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完美是一种精神

      作者:汲平2011-11-07 16:23:05 来源:中国雕塑家网
         近年来的艺术生活中,一直有机会逐步地考察在人类历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并且人们也无比向往的文明遗迹。在考查过程中虽然我很少作记录,诸如出发、途经和终点等一般性的旅游文字,但是把每次行程铺平开来看的时候也没有使我想起沿途的山、水、林、木等自然景观,甚至数码写真、文字记述、笔墨丹青等也都无法唤起对自然景观的记忆,真正想起的还是留在心里的有别于自然景观的那种精神上的风花雪月、霜笼月罩、山水清韵般的感动痕迹,因为每次行程面对的都是未知和难解之题。未知和难解,对于自然学者来说,就是物质的、物理的、生理的、自然的、造化的,需要研究、挖掘和探索。那么对于画家来说,这个未知世界就是物质与精神的,就是区别于自然存在的具有主观理解、认识和感悟的客观与主观的统一。这就是画家在追求美的过程中之所以遇到遥远、空旷、陌生等等,都能支撑着执著地向最终目标迈进的原因。其实这就是画家的幸福,因为在这个追求美的过程中,会让每一位画家的每一个生命存在都摆脱无聊,而生命显得更有意义、更有价值。

          以前的欧洲之旅主要行踪是在卢浮宫、凡尔赛宫、奥塞博物馆等。而这次站在维也纳路德维希基金会现代艺术博物馆时确有与以往不同的感受。这个美术馆外观简约明快,立方形,深灰色。我特别注意到由底部到中部的转角处呈半圆形状,而中部往上直到顶端的转角处呈现90°。虽然简约,但细小之处的微妙变化足以看出设计师的良苦用心。但我还是发现这座建筑的风格与维也纳这座城市和奥地利这个国家是绝对的不协调。可是这个建筑就坐落在环路以外皇宫的另一侧。“存在就是合理”,这句话为这座建筑的存在提供了理论支持。但是存在本身存在着矛盾,这也是这个世界的特殊存在。也许就是这座建筑的存在,或者还有蓬皮杜文化中心等等的存在,形成了欧洲古典与现代、丰富饱满与简约明快相互对比、互为衬托而交相辉映吧。由于对这座现代美术馆的进一步了解,我们更加思索欧洲人的生活和欧洲人的生存感受。欧洲人热爱生活,对生活充满热情,这是处处可见的,在欧洲街头你几乎随处可以见到每个家庭的窗子上都有盛开的鲜花。欧洲人热爱和平就更体现在热爱生活之中,欧洲人生活的平适、闲静、安然,使得他们无暇顾及周围所发生的与自己有关但觉得无关紧要的事情。我真是感到了几乎每个欧洲人都是静静的、轻轻的、温文尔雅地向所有世人投以友好和善意的微笑,这微笑让你感受到温暖幸福、日月悠长、山河无恙,这微笑传达出了有着地中海文明般的恬静和清明,这就是欧洲,这就是维也纳。但当我驻足这座艺术博物馆而观看“现代艺术”展时,我确实被震动了,而且我忘记了是站在异国的博物馆内;当我又看到周围的异国朋友如此平静、如此不以为然、如此司空见惯的样子,客观上又使我平静下来而不能以大惊小怪表现出不同,而主观上在极力控制我的感受而不要冲动和有过激语言的陈述,使自己达到一种感性与理智的平衡。平静下来,我又默默地问自己,政治民主、经济发达、精神文明、文化先进的社会,怎么能这样坦然地面对这样一个展览。这个展览是血腥、自虐、疯狂、色情、野蛮夹杂在一起的边缘群体的集合,并且是在挑战和反叛已经被实践检验过的成功的美学观念,因为这里的所有作品几乎没有一点绘画性和技巧性。怎么欧洲人对此能无动于衷呢?       

