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美术史论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

      作者:徐铮铮2025-05-08 07:53:47 来源:大河美术报

          无论是综合类院校还是艺术类院校,美术史论都是艺术类专业的一门基础性、支柱性课程。但部分学生认为理论性强的美术史论课程对提升专业能力无关紧要,因而忽视史论课程的学习,导致其知识结构单一、专业基础表面化等问题出现。如何以学生的需求、兴趣、能力发展为导向进行美术史论教学改革,是当前一线教师需要关注的问题。

          把握知识重难点 完善教材和内容

          美术史论作为高校的一门常见课程,出版教材众多,不同教材在内容编排、知识深度、辅助材料上存在较大差异,教师应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把控:

          一是选用合适的教材。美术史论课程涵盖的内容十分广泛,面向的学生专业和层次也不同。高校应针对不同学生专业学习的需要对教材进行筛选和甄别,兼顾艺术本体的深度与人文社科的广度,关注理论框架的搭建、认知工具的嵌入和跨学科视角的引入。

          二是拓展教学内容。首先,教师需针对不同专业学生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差异化调整,在涵盖美术史的经典理论、艺术流派和代表作品的基础上进行适当拓展。对于绘画类专业的学生,教师不仅要引导他们搭建美术史论框架,分析作品的形式构成、技巧运用、时代背景、文化意义,还要尝试挖掘不同地域、民族艺术语言的共性与差异,探讨其创作理念的内在逻辑关联,进而提炼出具有普适性的审美规律和创作方法,为学生的艺术创作实践提供多元视角的灵感参照。对于设计类专业的学生,教师更要强调审美特征的把握,重点引入现当代设计作品中对美术史经典符号、图像的解构、重构和再设计案例,让学生能够通过案例的分析和研究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的设计创作中。

          三是重视那些没有收录到教材中的民间的、具有地方特色的作品和技艺。教师可深入挖掘传统文化资源,向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或者民间的手艺传承人学习,将其作为课堂知识的一种补充,让学生了解更加多元和真实的美术发展史,并将两者融会贯通,提升创新创造力。

          明确教学目标 加强社会实践

          美术史论是一门锻炼学生感受力和创新力的课程,能够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和审美素养,为学生的专业学习和创作实践奠定基础。教师想要提升效果,就需要突破传统教学模式中课堂讲授仅聚焦理论知识、考核过度依赖期末闭卷考试的局限性。

          艺术创造源自亲身体验和真实情感,古往今来,每一件流芳百世、脍炙人口的艺术作品无不是创作者真情实感的流露。因此,美术史论课程教学不应局限于纸质教材和课堂的有限空间,而应该安排一些社会实践的课时,鼓励学生积极走出去,利用博物馆、文化馆、历史遗迹、考古现场以及各种展览等资源,让学生真切看到博物馆里的文物细节,并通过参观、访学、讨论的形式交流体验感受,在活动结束后形成文字报告或心得体会。与实物面对面的过程中,学生能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通过课后总结的方式将其转化为自身的创作经验,提高实践能力。

          长期以来,高校理论课程的考核方式一般都在期末,由老师根据教材内容设置一些主观题、客观题,形成试卷。这导致学生往往只会根据自己的笔记和教材死记硬背,在考试的时候闭卷作答。这种考试形式僵化死板,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考察非常片面。因此,教师要重视日常学习中的过程性考核,将过程性考核比例提高到总成绩的50%左右,重点考查平时作业、课堂表现、实地考察中考核学生的自主学习、知识内化情况,尤其是将教材上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情况。这种过程性考核可以采用多种方法,例如让学生独立思考,为其他同学设计题目,教师再将部分题目列入期末考试范围,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和掌握程度;让学生分组研讨“社会文化影响下的艺术流派演变”“伟大的艺术家应该具备的素质”等主题,考查学生的思考、表达、团队协作能力;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实地考察博物馆、美术馆,撰写考察报告,分享收获和体会,以考查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作品分析能力。

          创新教学方法 引入数字技术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科技革新在课程教学的改革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将数字技术融入美术史论课程教学,有利于提升教学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学校可以引进虚拟仿真实验室,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沉浸式环境,帮助学生发散思维,激发想象力。一方面,VR技术能将抽象内容以直观、形象的方式呈现,增强教学的情境感。另一方面,VR技术可以将平面图进行立体全面的展示,帮助学生更好地捕捉画面细节。

          此外,Midjourney、StarryAI、NovelAI等AI软件能根据特定的艺术风格和创作主题,生成虚拟的艺术作品,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不同艺术风格的特点和演变,既便于教师实施监督,又便于及时发现问题。教师还可利用AI技术的资源整合和数据分析功能,帮助学生发现规律、总结经验。

          结语

          美术史论课程对艺术专业学生至关重要,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中,教师需在教材和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平衡严谨性和开阔性,还可在加强课程的实践性的同时引进数字技术,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和习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促进其专业发展。

          (作者单位:重庆第二师范学院)

        分享到:
        责任编辑:静愚
            :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雕塑家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雕塑家网]的价值判断。
        推荐艺术家/
        艺术商城/
      Processed in 0.067(s)   9 queries