚下走过,静静地啃食着香草,但却不见牧羊人,导游员说:“菌子山像一个天然的动物园,满山中有多种的动物与家禽共居,附近村民家的鸡、鸭、牛、羊、猪平日都放养在这座山上,每一家的牲畜都有各家的记号,每到生育繁殖的季节,他们都会回到家中。像猪都是清晨出圈,天黑前归来,训练有素!因此这里的猪肉特别好吃,因为他们喝的是山中的矿泉水,吃的是山里的虫和草,每天出门爬山锻炼,拉出的都是六味地黄丸。”这个导游太有意思了,如此的介绍让我们哈哈大笑,这笑声在山谷中回荡,这不愧为一个天然的优质牧场。拾级而上一路上所见都是一种生态而自然的美,清晰清爽的空气,树石共生的景色,都让我陶醉,让我联想。延绵数十里的万卷书卷出了国内少有的奇石景观,他们穿越了千古的时间隧道,让我仿佛回到了旧时征战的城郭,蜿蜒起伏的石山环围之下,怪石嶙峋,层层叠叠,错落有致,古树枯桩,绿藤散布,宛如一座饱经风霜雨雪剥削的天然古城池。坐在一处乱石栈道上,我突发奇想,眼前的一块块散落的石盘犹如一张张平展的棋盘,我对身边的随同领导们建议在这里就用这天然而成的石盘搞一个千人棋赛,这个创意很快得到大家的赞同。



          漫步在菌子山的黑松林,用老树桩铺就的山路上,让我欲面对松林放声歌唱,这里太美了,导游员自豪地告诉我:“我从小就生长在这菌子山中,一年四季皆美景,春天赏花观云海,夏天避暑采蘑菇,秋天摘果观红叶,冬天踏雪数冰花。”从她那洋漾着兴奋自豪的面容上,从一路上她不时弯腰捡拾游客遗留的一个个食品袋,一个个空水瓶的动作中,我看到了她对家乡的热爱及敬业精神。离开菌子山的途中,我看到了当地政府正投入资金在这山中修筑新的游路,游客中心,还独具匠心的将景区中散落的村庄按照修旧如旧保留生态的外观再将房舍内进行城市化居室改造建成有接待能力的新农村!在师宗县能有这样一批愿意为旅游事业尽心尽力的人,一定会使菌子山的四季风光让世人皆知。



          我怀着留恋之情离开了菌子山,这种惜别留恋之情只有我自己知道,三年的挂职生活进入尾声,不日我将离开这块给了我新的艺术生命的红土地。三年的耕耘带来了收获,三年的生活也给我了攀登艺术巅峰的勇气和力量,我会沿着这条艺术道路一直走下去,无论征途上有多少坎坷,无论世俗中有多少诱惑,无论艺术追求上有多少艰辛,我都会用自己有生之年的心血和汗水去浇灌,去追求那持之以恒的艺术真谛。



          云南,我艺术创作的家园,当我挥手跟你说再见的时候,千头万绪涌上心头。正如彝家人的山歌中唱到的:走一步是望两眼,哪个舍得你,走一步要望两眼,怎么舍得你,走是要走了,舍不舍不得,走是要走喽,就是舍不得……

            :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雕塑家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雕塑家网]的价值判断。
        推荐艺术家/
        艺术商城/
      Processed in 0.083(s)   7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