          孔子曾说:“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其意思在道路上听到了传言,而后四处不负责任地传说,是应该制止的坏作风。但我要说的是我亲眼见到的一个真实的事实存在。这个事实存在,现在回想起当时的感受就像是一条窄窄的河流,一块巨石投掷下去激起千层浪花;而随着河面渐渐宽阔并无限深远起来时,就平静了许多,既使再投掷巨石也不会激起大的浪花,只会出现一片片的涟漪。所以我也就开始远距离地欣赏而不近距离地去与之产生共鸣了。我感受到了这个展览所拥有的作品,无论是内容选择还是形式语言的把握,用普遍意义的美学标准衡量都没有达到成熟和完美的高度,但我又不认为其存在稚嫩而有待完善的可能,其实这类艺术实践说到底,如果有鲜活的探索品质,不过是有一点现实意义,并没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维也纳路得维希基金会现代艺术博物馆,是欧洲最大的现代艺术陈列馆之一,建馆之初就将展览收藏研究的重点着眼在“现代美术”之上。而像这样的展览以及双年展的形式是其最主要的内容,与蓬皮杜美术中心一道是欧洲当代新潮艺术的坐标尺,是当代艺术发展现状的展示中心,是当代美术展示自我的重要平台之一。

          步入展厅犹如步入了一个冰凉的世界,但是这个世界里的展览又显得非常奢华,因这宽大的展厅里一共没有几件作品,展墙上只有十分之一的面积被有效地利用,甚至不到十分之一,这一点点都不夸张。   

