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教学观-周京新

      作者:汲平2011-11-05 09:08:01 来源:中国雕塑家网
                在学校里做教师或是做学生,常常是由不得人的事,阴差阳错之故,滥教充数者有,滥学充数者也有。鉴此,自打有幸坐在教师的位置上,我便时时提醒自己用心努力,以过去为学之心,比而今为教之行,将自己做学生和做教师的体验联系在一起,让它们相互对应促动,以便修正和拓宽自己的能力,力求不做充数之滥教,不误了别人,也不误了自己。
                二十几年来,这样一种私下里的上劲心,确令我有了不少收获,积蓄了一些切身体会和认识:一,学生的专业水平是判断教学效果优劣的硬指标。看他们是否有了纯正的艺术感觉,是否适得其所地掌握了地道的专业手段和知识,并由此而逐步学会如何设计自己,塑造自己,发挥自己,如何把握住继续学习的方法。二,教学效果优劣的先决条件是教师的综合能力。这里可将并非滥教充数者分出三个品级:下品者,教学生怎样去画,只去学习某种作画的手法,令人知其然而已。中品者,除了教学生怎样去画,还教学生认识为什么这样去画,去学习一种驾驭作画手法的方法,令人知其所以然。上品者,在教学生怎样去画,认识为什么这样去画的同时,教学生怎样才能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去画,去学习一种驾驭方法的方法,令人知其何以所以然。三,教学效果优劣与否,还取决于学生自身的能动性。这里亦可将并非滥学充数者分出三个品级:下品者,埋头充饥,只顾吃碗里的,图个温饱而已。中品者,胃口蛮好,吃着碗里的,盯着锅里的,不知满足,有一定的潜力。上品者,晓得用心挑食,吃着碗里的,盯着锅里的,惦着肚里的,善于消化发挥,举一反三。
                教学相长是一个永久性的课题,它不光针对教师,也针对学生。在任何形式的教学中,学生和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影响和启发,都是十分重要,十分有益的,它们直接地作用着教学气氛的起落和教学效果的优劣。俗话说得好,一个巴掌拍不响,在教学过程中,若是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都能积极主动地伸出自己的手去找巴掌拍,并力求拍出好听的节奏,响亮的节奏,那该是多么的有益有趣的节目!当然“拍巴掌”节目的主角应当是教师,教师们有责任想方设法让“拍巴掌”节目热烈、切实而又深入地展开,并且有责任将自己的“巴掌”尽量伸得勤一点,伸得长一点,板眼宽厚一点,节奏准确一点。
                教学之道,学在于人,教亦在于人。绘画教学与其它学科教育特点大不相同,虽然也有教学大纲、课程教材为规矩,课前也写教案,课后也作小结,然而正式到了课堂上,前面那些文文本本的制约性,往往大打折扣,左右教学导向、气氛和效果的主动权,基本上落到了教师手里。从任课教师走进教室的那一刻起,他的专业造诣,理论修养,好恶褒贬,人格德行等各项私人积蓄便一同跟了进来,有意或无意地对学生们的学习和认识产生着影响,并在课程的各阶段不同程度地见出实效。若是遇上一位好教师,其影响和实效会更加明显而有佳绩:教学大纲上的“粗线条”得以分门别类地精心刻画,粗的变细,虚的变实,深入浅出地演绎;教材中的“通用色”得以归整调配,丰富层次,冷的可暖,淡的可浓,因人而异地成相;为人师表的大道理得以实实在在地体现,歪则修正,后则促进,个性与共性互补,学养与德行相宜。
             “画如其人”这句老话我始终信服,人品高,画品亦高。由此可知,教如其人,学如其人,人品高,教品、学品亦高。品者,为德艺双至,缺一不可,德是情,是心境;艺是技,是手段,心境和手段都好,才有好的品味和好的作为。我以为,古人画评中所谓“逸、神、妙、能”之分,其实可以通用:手段好的,为能;心境好的,为妙;手段与心境都好的,为神;手段与心境都好且通透合一的,为逸。这就是作为教师德艺双至的魅力所在,是做教师必须努力追求的修养。
                绘画教学是形象说话,基础扎营,个性开路,再好的道理也不可空谈,再好的技法也不可独尊。在学生面前,教师要善于施展其独特的魅力;在教师面前,学生要善于发挥其独特的潜能,这样两下一合拍,才可能有教与学互动的好势头,才有教学可言。只是,独特的魅力和独特的潜能与不动心思、庸庸懈怠者无缘,教与学的闪光点总是落在倾心尽力者的身上,优异的教学成果也总是属于那些将教之道与学之感悟透彻的人。故教无止境,学无止境。
                 绘画艺术是个体劳动,讲求自我发挥,是凡能够说起来“放之四海”,做起来大同小异的,其实都是些寻常法度,是最基本的东西,它们也许能伴随着人们跨入此行此业的门槛,或是入得门槛之后所走的一段路程,起到指点起步方向,提供充饥口粮的作用。待到人们积蓄了一定的本领,不安于现状,想要另辟溪径、自立门户的时候,这些昔日的充饥之物便会纷纷被冷落甚至丢弃,取而代之的必然是各自的想法、各自的做法和各自的道理,而这些各自的想法、各自的做法和各自的道理也必然异多同少,与那些“放之四海”的东西大相径庭了。这是很正常的现象。但是,对于专业院校而言,这些现象却是必须要综合对待的,学校不是纸上谈兵的地方,专业教学强调基础性是对的,离开了那些最基本的东西,专业教学往往会重异轻同,以偏盖全,走上狭窄的路。不过,学校也不是循规蹈矩的地方,对基础的认识和定位不能停留在“充饥口粮”的低层次上,作为打基础的各门专业课程,好比各式各样的砖块,它们的制作和运用应该是为了各式各样、各有用途的高楼大厦。所以,绘画专业教学必须将基础技能与实际运用紧密结合起来,将寻常法度与门户差异客观联系起来,将共性标准与个性追求切实协调起来,求同存异,兼容并包,充分体现严谨而自由、规范而灵活的学术氛围和教育原则。专业美术院校存在的实际价值和意义,正在于此。 

            :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雕塑家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雕塑家网]的价值判断。
        推荐艺术家/
        艺术商城/
      Processed in 0.062(s)   7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