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都市杂想

      作者:汲平2011-11-04 16:03:58 来源:中国雕塑家网
          几年前曾经有过画城市废墟的想法,可总是找不到表现的方法,所以也就一直没敢去画。刚调到北京时,晚上喜欢沿着钓鱼台宾馆胡墙外的林荫道散步,有次碰到一位老人告诉我诉我,这里是好地方,过去是皇上走的路,新中国成立前这周围全是破烂不堪的废墟和垃圾场,只有这块地是风水宝地。我当时想也许用不了多久,几十年、几百年、几千年,眼前这一切也会变成废墟。



          今年夏天到京西参加学习班。学习班的驻地离长安街一箭之遥,却是两个天地,从这里可以看到不远处高楼大厦一片生机,可这里却到处是垃圾,处处废墟,到处臭气熏天,治性病的小广告贴满大街小巷,让人感到不可思议。每次路过总萌发画画这种对比,画画这种垃圾里的城市的念头。



          北京这几年扩建,拆除了不少老房子。有次我去荣宝斋,看到被拆除的老房予废墟前坐了不少老头儿在F棋喝茶聊天,而且就坐在乱七八糟的砖瓦块上。我想这可能是要搬迁的老住户,也许过不多久这些老邻居都离开这里,也可能从此再不来往,住进楼房。条件好了,人情味淡了,人与人之间像冰冷的水泥砖墙,没有了情意没有了人间的温暖,在单位再好的朋友上班有说有笑,下了班各进各家,从不串门来往。想想小时候左邻右舍,吃顿饭要端着碗串半条街,谁家有个红白喜事恨不得全街的人都出来帮忙。可现在除了废墟,那种人与人之间的朴实亲情已不多见了。



          都市题材作品过去总被回避,我曾长期生活在黄土高原,总觉得有画不完的想法,这次涉足都市题材是种尝试,虽然有点夹生,用水墨面对高楼、水泥、钢筋、西装、牛仔服对我自己是新课题,我们这个时代都市人的状态有其特殊性,本身都处在转型时期,有时显得不伦不类和滑稽可笑,可这也是个时代特色,我们本身也生活在这个圈子里,其作品也要真诚去面对。



          2000年的冬季真的不好过,洛阳着火的商厦离我小时候住的地方不远,小时商厦叫老城商场,传说原来是火神庙,后来推掉盖成商场。这场火烧得全市人民年都没过好。我回去过春节,发现也没有过年的气氛。回到北京想画一张冬季城市的画,拿相机在西客站拍了两天形象,回来洗出来一看,怪了,没有一张笑脸。这个冬天真难,所以画了《走出冬季》。



          有次回洛阳探亲,早起下火车。途经一医院,见不少人排队,问别人才知道那是排队实血的。卖血者大部分是附近郊县的农民。那时萌发了面血民的念头。离洛阳不远有个镇子,有好几里路长,镇子里的人靠收购报废的汽车再拆卖汽车零件而发了财。每次路过此地就画点速写拍点照片,路边堆满了各种报废的车辆,这种杂乱无章相互穿插很有意思,所以回来画城市题材就用了进去。每次画都市题材的画,脑子里总有排队卖血人的场面,总有这些报废汽车的画面,所以就画了《记忆•碎片》。

            :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雕塑家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雕塑家网]的价值判断。
        推荐艺术家/
        艺术商城/
      Processed in 0.069(s)   7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