          这个美术馆实际也是一个国家美术馆,有着很强的政府色彩,所以举办的展览多数有着很强的政府行为,那么这样一个展览能够成功地举办说明政府对于“现代艺术”的一种宽容,对现代艺术家的艺术劳动和艺术创造性实践的尊重和理解。“现代艺术”的实践本身是否正确有待研究,但政府的态度无疑在客观上为艺术发展提供了一个自由广阔的发展空间。在欧洲之所以能够这样,我想和文艺复兴以来形成的尊重创作自由和艺术个性发展而不崇尚艺术霸权有着直接的关系。俄罗斯的一位朋友,是功勋艺术活动家,与我们一同观看了这个展览,她非常气愤、激动,她几乎是愤怒地说:“这是全世界最糟的一个展览,这些艺术家是疯子、是精神病人……”看着这位俄罗斯朋友,我在想前卫艺术的实践在我们国家刚刚出现时我们的反应与她有多么的相似。其实最不应该有这种反应的就是我们中国,因为华夏文明实际上就是多源一体、凝聚多民族智慧的大民族文明,有着最强的包容性,是多源支流汇入黄河而形成了以黄河为主脉的巨龙形象的中华民族精神。这种精神就是数千年倡导的“中庸之道”。这已经使华夏民族变成了对“非此即彼”这样极端性思维不屑一顾的良好习惯。但对于“现代艺术”的态度我觉得还是体现出了以理想主义思想看待所有的艺术实践,忘记了艺术创作都是浪漫与现实相结合的。具体说就是有点见识短浅,这就像百日虫聆听冬天的故事一样,它会觉得新奇和无法理解,因为它没有冬天的经历,不会产生与冬天联系在一起的知识和力量,可是欧洲人就体现出了自然、平静、雍容大度和心胸开阔。这其实就是把古典传统和现代创新、个人自由和社会道德融会贯通了的欧洲文明所起的作用,这就是物质充裕、个体自由、政治民主、法制健全、生活安定、社会进步所起的作用。所以这样的文化背景才使欧洲人表现出习以为常和平静自然。其实对于这样的展览,你越是大惊小怪,越是激动兴奋,这些艺术家就越觉得有更多的人喜欢和偏爱他的艺术实践,同时越觉得他的劳动有价值,这恰恰是这些艺术家内心深处所渴望和需求的。这恰恰迎合了这些艺术家的极其利己主义的心理。因为任何社会“利己主义的掺入会使最美好的社会变质”(雨果语)。所以说,如果你想使这些艺术家获得成功的喜悦和快感,如果你想使这个世界变质得更快和彻底,那你就去关心、关注、大惊小怪、指责控诉和漫骂吧。但欧洲人不会,欧洲人宁愿对能够振奋民族精神的足球予以关注而达到狂热,也不愿给常有一点点颓废的血腥、自虐、凶恶、残酷、暴力的艺术实践以笑脸,这是欧洲人对“现代艺术”冷落的原因之一。所以欧洲人一直把这套司空见惯的东西放在一边,不理不睬,让其自由发展、自生自灭。如果说有意识的冷落,如像主观上对这样的艺术实践有成见和排斥心理,但实际上,在欧洲,这样的实践无论你闹腾到什么程度,都不会给欧洲人的生活带来一点点的影响,无论你血腥、残暴到什么程度,还能和二次世界大战、南京大屠杀、奥斯维辛集中营、耶稣受难、彼得被绞以及美国的“9•11”相比吗?想到这一切就都平静了。另一个原因就是这种艺术实践,哗众取宠、投机取巧、世俗功利的运作和设计远远大于了艺术创造性实践的内在含义和实践的本质意义,以艺术的名义沽名钓誉的成分更是大于对艺术本身的热爱。“现代艺术”还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自己不甘寂寞,用极其夸张的手法将其包装起来而引起人们的注意。其实伟大的艺术创造是孤独与寂寞的结晶,孤独寂寞是生命的本质,会创造世界,会产生心灵深处的朋友。孔子说:“三年学,不至于榖不易得也。”就是学习三年却没有做官的念头,这种没有功利思想的人是很难得的呀。用这个观点要求“现代艺术”家也是有些太苛刻了,能做到这样的人毕竟是凤毛麟角,否则怎么会有范宽、郭熙、刘、李、马、夏、四僧和四王呢?这也说明“现代”艺术家们忘记了艺术是人类文化活动中最高层次的部分,忘记了艺术是从来不能用强制的方式迫使别人接受的这个最简单的道理,这也就是自己不想要的事,就不要强加给别人。反过来,强加给别人接受也是不太可能的,欧洲人对这一点看得非常清楚并认识深刻。其三就是欧洲历史上造就了众多像达•芬奇、米开朗琪罗、凡•高、高更、毕加索等众多的伟大艺术家,他们用全部的生命创造完美的艺术并将其留给了全世界人民。历史的沉积形成了欧洲文明博大深厚的根基,所以生活在欧洲这块土地上的人们由于耳濡目染,从骨子里就已经天然地凝聚了这种文明最优秀的东西,所以对于 “现代艺术”的雕虫小技不屑一顾是理所当然的。“现代艺术”在欧洲的市场远远不如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就更能说明这个问题。所以对艺术的理解和认识,我觉得还是应该定位在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上来。简而言之,就是无论做什么事,特别体现在艺术实践中,都不要脱离自己的感受去要求别人的感受,应该用自己的感受体会出别人的感受,应以自己的实践呼唤起知己同呼吸与共鸣。你的艺术实践如果是要争得别人对你的理解尊重和自信,首先不要以你的方式去伤害别人来求得你之所得。如果“现代艺术”能常常从这个角度去思考问题并以此作实践的指导思想,就很容易找到一个与世界交流的最好方式了。   

          其实欧洲、东方和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对“现代艺术”的认识有着本质的差别,这种差别的原因就是在是否有文化传统上。文化传统是与生俱来的,我们无法选择。生存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会产生对事物的不同认识,无论在什么样的文化传统中我觉得都应心存感激,因为这是他艺术创作和生存的土壤和根基。美国就没有文化传统,艺术创作根基肯定不会深厚,但是,他又要树立美好的文化形象,又要做世界的文化中心,所以广泛地将全世界优秀的文化遗产拿来学习,吸收消化。文化建设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规律是有差别的,科学技术可以拿来直接借鉴和使用,而文化是需要沉积和长期修炼的,数千年的欧洲文明,数千年的东方文明是美国在短暂的时间内无法消化的。所以西方国家的文化战略就是绕开你的优长之处而极力树立与之相反的东西,这样就有了不惜重金鼓吹操作装置艺术、行为艺术、观念艺术、影像艺术或是关注社会、关注战争、关注政治等超出艺术范围的“现代艺术”。西方国家所支持与倡导的只能是与有优秀文化传统的欧洲文化、东方文化相反的东西,否则西方人的目光早就落到了以中国、法国、意大利为主体的艺术实践上来了。其实你稍微注意一下就会发现,欧洲文化、东方文化始终都是以谦虚谨慎的态度来观察体验、领会感悟着所有各优秀民族的文明与进步。就是在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和抵制腐朽落后文化的今天,我们还是在虚心地学习,认真领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更加健康地丰富和充实自己的肌体。

          “现代艺术”实践的理论基础,就是对已有的艺术成果进行批判、反动、否定、破坏而重新建立。这和早期印象派的理论支持有些相似之处。但当时印象派画家的艺术实践与批判和否定已经形成的艺术成果的实践方式、方法以及形态都是一脉相承的,只是观念的改变使得在艺术实践过程中的结果产生了新的变化,形成了印象派风格。这是有着悠久历史的一脉相承的文化发展,其相互之间有着割舍不断的血缘关系。而“现代艺术”则不然。它的实践方式已远远超出了艺术创造本身的含义,并且混淆、模糊了艺术与非艺术的界限和真、善、美的真正意义。这样的实践永远不能形成时代风格。那么个体样式、个人风格若不纳入或融化在时代的大风格之中,不能作为整体发展中的一部分而以另类(另类所指并非时代风格中的个人风格)身份参与现实的话,那么时代大风格就将远离你,也就意味着“现代艺术”将永远不会成为社会主流文化的一部分。

          西方与欧洲、东方,其文化上的差异,恰恰深刻反映出各自民族在认识、理解“现代艺术”上最基本的两种态度,这两种态度实际就是人的多层次精神境界的具体体现,也就是在文化上的两种自信。西方国家的自信是以强大的经济实力为支撑,是没有延续、继承与发展的。对其评价没有现在的经验和标准可以遵循。所以当 “现代艺术”出现在西方世界时,所有的反应都可以给予充分理解。因为西方人艺术标准的建立是由经济发展决定的,艺术的自律价值,艺术的自身价值,艺术的本质意义在没有金钱支撑时是无法实现的。   欧洲和东方则正是相反,欧洲、东方的文化自信来自于数千年的文化沉积。我们可以想象,有着数千年文化沉积的古老的欧洲和东方民族的婴儿一诞生,这个婴儿就具有了一种古老民族所赋予的智慧和力量,具有了一种与生俱有的高傲与自豪。非一般意义的风俗习惯,而是一种文化层面上的对祖国、对人民、对土地、对文明的钟情与热爱。欧洲、东方对古老民族新成果新发展的赞美,更具有了对古老民族美好前景的热切期盼与向往。对数千年灿烂文化的挚爱与钟情更是一种可贵的文化自信,这种自信又没有因过度的自满、自享而自闲。其实是在对自身文化朴素认同的基础上对外来文化的宽容接受与容纳,所以当“现代艺术”出现时,欧洲和东方就体现出了从容自若的漫观天边云卷云舒的闲情雅趣,体现出了吸收、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而丰富完善自我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开阔胸怀。文化自信是文化进步与发展的前提保障,作为艺术实践终极目标的对完美的追求其保障更是要有文化自信。完美是一种追求、一种向往,是一生实践的目标与宗旨。对于一个人来说,可能这种追求是一个过程,是永远也达不到的永恒目标,“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这是一种精神”(傅雷语)。完美是心灵能够听到的声音,是产生于物质之中、游离于物质之外的附着在人的思想之上的物质存在。对完美的追求实际上是一种精神。其实我们都知道只要在这种精神的引领下孜孜不倦、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地去追求,只要我们向全世界五亿基督教徒对耶稣的信仰一样来虔诚地对待艺术,把艺术的完美作为宗教信仰而永远地探索下去,那么你的人生旅程就将有着无穷的快乐,就将铺满鲜花和充满阳光。

            :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雕塑家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雕塑家网]的价值判断。
        推荐艺术家/
        艺术商城/
      Processed in 0.055(s)   7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